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40:成功還是要趁早

材料如下(可略過,直接看白話):

是時,上有疾,欲使太子往擊黥布。太子客東園公、綺裡季、夏黃公、甪里先生說建成侯呂釋之曰:“太子將兵,有功則位不益,無功則從此受禍矣。君何不急請呂后,承間為上泣言:‘黥布,天下猛將也,善用兵。今諸將皆陛下故等夷,乃令太子將此屬,無異使羊將狼,莫肯為用;且使布聞之,則鼓行而西耳!上雖病,強載輜車,臥而護之,諸將不敢不盡力。上雖苦,為妻子自強!’”於是呂釋之立夜見呂后。呂后承間為上泣涕而言,如四人意。上曰:“吾惟豎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於是上自將兵而東,群臣居守,皆送至霸上。

白話文如下:

這時,高帝正有病,想讓太子前去進攻英布。

太子的賓客東園公、綺裡季、夏黃公、甪(lù)裡先生勸建成侯呂釋之說:“太子統領大軍,有了功勞地位已無以再增高,沒有功勞便從此受禍。

你何不趕快去請求呂后,抓個機會在皇上面前哭求說:‘英布是天下聞名的猛將,擅長用兵。而我方眾將領又都是過去與陛下平起平坐的舊人,要是讓太子指揮這些人,無異於讓羊去驅使狼,無人聽命於他。

況且假使英布知道,便會擊鼓向西,長驅直入了。皇上您雖然有病,也要勉強上車,躺著指揮,眾將領就不敢不盡力。皇上雖然生病困苦,為了妻子兒女還是要自己振作一下!’”

於是呂釋之立刻連夜求見呂后。呂后找個機會對高帝流淚哀求,照四位賓客的意思說了。

高帝說:“我本知道這小子不配派遣,還是我自己去吧!”

劉邦真的是一個沒什麼感情的權力動物,這麼說也不對,動物還有感情,劉邦只是一架權力機器。

《資治通鑑》40:成功還是要趁早

面對英布的造反,劉邦居然想讓仁慈軟弱的劉盈前去討伐。要知道,他連打個盧綰(這個人有點菜)都讓樊噲上,打英布的時候,卻想著讓劉盈上。這不是把親兒子往狼嘴巴里送麼?

這番操作,在31度的大夏天,愣是給我看得背後一涼。

這個人也太狠了。

英布是什麼角色?他是“漢初三大名將”之一啊,與韓信、彭越齊名,很早就跟著項梁一起造反,反抗秦國,後來輔佐劉邦,打敗項羽,建立了漢朝,被封為淮南王。

這樣一個人是身經百戰,經歷過無數大場面的將軍,他不僅有經驗,有資歷,還有根基,坐擁淮南一國,實力可想而知。

如此對手,劉盈拿什麼跟他拼?劉盈沒有任何作戰經驗,他在漢軍中也沒有資歷和威望,他本人也沒有根基,空有一個太子名號而已。

劉盈就算帶著劉邦給他的將軍士卒去打英布,打得也會很累。因為就像商山四皓說的一樣,劉盈鎮不住劉邦給他的舊人。這些舊人願意聽劉邦的,是因為劉邦有威望。

但是劉盈沒有,哪怕是這些舊人都是沛縣老鄉,從小看著劉盈長大,那也不代表劉盈就指揮得動。因為他們會輕視劉盈。

所以,說白了劉邦要劉盈去打英布,擺明就是要給他穿小鞋。

我們想啊,劉盈這個時候已經是太子了,再進一步就是皇帝。就算老天爺給他開了掛,讓他打贏了英布,回來還能給他什麼封賞呢?

但,要是劉盈打輸了回來,不僅劉邦對他沒有好臉色,他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印象也會大大跌份,一個打仗輸給諸侯王的太子標籤,會讓他本身就脆弱的威望變得更少。

再加上劉邦本來就不喜歡他,這種情況下,劉盈還會有重塑自身威望的機會嗎?不會了,劉邦不會給他這個機會了。

劉邦只會借題發揮,重提廢長立幼的事情,順勢把劉盈給擼掉,改立劉如意為太子。劉邦就一直想幹這事兒,只不過一直沒機會,也沒借口,但他懂得創造機會和藉口啊。

所以,總結起來看,太子上戰場就不是一件好事,幹好了沒好處,辦壞了有壞處。

總之,就是別幹。

這也是為什麼自古以來大多數太子都很保守的原因,因為他們只要好好扮演皇帝乖寶寶的角色,慢慢把皇帝熬死,等著接手天下大權就可以了。

可千萬不能學公子扶蘇,硬是要跟秦始皇對著幹,結果呢?被髮配到邊疆,被胡亥搶佔了先機,無力迴天。(當然,扶蘇失敗還有其他原因。)

