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阿里不哥的投降,確立了忽必烈在蒙古帝國的正統地位

百家原創作者:星喬看歷史

今天小編跟大家講述的是元朝的歷史。阿里不哥發動叛亂,但被忽必烈打敗,看到被擊敗的阿里不哥向北倉皇逃竄時,忽必烈揮了揮手,大度地說:“不要去追他們,他們都是些不懂事的孩子,應當使他們明白過來,後悔自己的行為。”其實,並不是忽必烈不想追擊,而恰在此時,盤踞在山東益都長達三十年的世侯李璮舉起叛旗,忽必烈只好匆匆南下山東撲滅叛軍,才使阿里不哥得以逃脫。

元史:阿里不哥的投降,確立了忽必烈在蒙古帝國的正統地位

阿里不哥卻以為忽必烈臨陣怯戰,十天後,又糾集一些散兵遊勇後,掉轉兵鋒,再次向忽必烈發起進攻。在失烈延塔之地兩軍酣戰在一起,忽必烈親自率軍擊潰阿里不哥軍右翼,但左翼勝負難分,激戰竟日,不分勝負,戰至黃昏,各自收兵回營。對峙了幾日,因糧餉器械嚴重匱乏使阿里不哥陷入絕境,遂引兵退還。由於糧餉奇缺又引發一些新的矛盾,使爭汗的戰局向忽必烈這邊扭轉了。

元史:阿里不哥的投降,確立了忽必烈在蒙古帝國的正統地位

原來,阿里不哥之前戰爭的開支,主要靠察合臺汗國的宗王阿魯忽供給。蒙古帝國第五任大汗蒙哥去世後,爭奪汗位的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分別派支援自己的察合臺系宗王莫圖根之孫阿必失合和察合臺第六子拜答兒之子阿魯忽去虎牙思奪取汗位。阿必失合從忽必烈控制的區域前往察合臺汗國,在經過阿里不哥控制的範圍時,被阿里不哥處死。於是,阿魯忽帶著阿里不哥的詔書,順利接管了當時察合臺汗國監國攝政的魯忽乃(阿魯忽寡居的堂嫂)的權力。

元史:阿里不哥的投降,確立了忽必烈在蒙古帝國的正統地位

為了在亂世中保全自己,兀魯忽乃只好前往哈拉和林找阿里不哥理論,被阿里不哥扣下。阿魯忽的父親拜答兒是蒙古帝國第三代著名將領,在“長子西征”中率領一軍全殲波蘭日耳曼條頓騎士團聯軍。阿魯忽秉承了其父的謀略,但這位名將之後絕非忠貞不貳之輩。他首鼠兩端,忽必烈和阿里不哥誰是戰爭的最後勝利者,他便依附於誰。接連的戰事失利,使阿里不哥損失了大量的兵馬錢糧,在沒有告知阿魯忽的情況下,加大了對察合臺汗國的勒索力度,又徵集了大量牲畜、器械和糧草。

元史:阿里不哥的投降,確立了忽必烈在蒙古帝國的正統地位

阿魯忽見阿里不哥屢敗兵竭已失去繼續依附的價值,遂在派人接管了撒馬爾幹、不花剌和河中地區的同時又將東自金山、西至阿母河的土地據為己有後,將阿里不哥的使者殺掉,並沒收了他們徵集來的軍需,宣佈歸順忽必烈。旭烈兀也傾向於忽必烈,並遣使責備阿里不哥。於是,他們各自控制區的統治權也得到了忽必烈的認可。這種難以意料的打擊,使阿里不哥幾乎喪失了理智,為發洩私憤,在不顧和忽必烈對峙的嚴峻形勢下,毅然從前線撤回軍隊,轉而向察合臺國進軍,想狠狠教訓一下這個昔日盟友。

元史:阿里不哥的投降,確立了忽必烈在蒙古帝國的正統地位

1261年春,見阿魯忽膽敢背叛自己,阿里不哥立即率兵前去攻伐阿魯忽。雖然先遣部隊在速惕闊勒被阿魯忽打敗,但阿里不哥的軍隊趁其不備,攻取伊犁河地區及察合臺汗國的京城阿力麻裡。阿里不哥的瘋狂報復,使天山南北一帶簡直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牧民們的牲畜、氈房均被洗劫一空,成年男子全部處死。阿魯忽見狂妄難敵,便退居於闐,後敗走撒馬爾幹。

元史:阿里不哥的投降,確立了忽必烈在蒙古帝國的正統地位

其實,阿里不哥擁有相當富庶的根據地,倘若悉心經營,肯定會營造出一番錦繡氣象來。但他屯兵阿力麻裡後,經常作威作福以彰顯自己大汗的威嚴,處置政事不公允,常常大肆殺掠屬地軍民,時值大飢,民怨沸騰,四面樹敵。令許多原來擁護他的諸王、那顏大失所望,相較之下,他們覺得忽必烈在為人處世上要仁慈厚道得多。於是,他們便相繼棄他而去,轉投至忽必烈的帳下。臨走時,他們說,阿里不哥“如此殘酷地糟蹋成吉思汗徵集起來的蒙古軍隊,我們怎能不感到憤怒而離開他呢”。甚至連最擁戴他的玉龍答失(蒙哥之子)向阿里不哥索回蒙哥的玉璽後,便偕同一些千夫長揚長而去。

