怪誕行為學:可預測的非理性,為什麼我們會花費更多的錢在贈品上

我們為什麼會浪費豐盛晚宴中的精緻食物,卻對一張優惠餐券念念不忘? 在做生活中的各種決策時,我們總是以為自己正在做出明智的、理性的選擇。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在本書中,丹·艾瑞里帶我們進入了行為經濟學領域,透過一系列實驗研究顛覆了人們曾經普遍認同的我們的行為是完全理性的假設。

今天第一管理學派給大家推薦——《怪誕行為學:可預測的非理性》。作者是丹艾瑞里,他是美國杜克大學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教授,同時也在該校經濟學院、醫學院等擔任教職,獲得過心理學博士及商學博士學位。他的文章經常發表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知名媒體上。

在本書中,作者分析了很多非理性的行為事例,這裡本人擷取了一些個人比較有感觸的案例,與大家分享。

怪誕行為學:可預測的非理性,為什麼我們會花費更多的錢在贈品上

一、相對論的真相:為什麼我們喜歡比較和攀比?

相對論的一個方面總是使我們產生誤解。這說明我們不僅喜歡比較事物,也喜歡避免容易比較、難以比較的事物。

怪誕行為學:可預測的非理性,為什麼我們會花費更多的錢在贈品上

二、幼鵝效應和錨定

自然學家康拉德洛倫茨發現剛出殼的幼鵝會深深依賴他們第一眼看到的生物(一般是母鵝)。我們遇到的產品總是最初看到的價格,這個價格在經濟學上被稱為“錨定”。另一種效應叫做“自我羊群效應”。也就是說,排在一家餐館裡,體驗過一次之後,我們就排在自己的後面。

怪誕行為學:可預測的非理性,為什麼我們會花費更多的錢在贈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