劉邦的如意算盤打得挺好。

但,他算盤打得還是失敗了,他根本做不到讓太子劉盈遠離京師,到外地去打仗。

原因有兩方面:

第一

,明面上看是因為呂后在他面前哭訴,不讓他派遣劉盈。劉邦會答應呂后的建議,我認為倒不是因為劉邦顧念夫妻感情,兒女親情。

而是因為,呂后是外戚。劉邦能起來,一部分原因就是靠著呂氏家族的支援,又給人又給錢糧啥的,開國之後,呂氏家族中又有很多人在朝中任職。

而且,呂后為西漢開國也付出了很多,這樣的人既有威望,又樹大根深,她的意見,劉邦不能不予以考慮,甚至是接受。比如劉邦想把女兒魯元公主嫁到匈奴,呂后也是哭訴了一通,劉邦就作罷了。

不要覺得劉邦是愛這一對兒女,要知道當年劉邦被項羽追殺的時候,為了減輕馬車的重量,一腳把這對兒女踢下車,還一連踢了兩次。你想想,劉邦這是什麼樣的人?

《資治通鑑》40:成功還是要趁早

所以他根本不在乎劉盈和魯元,他只是顧忌到呂后以及外戚的勢力,不能跟外戚黨鬧毛,毛了對他自己沒好處。

第二

,當然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原因,是功臣們的態度。上一篇講過,劉邦稱帝之後,還在外面打了十幾年的仗,讓呂后留在京師監國。呂后趁著這個空檔拉攏了不少功臣。

呂后的黨羽森然滿朝啊,這一點劉邦在第一次試圖廢長立幼的時候已經見識過了。換句話說,在太子劉盈這個問題上,外戚和功臣已經達成了共識,形成了利益共同體。

我們回過頭來看這次劉邦要派劉盈打英布的事件,以蕭何為首的功臣們集體噤聲了,沒有一個站出來表態支援或反對。

為什麼?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功臣們不想參合皇帝的家事,但其實不是那麼回事兒,帝王的家事就是國事。這幫功臣不表態,極有可能是他們心生恐懼,看出來其中的殺機。

要知道,劉邦這個人多疑又猜忌,而且尚權,誰要是讓他感覺到自己的權力受到威脅了,那是必死無疑。

這幫功臣們跟著劉邦混了這麼久,對他很瞭解啦,他們一個個都跟泥鰍一樣滑不溜手。

前次劉邦要廢長立幼,功臣們反對,還可以站在禮法的角度上,噎得劉邦沒話說。但這次劉邦要派劉盈打英布,功臣們沒有同樣偉光正的理由來反對劉邦啊。

功臣們一旦站出來,反對劉邦這個決定,這就意味著他們就要向劉邦明確表明自己的立場,是站在呂后,也就是外戚這邊,對劉邦不再像以前那般忠誠了。

而且,功臣們也不能用商山四皓那套話術去勸諫劉邦,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劉邦的老臣,這麼說無異於直接告訴劉邦,劉盈是鎮不住我們的。

如此一來,不就等於告訴劉邦:我們功臣已經和外戚攪合在一起啦,就準備劉盈登位,好壓制皇權,專擅國政啦。

那劉邦心裡會怎麼想?他會起殺心。因為這樣的話,他刻意主導的宗室、功臣、外戚三方制衡的格局,會在功臣倒向外戚的情況下,全面崩盤,皇權岌岌可危。(後來的發展確實如此,劉邦一死,陳平在第一時間倒戈,跪呂后了,這才給了呂后專政的有利條件。)

如果這時候真有哪個功臣主動跳出來說反對讓劉盈打英布,那說不定劉邦第一個要打的人,馬上會從英布變成這個功臣。

所以,別看大家都不說話,但大家心裡都跟明鏡兒似的:誰也不敢保證,劉邦是不是趁這個機會,來考察功臣們的態度和立場。一句話說得不好,是很可能要殺頭的。

而且,功臣們也不能跳出來說支援劉邦這個決定,不然就是討好了劉邦,而得罪了呂后、太子、外戚以及大部分站呂后的功臣一黨。

《資治通鑑》40:成功還是要趁早

那個時候劉邦年紀已經很大了,身體也不好,誰知道他什麼時候就駕崩了。當時的形勢對劉盈來說贏面是非常大的,為了討好一個快入土的皇帝,而得罪了未來的皇帝,這不是划算的生意。

