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明清兩代琴學興盛,紫禁城中同樣絃歌不輟。

澎湃新聞獲悉,為了迎接故宮六百年大壽,今年下半年開始故宮博物院將陸續推出許多重頭戲展覽,從歷史遺存、書畫器物、宮廷文化、文人雅士、節慶風俗、世界文明、考古發現等方方面面,展現六百歲的紫禁城和95歲的故宮博物院所蘊蓄的深沉魅力。這一系列展覽,將持續到2020年底。

其中,故宮藏古琴展近日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鍾粹宮”正式開展,以館藏唐、宋、元、明、清時代序列完整,佳器列陳,能夠較為完整地展現古琴發展歷史。重要展品包括著名的古琴“大聖遺音”、“九霄環佩”、“玲瓏玉”等。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故宮古琴館

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20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故宮博物院作為建立在明清宮廷基礎上的博物館,繼承了兩朝皇室的豐富收藏,再加上故宮博物院建院後藏品不斷豐富,形成了世界範圍內首屈一指的古琴收藏。故宮博物院現藏古琴88張唐、宋、元、明、清時代序列完整,佳器列陳,能夠較為完整地展現古琴發展歷史。

兩大板塊展現古琴與紫禁城

澎湃新聞了解到,此次展覽展示了院藏曆代名琴標準器,勾勒出古琴發展的歷史脈絡。展覽分成“故宮藏琴”及“古琴與紫禁城”兩部分,除了展示大聖遺音、清籟、殘雷等故宮博物院藏曆代名琴標準器之外。同時,展覽還選取了多種與古琴相關的文物,為我們展現古琴發展的歷史脈絡和一個更為多面的古琴文化世界。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古琴館

古琴的發軔,可以上溯至上古堯舜時期,而傳世琴器中年代最久的便是唐琴。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大聖遺音”等唐琴,是古琴發展史上的至寶。本單元以唐琴領銜,選取故宮博物院收藏曆代古琴名器,使觀眾能夠較為直觀地感知古琴發展的歷史脈絡。此外,本展廳還陳列琴譜等相關文物,展現古琴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豐富內涵。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展覽現場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展覽現場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展覽現場

明清兩代琴學興盛,紫禁城中同樣絃歌不輟。有明一代,諸帝均雅好古琴。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同樣關注古琴,他們蒐集、賞鑑、珍藏了大量名琴。古琴在明清兩代帝王生活中一直有著重要地位。同時,琴作為韶樂的組成部分出現在國家大典中,在紫禁城中又有著更為莊重的意義。除了古琴本身,仿琴式的各類器物也大量湧現,形成宮廷生活中的獨特趣味。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展覽現場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展覽現場

至德丙申

至德丙申(756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是唐玄宗之子唐肅宗李亨即位的第一年;也是楊貴妃的乾兒子安祿山稱大燕皇帝改元聖武的第一年;也是安史之亂影響最嚴重,大唐由盛轉衰的一年……這一年,一張唐代名琴應運而生,琴腹內龍池四角之朱漆隸書“至德丙申”四字便是它穿越時空的痕跡!它就是故宮博物院現存唐琴中唯一一張明清宮廷舊藏琴——“大聖遺音”。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唐至德 大聖遺音琴(區域性)

這一年,“性英武,善騎射,通音律”的唐玄宗已不復當年之勇,兩鬢斑白的老皇帝萬萬沒想到,自己最為倚重的大臣竟然造反了!就在前一年,他還下令將皇太子的女兒榮義郡主嫁給安祿山的大兒子安慶宗。所以,當安祿山造反的訊息傳來時,唐玄宗的第一反應是不相信!

這一年,“馬嵬坡之變”後,唐玄宗與太子分道揚鑣,玄宗入蜀,太子為百姓所留,北上靈武,並於七月十二日於靈武即位,改元至德,這一年便被稱為至德元載(即至德丙申年)。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宋《明皇幸蜀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至德二載(757年)唐肅宗收復長安、洛陽,安祿山為其子安慶緒所害,唐玄宗也被兒子迎回長安。宋代《陳暘樂書》載:“唐明皇返蜀,詔雷儼待詔襄陽。”也就是說在唐玄宗返回長安後,曾下詔令蜀中雷氏之雷儼為琴待詔,“大聖遺音”琴很有可能是唐玄宗命雷儼為慶賀兒子唐肅宗即位而專門斫制的宮琴。

