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人物姚啟聖,於官場沉浮,多次帶領軍隊立下戰功

姚啟聖是清朝康熙皇帝統治時期的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在收復臺灣的過程中,他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幫助施琅一舉收復臺灣。康熙二年,他透過科舉考試進入朝堂為官,擔任廣東香山知縣,但由於允許商人在海上進行貿易,從而被罷免官職,他也因此轉而經商。

傳奇人物姚啟聖,於官場沉浮,多次帶領軍隊立下戰功

在三藩之亂爆發之後,姚啟聖積極捐款募集士兵加入到康親王的麾下,不久之後便擔任

諸暨知縣

。他還曾

勸降明朝將領

,都獲得成功,因此逐漸得到重用。康熙十七年擔任福建總督一職,負責當地的所有事宜,之後他還收復了金夏地區,迫使鄭氏家族退守到澎湖一帶。

在施朗率兵收復臺灣之時,他便在其身邊輔佐,為臺灣的收復立下汗馬功勞。《清史稿》中記載:

臺灣平,琅專其功。然啟聖、興祚經營規劃,勘定諸郡縣。姚啟聖出生在明末清初時期,在這樣的混亂中長大自小便有一股豪邁之氣。

傳奇人物姚啟聖,於官場沉浮,多次帶領軍隊立下戰功

在順治皇帝統治初期,清朝軍隊一舉佔據江南,姚啟聖便前往通州,卻不幸被當地的地主侮辱,因而決心投靠於清朝,被任命為通州知州。

他立馬將那地主抓起來,斬殺後主動辭官歸家。

在他前往蕭山郊遊的過程中,遇見兩位士兵搶奪女子,便假裝上前勸說,實際上卻奪取其配刀斬殺此二人,並將該女子送回家中。

姚啟聖並不想一生就這樣碌碌無為的過去,因而參加了鄉試並考得第一名的好成績,被授任為

廣東香山知縣

。前任知縣由於過大的財政虧空而被關入監獄之中,姚啟聖到任之後便為其償還。

奈何由於私自開啟海禁,被彈劾歸家。

傳奇人物姚啟聖,於官場沉浮,多次帶領軍隊立下戰功

康熙十七年,耿精忠公開在福建地區反抗清朝的統治。

其軍隊一路浩浩蕩蕩的朝北京進發,很快便到達浙江境內並奪取溫州以及台州多處府衙。皇帝就讓愛新覺羅傑書率領軍隊前往討伐,而這個時候的姚啟聖透過經商也小有財產,因此捐資募集士兵親自帶著前往康親王的麾下,他也因此得到任用。

等到叛賊被平定之後,康親王就將姚啟聖在這次戰爭中所作出的貢獻呈給康熙皇帝,他也因而

得到破格提拔,前往浙江任職。

彼時鄭成功的兒子鄭錦佔據在泉州、漳州一帶,清朝軍隊便前往征討。

恰好吳三桂手下一大將勸說吳三桂與鄭錦匯合,他們二人便聯合起來,共同反抗清朝。

卻沒想到姚啟聖前往前線之後,竟將其勸降,並將其

部隊三千人

編入部隊之中。

傳奇人物姚啟聖,於官場沉浮,多次帶領軍隊立下戰功

在實力得到壯大之後,姚啟聖就跟隨康親王共同攻打下興華,完全收復漳州、泉州等地,使得鄭錦被迫逃到廈門一帶。第二年便有朝臣上奏康熙皇帝,說是姚啟聖父子屢次在戰場上立下戰功,並且不管是招兵買馬還是製作武器裝備,都是用自己的金錢。

康熙皇帝下旨給予嘉獎,並升任為福建總督。

但在這個時候鄭氏家族的力量仍然在沿海地區頗為強大,因此姚啟聖決心削弱其力量。他先後帶領軍隊在江東橋大敗鄭錦軍隊,並先後招降士兵一萬多人,在他們的共同幫助之下一舉奪取江東橋,佔領海城縣,使得鄭氏家族只能前往臺灣。

傳奇人物姚啟聖,於官場沉浮,多次帶領軍隊立下戰功

康熙二十一年,姚啟勝由於收復領土有功,因此被授任為世襲騎都尉,這個時候鄭錦已經去世,他的兒子鄭克爽繼承王位,並表示願意對清朝方面俯首稱臣,按時進貢。

姚啟聖也照實向皇帝上奏,但康熙皇帝沒有允許,命令水師提督施朗帶領軍隊前去攻打臺灣。

憑藉著突出的軍事實力,施琅很快便佔領了澎湖,姚啟聖也隨後就到,在他的幫助下,施琅有如神助,二人很快便佔領臺灣,鄭克爽等人紛紛投降,姚啟聖遂回到福州。

陶元藻曾這樣評價他:

“迨臺灣之亂,衝鋒陷陣,雖施琅功,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應時以輸軍餉,重犒以收士心,俾琅用兵多寡,出師緩急,靡不如意者,皆少保之力也”

在我看來確實如此,這施琅為人冒進,再加上對鄭氏家族本有仇恨,又怎能沉下心來慢慢攻打呢?而這姚啟聖本就在軍事方面有才華,在其帶領下不斷為其安撫後方士兵,保證源源不斷的軍資供應,從而為戰爭的順利提供保障。

參考資料:

《清史稿·列傳四十七》

《欽定八旗通志·人物誌八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