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將吳家榜

「本文來源:益陽日報」

蕭駿琪

在湖南省桃江縣,曾出了兩位赫赫有名的文武人物。文官是明末官居江西巡撫的郭都賢,三堂街鎮合水橋人。武官則是晚清時一品記名提督吳家榜,沾溪鎮長田坊人。

吳家榜(1834一一1892),字朝傑,號傑魁,清朝將領。以鎮壓太平天國、維護清廷統治有功,秩至一品記名提督。

在吳家榜去世一百多年後,經過艱難的走訪,揭開歷史的面紗,到今日,我們把一個晚清傑出將領還原於家鄉人面前。

吳家榜,出生地為桃江縣修山鎮舞鳳山,從吳氏的祖譜來看,是桃江峽流溪吳氏,其祖是繼先公,原籍江南江陰,明永樂六年遷到修山居住。吳家榜是十五代裔孫,他沒有顯赫的家世,是個孤兒,吃百家飯、穿百家衣而長大成人。少年吳家榜沒有上過學,家境貧困讓他過早挑起了自謀生活的重擔。年少時,他就在資水邊給人撐船度日,來往於湖湘之間,練就了好水性和過硬的撐船的本領。

吳家榜身材高大,善疾走,傳說他奔走的速度可以趕上疾奔的馬和狗。桃江一帶多南竹樹木,每逢春夏季節,鄉民們就把竹或樹木製成簰,順資水放到湖北漢口一帶賣掉。因為吳家榜身材高大,又有一身好水性,是放簰的不二人選。

到了大漢口這種花花世界,吳家榜眼花繚亂,他終於抵制不了大城市燈紅酒綠的誘惑,賭場進、妓院出,把鄉親們的樹木錢用來花天酒地。直到有一天他發現身上的錢已全部花光後才如夢初醒。沒辦法,他只得拖著兩條疲憊的雙腿,一路乞討回家。

族中出了敗家子,讓族長大動肝火,他召集族人,開啟吳氏祠堂大門,宣佈了吳家榜的罪狀後,將他綁在梯子上,只等時辰一到,將他沉塘。

是吳家榜命不該絕,他的嫂子趁著族人沒有注意的時候,將綁他的繩子解開,並給了他兩匹布作盤纏,要他快跑。吳家榜接過布匹,匆忙中向嫂子叩了幾個頭,然後頭也不回地跑了。當時,太平天國正在作亂,曾國藩在湖南招募湘軍。吳家榜最先投到楊嶽斌的營裡。到咸豐十年(1860)時,成為黃翼升的部下。

吳家榜因為身材高大,作為旗手走在最前面。在一次夜行軍時,隊伍走得很急,吳家榜不小心碰到了一塊石頭而摔倒在地,全隊士兵以為發生了什麼情況而全部臥倒。剛好太平軍一發炮彈打來,讓吳家榜摔的這一跤避免了滅頂之危。這一次清軍大獲全勝,吳家榜也因為及時臥倒而立功。

根據民間傳說,有一次,清軍和太平軍隔江對峙,到午夜時分,吳家榜和十幾名清軍敢死隊成員,泅過河水來到對岸,趁著夜色的掩護,把太平軍的松木炮調轉,游回後擊鼓吶喊,作攻擊狀。太平軍從睡夢中驚醒,慌忙中找松木炮點燃,沒想到炮口已調轉,炸響的炮反而擊中了自己人。這一次又讓清軍大獲全勝。

同治元年(1862),吳家榜又在與太平軍作戰中立功,升都司銜,賞換花翎。同治二年,攻佔嘉定縣城及北新四江口,奉詔補用遊擊。同年七月,管帶淮揚水師前營,賞給“敢勇巴圖魯”。從這以後,吳家榜對太平軍作戰更加勇敢。在攻佔常昭、太倉、鎮洋等州縣的戰鬥中,生擒潮王黃子隆父子。繼又攻佔常州府城,生擒護王陳坤書。清廷升他為副將。同年參與攻克南京。六月,清廷命軍機處記名“有總兵出缺,即請旨簡放”,並欽賜獎武金牌。

吳家榜在與太平軍作戰中,雖屢立戰功,但也屢次受挫。蘇州之戰,被太平軍槍傷,左眼失明,因此李鴻章為他上奏清廷,“請免騎射”。

不久,他又攻克宜荊、溧陽等城。同治四年(1865)五月,奉清廷命,“著軍機處記名提督,遇有出缺,即請旨簡放”。同治七年,吳家榜率軍鎮壓東捻民義軍。是年七月,任長江水師瓜洲鎮總兵,賞加一級。八年,因鎮壓西捻民義軍,著有功績,賞換“納恩登額巴圖魯”。

光緒二年(1876)八月,署理長江水師提督(一品)。三年四月離職,奏請入京陛見皇帝,奉旨允准。陛見時,請給假回原籍修理祖墓。四年二月,回瓜洲任職。九月,兩江總督沈葆禎請他督辦泰興沿岸緝私。十一年九月,主持江南乙酉科武闈鄉試。十八年六月,吳家榜在任所死去。

吳家榜生平對公益事業比較熱心,曾捐助自己薪資設立鎮江、揚州義渡,運送在外湘籍軍民靈柩迴歸原籍。他還捐銀一萬七千多兩,為益陽“永遠”增加文武秀才名額各一。

瓜洲常有堤垸坍塌之患,吳家榜組織修整。瓜洲下游一帶,河灘均系淤泥,他修堤障水,召民開墾。如當地患火災,吳家榜每一發現,即親往指揮救火。受災者,幫助金錢,使能重建房屋。分段構築防火牆,火災因而大減。這些事頗得民心,所以他死後,當地曾送吳家榜輓聯:

百戰老將軍,兩三燈火瓜洲冷;

一棺歸故里,千尺桃花潭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