歷史上有兩個雷氏家族對故宮的貢獻很大。一個是發明了“樣式雷”的建築世家雷氏,在清代兩百多年間,前後有八代人參與皇家建築的營建。另一個便是唐代著名的斫琴家族雷氏,正所謂:“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獨稱雄。”好的雷琴:“選良材,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故宮博物院現藏有四張唐琴。其中,九霄環佩是盛唐雷氏作品,玲瓏玉為中唐雷氏作品,飛泉為晚唐雷氏作品。“大聖遺音”因有明確腹款,所以是最為典型的中唐琴標準器。有了這樣的標準器,盛唐琴、晚唐琴也就好區別了。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唐 飛泉琴 “貞觀二年”印為後刻

大聖遺音

古琴有一點不同於其它樂器,就是每把名琴幾乎都有自己的名字。像春雷、飛泉、九霄環佩、龍門風雨等,這些名字大多描繪的是古琴的聲音特點。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唐 九霄環佩琴

那麼,“大聖遺音”是什麼意思呢?漢代蔡邕在《琴操》中曾說:“琴,兼三才而備九德,真大聖之遺音也。”意思是說古琴的三種基本音色“泛音”、“散音”、“按音”分別代表天籟、地籟、人籟,與“天、地、人”三才相應;一張理想古琴的聲音應該具備“奇、古、透、靜、潤、圓、勻、清、芳”九種品德。

這裡的“大聖”又是指哪些人呢?宋代文壇領袖歐陽修曾經專門為自己的好友,“連中三元”楊寘(音至),寫過一篇送別的贈序(《送楊寘序》)。文中說到自己曾患“幽憂之疾”(抑鬱症),只好“退而閒居”,仍無好轉。後來跟好朋友孫道滋學了幾首宮調的琴曲,居然“久而樂之,不知疾之在體也。”楊寘此時雖有才學,但不得志,而且身體又不好。臨別之時,細心的歐陽修將好友孫道滋叫來一起小酌,並買好了一張古琴送給他修身。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宋,趙佶《聽琴圖(區域性)》

文中他還詳細分析了古琴為何能治癒“幽憂之疾”:“其憂思深遠,則舜與文王、孔子之遺音也……而純古淡泊,與夫堯舜三代之言語、孔子之文章、《易》之憂患、《詩》之怨刺無以異。”由此可以看出至少在北宋大儒的眼中,“大聖”指的應是堯、舜、文王與孔子等人了。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唐至德 大聖遺音琴

所以,“大聖遺音”的琴名所表達的意思至少有兩層:一層是堯、舜、文王、孔子等聖人所傳之琴曲,另一層是聖人運用琴器、琴曲所傳之琴道,或者說是聖人之道!

目前,這張著名的唐琴正陳列在鍾粹宮古琴館展廳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它還經歷了一段“重新發現”的歷史:

1925年,清室善後委員會在養心殿南庫看到了這張琴並記為“破琴一張”。

1947年,王世襄先生在養心殿南庫再次看到了這張琴,並注意到了腹款。

1949年,故宮博物院延請古琴名家管平湖先生修理。

1949年,重配嶽山、雁足修整完畢後,遷入延禧宮庫房儲存,並重新定名為“大聖遺音”。

1960年,鄭珉中、顧鐵符為大聖遺音琴寫了這樣一段鑑定意見:傳世最古之名琴,造型優美別緻,色彩璀璨古穆,斷紋隱起如虯,銘刻精整富麗,不愧是一件“天府”奇珍,琴中之寶,定為一級品甲。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展覽現場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展覽現場

“大聖遺音:故宮博物院古琴文化展”將展至2020年底。

(本文綜合自微故宮等)

附:部分故宮藏古琴欣賞與展品目錄

九霄環佩·唐代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九霄環佩·唐代(區域性)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九霄環佩·唐代(區域性)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九霄環佩·唐代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九霄環佩·唐代

大聖遺音·唐代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大聖遺音·唐代(區域性)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大聖遺音·唐代(區域性)

玉玲瓏·唐代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玉玲瓏·唐代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玉玲瓏·唐代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玉玲瓏·唐代

飛泉·唐代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飛泉·唐代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飛泉·唐代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飛泉·唐代

萬壑松·宋代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萬壑松·宋代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萬壑松·宋代

玉壺冰·宋代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玉壺冰·宋代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玉壺冰·宋代

清籟·宋代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清籟·宋代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清籟·宋代(區域性)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

清籟·宋代(區域性)

展品目錄

故宮新開古琴館:大聖遺音等傳世名琴見證紫禁城琴學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