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布政使、巡撫、按察使、學政、總督,與現在的什麼官職差不多

恭遇升殿,滿漢詹事、少詹事,皆在殿上,序於翰林院

掌院學士

之次

清朝時期,沿襲了明朝的一些舊制。不過,雖說稱呼是一樣的,其職級、制度、所負責的事務等,還是與明朝有些許不同,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清朝時期的部分官職吧!

清朝布政使、巡撫、按察使、學政、總督,與現在的什麼官職差不多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巡撫一職,在清朝時期,

此職位基本上是每個省會設立一位巡撫,負責管理該省的行政事務等。

“巡撫”在清朝時期全稱為“巡撫某地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職級為從二品,若是兼任兵部尚書的話,職級會升至正二品。

巡撫,又稱

“撫臺”,屬於中央編制,不過需分配至地方工作。可想而知,從中央所分配的職位,比起地方上的官職來說,其權力之大是地方官員無法比擬的。

所以,巡撫一職也就相當於我們現如今的省長或省委書記。

清朝布政使、巡撫、按察使、學政、總督,與現在的什麼官職差不多

現在很多清朝題材的影視作品中,都會出現巡撫及總督這兩官職,於是很多人開始對二者進行比較,猜測哪個的官級更高,

那讓我們來看看總督一職吧。

清朝設有八大總督,其作用非常大,例如直隸總督、兩江總督等等,

其為清朝時期的封疆大吏

。總督一職的官職品級,與其餘官職相比還是比較高的,且其手中的實權也比較大。清朝時期,還出現過許多著名的總督,例如李鴻章、曾國潘、左宗棠等人。

清朝布政使、巡撫、按察使、學政、總督,與現在的什麼官職差不多

而總督一職的官級,較低的為從一品,而較高的則是正一品。

相比之下,總督一職一般是比巡撫一職大一些的。

不過,兩者並不是一個系統的職位,總督除開部分管理事務外,還掌管軍事方面,巡撫一職則更加側重於管理百姓、地方等民間事務。

由此可見,總督不只是能掌管一個省,

也就相當於如今能掌管多省的“共同省長”,在軍事方面又相當於“軍區司令員”。

清朝布政使、巡撫、按察使、學政、總督,與現在的什麼官職差不多

再來看看

“布政使”一職,這個稱呼中的“布”,並非指布匹,而是公佈、宣佈、傳播之意。因此,該官職負責的是

“宣化承流,上呈下達”

,負責對自己管轄範圍內的州、縣、府的官員,進行約束和管轄,並將一切情況告知於督撫、吏使。

除此之外,在一個省中,除了巡撫的官職最高之外,其次就是布政使了。清朝時期,中央每年會進行年查,而由中央直接進行考核的職位,就是總督、巡撫、布政使這三個。

那麼布政使一職,也就相當於現在的副省長,畢竟在其之上還有巡撫一職。

清朝布政使、巡撫、按察使、學政、總督,與現在的什麼官職差不多

接下來是

“按察使”一職,又稱“臬臺”,

該官職負責一個省的司法、刑獄等事務,為正三品官階。

按察使不止掌管司法,還負責管理該省的“郵驛”事務,需保證中央下達至地方的資訊不出差錯。

在一方面來說,按察使側重於司法、油驛,其實該職還需輔佐總督及巡撫,也需要負責該省的部分政務事務。

因此,按察使也就相當於現如今的司法廳廳長兼公安廳廳長、省檢察院長。

清朝布政使、巡撫、按察使、學政、總督,與現在的什麼官職差不多

最後是

“學政”一職,這個職位在清朝官制中來說具有重要地位,全稱為“提督學政”。該職負責一個省中的教育以及科考事宜,起初,學政只負責考“文科”,但後期經過雍正皇帝的改革,該職後期還可以考“武科”。

清朝時期,

每一個省份設有一個學政

,一般來說,三年就會更換一次,除遇特殊情況外,例如臨時調整、另有任用等情況。在學官中來說,學政的職責和權力還是比較大的,很是重要。

清朝布政使、巡撫、按察使、學政、總督,與現在的什麼官職差不多

不過,這個職位還是個高危職位,眾所周知,在清朝時期,皇帝非常看重科舉考試,這是朝廷選拔人才的重要時機。

然而,但凡在科舉中出現徇私舞弊之事,並且牽涉學政的話,學政便人頭不保了。

要知道,學政手握考生仕途,若是想賺黑心錢,利益可是不計其數的。

因此,出現了許多科舉中幫助考生作弊的學政,而由此喪命的學政更是不計其數。如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受到腰斬之刑的人,便是當時的學政

—俞鴻圖。而這個職位也就相當於現如今的省教育廳長一職。

清朝布政使、巡撫、按察使、學政、總督,與現在的什麼官職差不多

清朝時期的官制,沿襲了明朝的傳統,其中的弊端還是比較多的,

其發展至雍正時期,才逐漸開始穩定下來。

參考資料:

《清史稿》

《論明代的總督巡撫制度》

《論明清時期巡撫軍事職權之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