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小波的《海明威與<老人與海>》看強弱如何定義

看王小波寫的一些書評,很少見到他肯定。

對張愛玲,他說:張愛玲對這種生活了解的很透,小說寫得很地道。但說句良心話,我不喜歡。

連對《紅樓夢》,他都放肆:曹雪芹本人不貧,但寫各種“後夢”的人可真夠貧的。然後又鬧了小一個世紀的紅學。……看來我得把《紅樓夢》反著寫一下。

他還寫了長長的一篇《魚王》讀後感,但是裡面詬病之處也斑斑點點。

可他對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卻是沒有一絲折扣的肯定:在《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我讀到了一個英雄的故事。……我佩服老人的勇氣,佩服他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也佩服海明威。

這樣一個桀驁不馴的王小波,在海明威面前謙卑敬仰,對《老人與海》肯定歌頌。

他說:

在人類前進的道路上,強者與弱者的命運是不同的。........強者為弱者開闢道路,但是強者往往為弱者所奴役,就像老人是為大腹便便的遊客打魚一樣。

王小波對強者和弱者如此定義。

他認為,《老人與海》中,老人桑迪亞哥是強者,就如在現實中,一些勤勞質樸的貧窮農民是強者一樣。

可現實中,這一類底層人類,卻往往被看成了弱者。

我們看看,強弱究竟該如何區分,究竟是王小波顛倒,還是我們眾生顛倒。

他說:我不相信人會有所謂“命運”,但是我相信對於任何人來說,“限度”總是存在的。再聰明再強悍的人,能夠做到的事情也是有限度的。老人桑迪亞哥不是無能之輩,然而,儘管他是最好的漁夫,也不能讓那些魚來上他的鉤。他遇到他的限度了,就像最好的農民遇上了大旱,最好的獵手久久碰不到獵物一般。每一個人都會遇到這樣的限度,彷彿命運在向你發出停止前行的命令。

強者遇到“限度”,也無可奈何。

其實在現實中,老人桑地亞哥到處都是。可誰會去看他們呢?更別提像海明威一樣去歌頌這種衝擊人生限度和命運的精神了。

如果一個人身上具有了老人桑迪亞哥這種衝擊限度的精神,他們就能創造傳奇,就可以稱之為英雄。

所以,我們還是要學會去透視每個生命本身的精神,而不要只被現實標準下的強弱表象矇蔽了。

《闖關東》中那一家農民,離開家鄉的貧窮,換了一個地點,也就是突破了命運設定的“限度”後,也能創造闖關東的傳奇。

老公的老家是東北一個屯子,那裡可以打漁,屯子裡有幾戶闖關東過去的山東人,是他們屯子裡的最富裕的人家。

王小波還說了,現實中,強者為弱者開闢道路,但是強者往往為弱者所奴役,就像老人是為大腹便便的遊客打魚一樣。

於國家來說,就像萬千子民承載著國家機器一樣;

於公司來說,就像操作人員支撐了公司的運轉;

於階層來說,就像底層餵養著上層一樣;

………………

所以,強弱究竟如何判定,現實中是否有錯?

所以,那些靠真正的強者撐起來的“弱者”,究竟靠什麼覺得自己高高在上,且充滿優越感的呢?

所以,我們人類首先要學會的,還是謙卑。

但是,我們不得不轉回來,不得不貼著現實生活啊。

在現實中,老人桑地亞哥就是貧窮,儘管他是英雄。他的生活,靠海明威的《老人與海》這種精神,是否能夠改善?

唉,精神領域裡的英雄,卻在現實中處於最底層。

怎麼覺得,有一種被現實打敗的落寞和無奈呢?

文學是救贖,像是安慰,可它就只是文學啊,不能當飯吃。

老人桑地亞哥一次次衝擊自己的限度,最後還不是隻帶回來一副魚骨。

他雖然一無所獲,可他被海明威讚歎為英雄。

我想,他應該可以得到安慰了,等睡足它幾天,養好精神後,他依然還會揚帆起航,衝擊自己的限度,像個默默無聞的英雄一樣。

當物質一無所獲時,我們可以用精神進行自我救贖的。

所以,感謝海明威和他的《老人與海》吧。

也感謝王小波的《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吧。

因為,它們都像是救贖和安慰。

從王小波的《海明威與<老人與海>》看強弱如何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