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政府在廣濟寺集中辦理移民,大槐樹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從朱元璋(年號洪武)在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首次下令移民到朱棣(年號永樂)在永樂十四年(141)一月最後一次大規模移民為止,明朝初年的大規模移民活動持續了50年,前後共計18次之多。總之,除一部分邊民和故元官吏將士之外,都是由人多地少的地區移入人少地多的地區。洪、永二朝的移民人數,有數字可考者為200萬左右,實際可能有400萬左右。再加上大批軍隊開入邊境地區屯田,長期從事生產,有一部分人以致世世代代留在那裡,事實上與移民無異。晉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處,而洪洞又是當時晉南最大、人口最多的縣。據記載,明朝時在洪洞城北二華里的賈村西側有。一座廣濟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眾很多,香客不絕。寺旁有一棵“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漢槐,車馬大道從樹蔭下透過。

明朝政府在廣濟寺集中辦理移民,大槐樹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汾河灘上的老鴰在樹上構窩築巢,星羅棋佈,甚為壯觀。明朝政府在廣濟寺設局駐員集中辦理移民,大槐樹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晚秋時節,槐葉凋落,老鴰窩顯得十分醒目。移民們臨行之時,凝眸高大的古槐,棲息在樹杈問的老鴰不斷地發出聲聲哀鳴,令別離故土的移民潸然淚下,頻頻回首,不忍離去,最後只能看見大槐樹上的老鴰窩。為此,大槐樹和老鴰窩就成為移民惜別家鄉的標誌。“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里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這首民謠數百年來在我國許多地區廣為流傳。他們的祖先,在600年前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出發,出村的時候一個個不約而同回頭去看那大槐樹和樹上的老鴰窩,那是棵樹身數圍、葫蔽數畝長命百歲的漢槐。

明朝政府在廣濟寺集中辦理移民,大槐樹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大家彼此叮囑要互相關照一生,要和大槐樹一樣長命百歲要在有生之年回到大槐樹下相聚。大家說:窮不幫窮誰照應?百萬苦瓜咱們一根藤!早年,長命百歲的漢朝大槐樹和旁邊的廣濟寺一起被汾河水衝得無影無蹤,不過之前,它先知先覺孳生了第二代槐樹。第二代槐樹活了400年,於1974年被颶風颳倒,不過之前,它也先知先覺孳生出第三代槐樹。這一切都同移民一樣世世代代連續繁衍。如今,第一代槐樹所在地被移民的後人建起一座碑亭,碑上寫著“古大槐樹處”,長年香火不斷。二代亡槐被移民的後人用水泥鐵釘固定在它生時的位置,成為樹乃伊”,接受著遊子的祭拜。第三代槐樹枝繁葉茂正值壯年,一樹的紅色字元寄託著遊子的祝願。

明朝政府在廣濟寺集中辦理移民,大槐樹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三棵大槐樹的所在地被移民後代捐資捐助得以厚建,如今成為國家AAAA級景區,學名洪洞大槐樹祭祖園。自從1991年洪洞大槐樹祭祖節以來,年年節日期間,都會有無數小鳥飛來落腳,在大槐樹上盤旋飛翔久不離去。當地老人們說鳥兒都是當年移民以及後代的魂靈。他們生不能歸來,死後卻常回家看看,看看故鄉的土地,聽聽久違的鄉音!數不清的小鳥飛到枯死的二代大槐樹和正在茁壯成長的三代大槐樹上,在忙著磕頭的人群上空,在嫋嫋的香火當中飛來飛去啁啾不停:“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民國二年,宦遊山東的賈村人景大啟告老還鄉後,集資修建了碑亭、茶室等。碑亭建在原來的古大槐樹處,亭雖不大,但雕樑畫棟,飛簷斗拱,精巧玲瓏。亭中豎立青石碑一座,刻有“古大槐樹處”五個隸體大字。碑亭背面,刻有碑文,簡述移民事略。

明朝政府在廣濟寺集中辦理移民,大槐樹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亭前靠西一側,建有茶室三間,以備尋根遊人歇憩品茗,茶室楣匾題字為“飲水思源”。碑南二十餘米處建有牌坊一座,橫額雕刻著“譽延嘉樹”,另一面刻有“蔭庇群生”。上世紀80年代初,洪洞縣政府重修並擴建了大槐樹公園。在這裡還流傳著一些有關遷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後,袁世凱命山西巡撫張錫鑾率盧永祥第三鎮兵進攻山西革命軍,所到之處肆意搶掠。到洪洞後,士兵來到古大槐樹處,紛紛下馬朝拜,互相傳言:“回到大槐樹老家了。”不但沒搶掠,而且將財物供施於大槐樹下。大槐樹“御災抗患”之功為人們所稱道。朝廷數次頒佈了遷徙貧民流民墾荒、“遷大戶實畿輔”屯田戍邊的詔命,讓數百萬人告別了洪洞大槐樹、告別富庶的魚米之鄉蘇杭沿海……地少人多的“狹鄉”居民遷往地多人少的“寬鄉”北方地區、淮河流域。

明朝政府在廣濟寺集中辦理移民,大槐樹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的一次人口大遷移。還有一個絕無僅有的標誌,又叫防偽商標,就是凡大槐樹移民後裔,小腳趾甲都是不完整的,是分瓣的,因為山西人有羌人的血統。如今,依然生活在洪洞縣的人們,小腳趾甲都是不完整的,是分瓣的。傳說當年移民時,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為記。至今凡大槐樹移民後裔的小趾甲都是復形(兩瓣)。“誰是古槐遷來人,脫履小趾驗甲形。”你若有興趣,不妨自我檢視。當時,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們反綁然後用一根長繩聯結起來,押解著移民上路。人們一步一回頭,大人們看著大槐樹告訴小孩:“這裡就是我們的老家,這就是我們的故鄉。”至今移民後裔不論家住在何方何地,都說古大槐樹處是自己的故鄉。由於移民的手臂長時間捆著,胳膊逐漸麻木,不久也就習慣了,以後移民們大多喜歡背手走路,其後裔也沿襲了這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