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24個錦囊》學習筆記(第五篇)

學習素材:張宏傑老師講《曾國藩的24個錦囊》。

學習方式:讀哪想哪,想哪寫哪。

上次學習了《曾國藩的24個錦囊》的第十三章到第十六章,今天來看看第十七到十八個錦囊。

課程第十七個錦囊:清廉又有數的曾國藩

曾國藩身處官場,第一次亮相的姿態很重要,曾國藩雖然一直說不要給他設歡迎宴席,可是湘軍還是給他設了很大規模的宴席,因為清朝迎接的禮數是很繁複的,而且有潛規則。曾國藩很清廉,卻仍逃不開人情世故,所以別人給他禮物的時候,哪怕是好幾箱禮物,他也只說,挑一頂小帽子,其他的都還回去。

曾國藩還管好身邊人,對身邊人制定的第一條規矩就是要求身邊的門子,也就是守門人等工作人員不要欺凌地方官員。原文翻譯成白話就是:不準凌辱州縣官員。對人不論高低貴賤,都要以禮相待。除了對身邊工作人員的約束,曾國藩對親朋好友也有嚴格的要求。那就是要求手下的人不許給親友們安排工作,不準向有關衙門薦舉自己的親友。

門子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權力呢?因為他可以讓誰進入拜見,不讓誰拜見嘛,還有很多機密檔案門子會知道,所以常常成了被賄賂的物件。

曾國藩不是貪官,但是他會把自己“偽裝”成“貪官”。因為他不想成為海瑞式的清官。他做事更重效果,而非虛名。曾國藩從自身經驗總結出,一個人特立獨行,必然為眾所排斥:“人之好名,誰不如我?我有美名,則人必有受不美之名者。相形之際,蓋難為情。“就是說,大家都好名,這個都一樣,但是我有了美名,必定有人因此承受罵名,原因很簡單,你的能耐顯示了別人的無能,相比之下,人家比我老曾更難為情。因此,曾國藩的這種做官方式概括起來就是;內清而外濁,外圓而內方。

《曾國藩的24個錦囊》學習筆記(第五篇)

課程第十八個錦囊:曾家如何變成大家族的

曾國藩出生的時候,家裡並不富裕,可是去世的時候,家裡非常富有,但是這和曾國藩是個好官、清官並不矛盾。

錢從哪裡來呢?曾國藩很重視家族,所以非常花心思在提攜弟弟上,最著名的就是留下了《曾國藩家書》。曾國藩在北京做京官的時候,他要求弟弟們每個月把作文定期寄到北京,他每天親自批閱,幫他們改作文,後來又一個個把他們接到北京,給他們找老師,創造條件讓他們深造,希望他們能有人再透過科舉考出來。但是科舉這條路沒走通,弟弟們並不是讀書的料子。

《曾國藩的24個錦囊》學習筆記(第五篇)

曾國藩帶兵之後,除了讓大弟弟曾國演在家裡管家之外,讓另外三個弟弟都當了軍官。曾國藩平時很清廉,但是對幾個弟弟的私心是很明顯的,讓他的幾個弟弟都功成名就了。讓曾國荃從一個土秀才變成了堂堂的伯爵,巡撫,成了晚清非常重要的人物。其他兩個弟弟曾國華和曾國葆,也都有了比較高的功名。

弟弟們有了功名,就有了錢,同時曾國藩對弟弟們打仗時搶劫財物,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曾國藩的24個錦囊》學習筆記(第五篇)

好啦。今天的筆記學了第十七到第十八章,休息一下,下次接著學習,接著寫。我是小芝,關注我,和我一起每日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