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嘉靖帝和清朝的嘉慶帝為何都同樣有個“家淨”的惡名

比較一下明朝的嘉靖皇帝和清朝的嘉慶皇帝,是個很有趣的話題。他們不僅年號諧音相近,而且在位的時間都在各自朝代的中期,更重要的是都得到了相似的評價:無論是“嘉靖嘉靖、家家皆淨”、還是“嘉慶家淨” ,顯然都不是什麼好的名聲。那麼他們為何會得到這樣的評價呢?明清兩朝的皇帝沒有改元的習慣,所以後世一般以年號來稱呼你們,而本來用來總結臧否其一生功績的諡號,從唐朝開始就已經崩壞,真正體現官方評價的其實是廟號。

明朝的嘉靖帝和清朝的嘉慶帝為何都同樣有個“家淨”的惡名

嘉靖帝朱厚熜的廟號是“世宗”,這是因為他繼承的是堂兄正德皇帝的皇位,他本人不過是一介藩王,因堂兄無子僥倖繼位。這意味著大明的法統從弘治——正德一系轉移到了旁支興獻王一系,他廟號中的這個“世”字就表明了皇室嗣統發生了變化。朱厚熜在位四十五年,僅次於後來的萬曆帝,但實際執政的時間是明朝最長的,而且他憑藉自己的手腕和超卓的政治眼光,將勢力強大的文官集團玩弄於股掌之上,始終牢牢地控制著朝局。

明朝的嘉靖帝和清朝的嘉慶帝為何都同樣有個“家淨”的惡名

從個人能力和對權柄的把控來說,朱厚熜在明朝十六帝中可能僅次於朱元璋、朱棣父子,那麼他稱得上是大明的中興之主嗎?那卻並非如此。因為他的絕頂聰明和手腕權柄,不過是為了保障自己的個人享樂和追求長生的修仙求道不受掣肘,並非是追求朝廷治政的完善和大明的振興。所以他後期將日常政務一律交給嚴嵩、嚴世番父子,任憑他們賣官鬻爵、肆意貪腐,使得此時的大明士風淪喪、朝廷財政也到了即將崩潰的邊緣。所謂“家家皆淨”的說法,就是對此時朝廷和底層民眾都困窘不堪局面的形容。

明朝的嘉靖帝和清朝的嘉慶帝為何都同樣有個“家淨”的惡名

嘉慶帝愛新覺羅。 顒琰,他的廟號則是“仁宗”,這個“仁”字看起來雖然很正面,其實暗裡有形容他柔懦平庸之意。他的一生實際上都籠罩在父皇乾隆帝弘曆的陰影之下:繼位的前四年,父皇雖名義上退居深宮、其實還是遙攝著朝政;好不容易等太上皇駕崩、自己當家作主了,卻不得不耗盡心力去收拾父皇留下的爛攤子,最後限於自身能力和國勢確實積重難返,在鬱悶中逝去。

明朝的嘉靖帝和清朝的嘉慶帝為何都同樣有個“家淨”的惡名

平心而論,在清朝諸帝中,嘉慶算是一個難得的寬厚之主,不僅虛心納諫、而且克勤克儉,不過此時國內外的局勢之嚴峻,不要說是他這樣能力平庸之人,就算是讓號稱“聖祖”的康熙帝死而復生,也不能挽回滿清王朝江河日下的敗局。乾隆帝晚年的揮霍和殆政讓國庫空虛、世風日下;西方殖民者將周邊藩屬、鄰國分割殆盡、咄咄逼人的想叩關而入;國中白蓮教、天理教反叛不斷,早已衰敗不堪的八旗和綠營應對無力……面對這數千年未有之變局,嘉慶既無力挽狂瀾的手腕,也不可能有這個氣魄,比起他的明朝同行嘉靖來,還要悲催無力得多。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史海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