所以,功臣們不表態、不說話,真是所謂的明哲保身。不過,他們這麼做,反而對劉邦更好一點,“你皇帝想幹嘛就幹嘛,我們功臣不干涉”。

但,問題就出在商山四皓這裡。

《史記·留侯世家》中記載商山四皓原本是很有名望的隱士,劉邦多次派人徵召,不至。後來劉邦打算廢掉劉盈的時候,張良給劉盈出了一計,讓太子放低姿態去請這四人來輔佐自己。這位隱士果然來輔佐劉盈了。

奇怪吧,當初劉邦徵召商山四皓的時候,張良沒有出計。等到太子劉盈危險了,張良就出計,為太子請來了四皓。這就是張良支援呂后和劉盈的訊號。

前有蕭何替呂后騙死韓信,後有張良出計保住太子劉盈,這兩位大功臣的態度,很容易讓其他功臣們跟風,接連改變陣營,支援呂后。

所以,這次雖說功臣們沒有表態,但不意味著他們沒有態度。他們的態度只是不方便用自己的嘴巴說給劉邦聽,但,可以透過別人的嘴巴說呀。

比如:商山四皓。

這裡還有一個細節,假如說這次沒有商山四皓的提醒,呂后和外戚都還沒有反應過來,劉邦要劉盈去討伐英布的兇險程度呢。

所以這看似平靜的一幕,背後卻也風雲變幻、波雲詭譎,

綜上所述,劉邦之所以做不到派劉盈去討伐英布,一是因為外戚勢力強大,二是因為功臣沒有明確站在他這一邊。劉邦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個太子劉盈,而是外戚集團和功臣集團。

所以說,劉邦最後的反應,讀起來也很違和,“我本知道這小子不配派遣,還是我自己去吧!”

劉邦原本就知道不能派遣劉盈,但他還是想試一試,或許他就是想看看能不能炸出點水花來,還有沒有人願意站出來給自己說話,結果……讓他失望了。

劉邦雖然貴為天子,卻是最為無奈啊。

話到這裡,讓我們來開個腦洞:劉邦怎麼做才能順利擼掉劉盈,把劉如意扶上位呢?

首先,一個一個把功臣和外戚,尤其是文官功臣和外戚中有實權實力的人剷除,這些人都是呂后的羽翼,不剷除這夥人,就不能架空呂后。同時,不斷拉攏自己的勢力。(必須要一個一個剷除,一下子對整個集團動刀,容易引起反噬)

其次,把劉如意派出去打仗,給他軍權、軍隊、資源、土地,讓他在不斷地戰爭中逐漸獲得威望和實力。等到時機成熟,廢長立幼。

但,這也是劉邦不可能做到的事。

因為年齡不允許啊,當時劉邦已經是年過半百的老人了,戎馬半生,身體又有病,異姓諸侯的叛亂還沒有平定,大漢江山風雨飄搖,沒有多餘時間給他慢慢整治功臣和外戚,也沒有時間給他來培養劉如意了。

所以,他也只能,無奈地

接受現實

最後,這故事告訴我們:

成功還是要趁早,像劉邦這樣大器晚成的事情也有,但很少,而且成功地越晚,需要面對的無奈,可能也就越多。

以上就是我讀《資治通鑑》時的感悟,有很多朋友和網友問我,是怎麼從《資治通鑑》中讀出這麼多內容來的。

我的回答從來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多讀幾遍。一部質量上乘的《資治通鑑》,絕對是值得反覆閱讀的。

下面給大家推薦的這套《資治通鑑》,不管是包裝還是印刷,都很不錯。放在書房或者臥室,每天拿出來讀上幾頁,慢慢地自然會領略到《資治通鑑》的魅力,能從裡面學到很多東西,比如為人處世,職場權謀,人性管理等等。

《資治通鑑》40:成功還是要趁早

這部《資治通鑑》,全套共6本,精包裝。原價258元,現在優惠僅需69元,一兩包煙幾杯奶茶的價格,就能買到古人上千年的智慧,非常划算。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選下方連結購買:

《資治通鑑》40:成功還是要趁早

【智品】 資治通鑑 全套六冊

檢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文森特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