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倍毛利,近百億市值的眼鏡帝國,明月照向何方?

40倍毛利,近百億市值的眼鏡帝國,明月照向何方?

作者|嘉榮

編輯|伊頁

丹陽,彷彿已成為了眼鏡的代名詞。

趁著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東風,加上優越的地理位置,在這個江蘇的縣級市土地上,長出了一個“眼鏡王國”。據不完全統計,在中國每四個眼鏡有三個就來自丹陽。

謝公晚18歲的時候,因家中貧困被迫從溫州北上東北,售賣半成品的眼鏡片和鏡架為生。彼時的他不會想到,35年後自己竟在江蘇丹陽造就出一個鏡片帝國。

這個商兵家必爭之地,容納了1600多家眼鏡企業和五萬多的從業人員,每日全國各地商人絡繹不絕。沒人知道這麼多品牌中哪家會率先上市,而明月鏡片成為了那個“吃螃蟹的第一人”。

所謂“今世進士盡是近視”,當前中國近視的人數已超七億人,也就是說每兩個人中間就有一個人近視。

這塊巨大的市場蛋糕,在國內百萬家眼鏡企業眼中,無疑成了待宰的羔羊。再加上國貨潮流與國產鏡片替代風向的吹動,這個時候明月鏡片的成功上市,讓它以“國產鏡片第一股”的身份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

12月16日,明月鏡片正式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發行價為26。91元/股,上市當天股價最高達78。04元/股,當日收盤價67。09元/股,總市值達90。13億元。

上市程序中明月鏡片財務資料的公開也讓鏡片行業的“暴利”正式站在了陽光下。

儘管謝公晚將明月鏡片比作“茅臺之於白酒、iPhone之於智慧手機”,細究之下,這個曾被譽為“眼鏡行業的黃埔軍校”,卻還未真正實現國產技術自由。

01技術不自由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23年國內眼鏡產品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 1000 億元。但在看似已經成熟的產業鏈背後,國產眼鏡企業卻擺脫不掉依賴海外技術的詬病,哪怕連明月鏡片也不例外。

儘管明月鏡片不斷強調自身的技術優勢,並在招股書中披露,報告期內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享受15%的所得稅稅率優惠政策。但一些公開的資料卻仍讓市場存疑。

據招股書顯示,自2018年起,明月鏡片的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例一直在3%上下徘徊。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的研發技術人員僅佔員工總數比列的9。49%,為公司員工專業分工佔比中最低。

明月鏡片對技術的重視究竟幾何,從其崗位員工薪酬分佈中也可找到蛛絲馬跡。

就各崗位員工薪酬水平近及年漲幅的對比來看,2018-2019年度銷售、管理和生產人員的薪酬都在上漲,其中銷售人員薪酬漲幅達26。09%,而研發人員薪酬漲幅卻為負數。

2021年1-6月,各崗位銷售和管理人員薪酬漲幅達20%以上,生產人員薪酬漲幅也在13。88%,而研發人員薪酬增長幅度僅7。05%。

就專利數量來說,截至2021年6月30日,明月鏡片擁有12項發明專利,54項實用新型專利和21項外觀專利。而同行業可比企業依視路,至今已擁有的專利超過9,500項(含申請中專利);江蘇視科新材擁有33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7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

無論較國際還是國內同行業可比企業,明月鏡片的技術專利數量都不敵競爭對手。

再就鏡片而言,在其他引數相同的前提下,鏡片折射率越高,鏡片的邊緣厚度越低薄,技術要求越高,價格相應也便越貴。目前國內高折射率產品幾乎全靠進口。

2018-2021年6月,明月鏡片向韓國KOC及其關聯方採購特定品種的1。60及以下折射率樹脂單體,佔當期採購的同類樹脂單體比例達90%以上,向其採購1。67及以上折射率樹脂單體,佔當期耗用的該類樹脂單體的金額佔比為100%。為了加強合作,明月甚至和韓國KOC直接成立了控股子公司江蘇可奧熙。

儘管明月在招股書中否認了對韓國KOC有巨大依賴,但也承認公司主要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公司產品生產成本影響較大。2018年至今,公司的主要原材料佔主營業務成本長期居50%以上。2021年1-6月,一度佔到了57。12%。

除了KOC,日本三井和三菱也是明月鏡片MR系列樹脂單體的主要原料供應商。樹脂單體作為明月產品重要原材料,原料來源又較為集中,無疑給明月鏡片的產品和經營增加了風險。

鏡片作為明月的主要產品,若連產業上游的原料也無法實現自給自足,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技術自由,在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成為名副其實的高新企業,尚有距離。

02霸屏的背後

談及明月鏡片,總離不開兩個字——“霸屏”。無論是火車站、機場、公交巴士還是地標性建築廣告牌上,隨處可見陳道明舉著明月鏡片的宣傳圖。就連明月在公司的《2020年品牌大事記》中也用“霸屏”來形容自己。

40倍毛利,近百億市值的眼鏡帝國,明月照向何方?

(來源:《明月鏡片2020年品牌大事記》)

霸屏的背後自然離不開金錢的大力投入。2018-2020年間,明月的銷售費用從7682萬一路飆升到1。13億元,漲幅達47。1%,為同年研發費用的6-7倍。2020年銷售費用佔總營收已超20%。

而相較國內同行業可比公司視科新材,明月鏡片的研發費用率不及其一半,但銷售費用率卻是四倍以上。

2017年9月,明月就與陳道明、霍爾果斯皓月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南京江畔影視文化工作室、波得思通(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簽訂了代言簽訂協議。陳道明200萬的形象代言人費用,加上廣告的策劃及宣傳相關代言費,報告期內明月為此花去了3288萬元。

40倍毛利,近百億市值的眼鏡帝國,明月照向何方?