元史:阿里不哥的投降,確立了忽必烈在蒙古帝國的正統地位

陷入孤家寡人、糧盡援絕的泥沼裡,阿里不哥才幡然醒悟,原來戰爭並不是依靠單槍匹馬一決勝負的,還必須依靠強大雄厚的後盾來支撐。搶劫固然逞勇於一時,但絕非長久之計。1264年春,使阿里不哥雪上加霜的是,阿力麻裡發生大面積饑荒,造成大批牲畜和兵卒死亡。值阿里不哥勢力衰敗之際,阿魯忽趁機舉兵來伐,使他無法在那裡立足。

元史:阿里不哥的投降,確立了忽必烈在蒙古帝國的正統地位

阿里不哥難以抵禦阿魯忽的攻伐,便放回兀魯忽乃作為緩兵之計,結果,阿魯忽順勢娶了兀魯忽乃為妻,立木八剌沙為自己的繼承人,更加維持了察合合汗國的穩定性。在忽必烈和阿魯忽的雙重夾擊之下,阿里不哥的兵力孱弱,已瀕臨絕望的邊緣,敗局無力挽回。

元史:阿里不哥的投降,確立了忽必烈在蒙古帝國的正統地位

1264年七月,阿里不哥在窮蹙不支之下南下開平降順忽必烈。當阿里不哥抵達上都開平時,忽必烈故意聚集很多軍隊,命阿里不哥按照蒙古草原上的罪人請罪的舊俗,披著大帳的門簾入帳覲見。為嚴厲懲罰阿里不哥,起初,忽必烈僅允許他站在侍從們待的地方。後來,經過塔察兒的再三懇請,忽必烈才招了招手,同意阿里不哥與宗王們坐在一起宴飲。望著這位在疆場上與自己自相殘殺長達四年之久的同胞兄弟,忽必烈的腦海裡又浮現出父親拖雷去世後,在寡母唆魯禾帖尼嚴厲的教育下一起度過的那段美好而難忘的時光。

元史:阿里不哥的投降,確立了忽必烈在蒙古帝國的正統地位

忽必烈仰首把一杯美酒倒入口中,家族榮譽感和手足之情一齊湧來,頓時熱淚長流。阿里不哥像一個做錯事的小學生,也流下悔恨的淚水。當時,這個場景碰巧被旭烈兀的使者看到,返回伊利汗國後,把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兄弟倆相見的情況彙報給旭烈,他對忽必烈以這種接見一奶同胞兄弟的方式深表不滿,認為這“使宗親蒙受了恥辱”。當時,忽必烈也承認自己的做法確實有點兒過火。以後,為了讓阿里不哥對自己行為懺悔,他整整一年時間沒有接見阿里不哥。

元史:阿里不哥的投降,確立了忽必烈在蒙古帝國的正統地位

但對於那些縱容阿里不哥與忽必烈抗衡的叛臣就沒有阿里不哥幸運,都受到應有的懲罰。當時,被拘捕的阿里不哥黨羽數千人,究竟如何處理,忽必烈絞盡腦汁,難以定奪。許多將領認為,這些人罪大惡極,使多少蒙古人的性命斷送在他們手裡,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元史:阿里不哥的投降,確立了忽必烈在蒙古帝國的正統地位

當時安童在忽必烈左右,參與審問阿里不哥叛黨。安童是開國元勳木華黎之孫,霸突魯之子,因祖父的功勞“召入長宿衛,年方十三,位在百僚上”。但是,安童不是憑藉祖蔭而立足元廷的。他聰明好學,志氣非凡。

一天,忽必烈與安童的母親和姨母談話,問起安童的情況時,安童的母親介紹說:“安童雖幼,公輔器也。”忽必烈問其故。

安童母親答道:“每退朝必與老成人語,未嘗狎一少年,是以知也。”忽必烈聽後,大為讚賞,因而時時注意培養、考察這位少年得志的年輕人。

針對如何懲辦阿里不哥黨羽之事,忽必烈遂向安童討主意:“朕欲置此屬於死地,何如?”

安童卻提出不同的建議:“人各為其主,陛下甫定大難,遽以私憾殺人,將何以懷服未附。”

忽必烈聽後,驚訝地說道:“卿年少,何從得老成語?此言正與朕意合。”對此,忽必烈又遣使去徵求旭烈兀和阿魯忽等四大汗國的意見。他們回覆說,看在同是成吉思汗子孫的分兒上,可以赦免。

忽必烈決定赦免阿里不哥,為了立威,還是挑了十名首犯,以教唆罪處死。這些人的兒子,仍保留官職。

隨後,忽必烈把阿里不哥叫來,向其講述了汗廷對他的寬大處理的態度。桀驁不馴的阿里不哥勉強地禮拜謝恩。忽必烈快意恩仇地問:“我親愛的兄弟,在這場紛爭中究竟是誰錯了呢?是你還是我?”

阿里不哥長舒一口氣,哽咽著說:“從前是我,現在是你。”

這就是阿里不哥執拗的性格,儘管已投降忽必烈,並不打算把所有的錯誤都歸咎於自己。也就是說,雖然他在兩雄爭霸中一敗塗地,但對自己稱汗漠北的事實,認為是長生天的旨意。得到忽必烈寬容的阿里不哥,於翌年秋天,憂鬱而死,被葬在草原母地。阿里不哥的投降,確立了忽必烈在蒙古帝國的正統地位,帝國的中心也漸漸由哈拉和林轉移至中原地區。

元史:阿里不哥的投降,確立了忽必烈在蒙古帝國的正統地位

為慶祝阿里不哥歸降和蒙古汗國的重新統一,同年八月,忽必烈特將中統五年改為至元元年,以示鼎新革故之意。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