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軍成為“常勝軍”的秘密:源於曾國藩的逆向思維!

按照清朝國家經制的世兵制度,“綠營兵”和“八旗兵”是正規軍,而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可謂江河日下,無論是對陣太平天國,還是抵禦列強入侵,屢戰屢敗、不堪一擊。但是,由書生和農民組成的地方武裝力量——湘軍,卻扛起了挽狂瀾於既倒的重任。

說起湘軍,就不得不提及它的創始人——曾國藩。1852年,太平軍進軍湘鄂,鋒不可當,清廷深感正規軍不堪重用,便准許各省舉辦團練,以助攻剿。1853年,擔任禮部右侍郎的曾國藩因母喪回湖南守制,朝廷令其幫助湖南巡撫張亮基督辦湖南團練。

湘軍成為“常勝軍”的秘密:源於曾國藩的逆向思維!

左邊第二個為曾國藩

曾國藩在深入研究綠營兵失敗原因的基礎上,運用逆向思維決定建立一支全新的軍隊——湘軍。那麼,這支全新的軍隊又“新”在何處呢?

一是兵源。清朝當時軍隊中計程車卒多為遊手好閒之輩,有的甚至就是地痞流氓,這類人“無事則坐領工食,有事則聞風潰散”,別說衝鋒陷陣,能不擾民就不錯了。所以,曾國藩招兵堅決不用當過兵的人,主要招收純樸的農民,即“年輕力壯、樸實而有農夫土氣者為上。其油頭滑面,有市井氣者,有衙門氣者,概不收用。”由此,相對於綠營兵,湘軍的風氣煥然一新。

湘軍成為“常勝軍”的秘密:源於曾國藩的逆向思維!

操練中的湘軍

二是軍餉。清朝軍隊實行的是“低餉制”,綠營兵每月收入不足二兩銀子,根本不夠養家餬口,所以普遍擁有了第二職業,甚至在軍隊操練時僱人頂替自己。曾國藩認為“低餉制”是正規軍風氣敗壞的主要原因,便反其道而行之,實行“厚餉制”,湘軍普通士兵的收入是正規軍的三倍左右,軍官的收入則高達正規軍的六倍左右。如此一來,湘軍將士便能專注于軍事訓練,為日後的所向披靡奠定了堅實基礎。

湘軍成為“常勝軍”的秘密:源於曾國藩的逆向思維!

湘軍裝備

三是教育。在湘軍之前,清朝軍隊不存在所謂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曾國藩理學功底深厚,十分注重精神的力量,因此,他訓練軍隊既重視軍事技術的操練,又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時常用孔孟之道和岳飛精神激勵將士,引導他們忠君愛國、嚴明軍紀,還親自編撰《愛民歌》對將士進行愛民教育。這種從思想政治層面加強軍隊建設的思想,使得湘軍與綠營兵有了天壤之別。

湘軍成為“常勝軍”的秘密:源於曾國藩的逆向思維!

列陣的湘軍

四是組織。清朝兵制強調兵為國有,所有軍隊只能效忠皇帝。每逢戰事,清廷便從各地臨時抽調將士組成軍隊,這樣做有利於皇帝把控軍隊,但不利於將士之間的磨合,以至於出現了“勝則相忌,敗不相救”的現象。而曾國藩制定了“將必親選,兵必自募”的原則,即曾親自挑選自己欣賞的人做營官,營官挑選自己信賴的人做統領,如此一級選一級,直至普通士卒,真正將“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古訓落到了實處。所以,湘軍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都很強,帶有濃厚的“私家軍”色彩,但也客觀上為近現代軍閥的誕生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