明月對營銷的熱情可謂是無孔不入。

線下體驗店、區域實地推廣、聘請品牌代言人,到電視廣告植入、線下廣告投放、電商平臺推廣,明月都投入了大量的真金白銀。其中明月尤愛電視廣告植入和電商平臺推廣,僅兩者就花去了明月一半的營銷費用。

這也是為什麼在《非誠勿擾》、《最強大腦》、《零距離》等綜藝節目都能看到明月鏡片的身影。

至於為何明月鏡片如此熱衷營銷,離不開國內鏡片行業的特性。在國內技術尚不能達到國際標準的情況下,國際廠商依視路和蔡司頭部效應明顯,有關資料顯示,僅二者就佔據了國內鏡片行業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

在淘系平臺上,依視路和蔡司鏡片產品多至幾千元,少則幾百元,而國產鏡片價格參差不齊,最低可至幾十元。

40倍毛利,近百億市值的眼鏡帝國,明月照向何方?

在鏡片行業出現價格戰不足為奇,本身產品同質化明顯且屬於低頻次消費品,要想在這樣的局面下突破重圍,除了低價走量便只能是營銷。而當營銷費率一提升,產品的成本隨之上漲,這也意味著此時一味壓低價格便不是長久之計。

顯而易見,明月在壓價和營銷兩條路中,選擇了後者。

「新熵」問及一名眼鏡片經銷商對明月鏡片的看法時,其表示:“明月主要是賣品牌溢價和資本運作。產品只能說馬馬虎虎吧,有些產品線還行。鏡片品質在國內眾多工廠中算中等偏下的,例如偉星、康耐特等品質在國產中都是一線。對比蔡司、豪雅這種光學巨頭就不用說了,看明月上市報表中研發和廣告投入份額對比就清楚了。”

2018年,上海明月丹陽分公司在廣告宣傳語中使用絕對化用語,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被處以20。5萬元的罰款。在擴大品牌知名度的路上,明月鏡片或許顯得過於急切。

03暴利可持續?

眼鏡行業的暴利早已不是秘密,而明月的上市將這個“黑匣子”徹底開啟。招股書2021年1-6月資料顯示,明月的成鏡成本僅57。03元/副,但線上銷售價格最高卻能賣到2000元上下。

40倍毛利,近百億市值的眼鏡帝國,明月照向何方?

(明月鏡片產品的單位成本,來源:《招股書》)

為了逃脫價格戰的泥沼,謝公晚在其2019年戰略釋出會上宣佈提價,並表示“永久退出價格戰”。2018-2021年6月,明月鏡片的價格自11。16元/片漲至17。51元/片,上漲56。89%。

在價格持續上漲的同時,營收增速卻沒有隨之水漲船高,反而持續下降。2018-2020年營收分別為5。1億元、5。52億元和5。39億元。營收增長率分別為19。51%、8。46%和-2。32%。若以2021年上半年營收為標準計算,2021年營收預計在5。43億元,較三年前僅增長了6。47%。

招股書中還披露,明月的毛利率可達50%上下,經銷商毛利率維持在40%上下,而零售商毛利率常年可維持在80%以上,同期線下自營的毛利率甚至可達90%。

對線下自營渠道鏡片產品毛利率較高,明月解釋稱:“主要系線下自營渠道下發行人客戶主要為中端自然人消費者。發行人作為鏡片生產商同時可以獲得零售端的高溢價空間定價權,從而獲得較高的毛利空間。”

儘管毛利率高達如此,明月的淨利率卻相差甚遠,僅在10%左右。除了原料成本自身無法控制,加之大手筆投入營銷,淨利率不達預期也屬正常。

40倍毛利,近百億市值的眼鏡帝國,明月照向何方?

實際上,眼鏡行業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上游的原材料供應商、中游的生產商和下游的零售商。中間商層層賺差價後,幾十塊成本的成鏡到消費者手中便已是上千元的價格。

以1。60防藍光非球面樹脂片為例,發行人出貨價格加上了18。5元/片,到零售商出貨價格便繼續加上了162。5元/片。加上人工、水電等成本及溢價空間,銷售價格較成本價翻幾番不足為奇。

儘管零售商的毛利率如此之高,卻仍有不少零售商抱怨明月鏡片“不厚道”。

這些店家一致認為明月鏡片的定位高階的同時又不想放棄低端市場。於是在實體店賣高價卻在電商平臺大幅打折,這讓售賣明月鏡片的店家在房租、人力成本的壓力下苦不堪言。

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明月鏡片經銷商數量從95個減少至82個。儘管其解釋為在進一步最佳化經銷商結構所致。但更多的原因,從零售商的“苦水”中也可窺見一二。

2018年明月鏡片的鏡片和鏡片原料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9。43%和99。04%,而2020年二者皆下滑至77。01%和66。65%。儘管產能利用率持續下滑,卻不擋明月鏡片擴產的熱情。對於本次募資5。67億元的金額,明月鏡片表示其中4。4億元將用於鏡片擴產專案。市場對該策略的合理性紛紛表示了質疑。

截至12月27日,明月鏡片最新收盤價44。45元/股,較上市首日回落了33。7%。明月鏡片堅持的“價值迴歸”到底能帶領這個眼鏡帝國走向何方,仍是未知數。但確定的是,帝國的故事,終究是不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