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之交,有這樣一位名將,沒有留下全名,但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秦漢之交,有這樣一位名將,沒有留下全名,突兀地出現,離奇的消失,很有些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神秘。

這個名將就是蒲將軍。

秦漢之交,有這樣一位名將,沒有留下全名,但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蒲將軍在《史記·項羽本紀》中一共出現了五次,按先後順序羅列如下。

——“項梁渡淮,黥布、蒲將軍亦以兵屬焉。”

——“懷王因使項羽為上將軍。當陽君、蒲將軍皆屬項羽。”

——“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君、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

——“項羽使蒲將軍日夜引兵渡三戶,軍漳南,與秦戰,再破之。”

——“項羽乃召黥布、蒲將軍計曰:‘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於是楚軍夜擊坑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

在《史記·黥布列傳》中,蒲將軍的名字如同曇花一現,只出現了一次。“懷王使宋義為上將,范增為末將,項籍為次將,英步、蒲將軍皆為將軍,悉屬宋義,北救趙。”

從這些記載我們不難看出。

首先,蒲將軍是一個老資格,他很早就加入了造反的隊伍,排名僅次於英布,在項梁還是老大的時候,就投身革命隊伍了,甚至比劉邦還要早些。

其次,蒲將軍是一個很能打的勇將,不亞於英布。鉅鹿之戰的先鋒部隊就是他和英布兩個人率領的,在他的力戰之下,項羽“破釜沉舟”的傳奇得以成就。之後,又是他日夜兼程追趕秦軍,把章邯逼入絕境,不得不舉起白旗。

再次,蒲將軍是幹髒活累活的嫡系親信。一夜之間,把二十萬投降的秦軍挖坑埋了這個髒活,就是蒲將軍和英布乾的,也留下了千古罵名。

奇怪的是,在這之後,蒲將軍好像人間蒸發一樣,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蒲將軍的名字,從此就在史籍中消失了……

這麼一個響噹噹的狠角色、一個足以封王的人物,怎麼可能說不見就不見了呢?

秦漢之交,有這樣一位名將,沒有留下全名,但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如果說,蒲將軍身死,那麼有三種可能。

一種是楚漢相爭時戰死沙場,一種是被項羽幹掉,還有一種是被仇人,比如坑殺降卒時的漏網之魚暗殺。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要麼是劉邦陣營的軍功,要麼是項羽薄情寡義的證據,要麼是因果報應的例項,史料上總也要提上一筆吧。

然而,什麼也沒有。

秦漢之交,有這樣一位名將,沒有留下全名,但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後世就蒲將軍的問題主要有幾種猜測。

其一,因為英布造反起家在蒲地,所以英布就是蒲將軍。

其二,蒲將軍後來也投降了劉邦,出於某些原因改了名字,蒲將軍實際上就是後來的西漢的棘蒲侯柴武,在西漢開國十八功侯中排名第十三。

但這兩種猜測都不怎麼靠譜,純粹是在“蒲”字上做文章。

如果英布和蒲將軍是一個人,那麼在《項羽本紀》和《黥布列傳》中就不會出現“皆屬”、“皆為”這樣的表述了。

如果柴武就是蒲將軍,在鉅鹿之戰的時候,他不可能在鉅鹿之戰前又出現在慄縣,還被劉邦收編了。《史記高祖本紀》載:“沛公引兵西,遇彭越昌邑,因與俱攻秦軍,戰不利。還至慄,遇剛武侯,奪其軍,可四千餘人,並之。”剛武侯就是柴武。

疑雲密佈,難窺真相。

我們只能說,蒲將軍一定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可惜他的故事和他的人一樣,都湮沒在茫茫歷史中了。

秦漢之交,有這樣一位名將,沒有留下全名,但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常言道“讀史可以使人明智,鑑以往可以知未來”。但歷史的作用可能真的不是讓我們遇見未來這麼簡單,讀到深處的人一定明白,讀史只不過讓我們有更大的自由和能動性去創造未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在高曉松的歌詞裡,我們除了體驗了一把文藝情結,更重要的是追求內心的自由與情懷。詩歌為我們締造了一個精神的烏托邦,而史哲讓我們更清晰地認識現實,我們不僅要活在現在,更要活在未來。跟著這些經典,遵循著歷史的足跡,一點點掀開面紗,還原真實的場景,感受時光的流逝,追逐著哲人的思想,一點點探究人類的精神世界,一天天遇到更智慧的自己。

喜歡小編的文章就關注我吧,歡迎評論或者吐槽!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