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與匈奴,如何“纏鬥”三百載?

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曾經出現很多個王朝,漢朝是我國第二個封建王朝,它是繼秦朝之後的又一個大一統的王朝。

它自公元前202年建國,到公元220年結束,享國405年。其國力在世界範圍內都處於領先地位。

然而,在大漢王朝400多年的統治中卻有三百多年都在考慮如何解決一個遊牧民族,都在與這個遊牧民族纏鬥。

那麼,這個民族是哪個民族呢?

漢朝與匈奴,如何“纏鬥”三百載?

這個少數民族就是匈奴,匈奴是在公元前三世紀興起的一個遊牧民族,

主要

分佈於阿爾泰山以東的鄂爾多斯高原地區。他們平時以打獵和放牧為生,民風彪悍善於騎馬打仗,是名副其實的戰鬥民族。

就是這麼一個好戰的民族又怎麼甘心偏安一隅呢?

於是,為了搶奪資源,他們便走向了向東擴張的道路。

他們憑藉強健的體魄和精湛的騎馬射箭的本領,一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將領土東推到黃河河套地區,成為西域諸國最為強大的國家,嚴重影響著中原列國的邊境安全。

漢朝與匈奴,如何“纏鬥”三百載?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也想解決匈奴的問題。他曾經在公元前215年,命令蒙恬將軍率領三十萬大軍痛擊匈奴,順利將匈奴逐出了黃河河套地區。

然而,秦朝國祚短暫,二世而亡。沒過幾年,在秦朝境內爆發了農民起義,中原再次紛爭四起。

匈奴便趁中原內亂無暇他顧再次東擴作亂成為西域諸國的霸主,他們不斷南下擾亂邊疆。

公元前202年,劉邦在楚漢爭霸中

勝出

順利登基稱帝入主中原,建立了大漢王朝。由於多年的戰爭,漢朝建立之初,民生凋敝,國家百廢待興。

漢朝與匈奴,如何“纏鬥”三百載?

因此,大漢王朝急需要與民休息,恢復國力。

但是,匈奴得知秦朝滅亡漢朝建立以後,卻想趁新生政權建立,再次揮師南下。不給大漢王朝一個喘息的機會,他們趁機作亂與韓信勾結企圖攻打太原。

公元前200年,高祖劉邦親率大軍迎擊匈奴,原本他想一鼓作氣,消滅匈奴。可誰知,卻中了匈奴的誘兵之計,導致劉邦大軍被圍困在白登山險些喪命。

從此,大漢王朝與匈奴結下了不解之緣,開始了長達三百年的“纏鬥”。

那麼,大漢王朝又是如何與匈奴“纏鬥”的呢?

漢朝與匈奴,如何“纏鬥”三百載?

一、被迫和親換取和平

匈奴大軍將劉邦大軍圍困七天七夜,劉邦帶領部隊經過艱苦突圍,終於逃出生天。但是經此一役,劉邦損兵折將。

這對於剛建國不久的漢朝來說無疑是元氣大傷。

為了緩和與匈奴的關係進而贏得休養生息恢復國力的時間,大漢王朝不得不向匈奴低頭,它們採用和親政策,將嫁公主給匈奴的單于並送給匈奴大量財帛禮物。

在此後長達七十年的時間裡,大漢王朝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不得不用和親換和平。

這個時候的匈奴佔據有利地位,是戰是和全憑匈奴說了算,匈奴屢次出爾反爾侵擾邊疆,

大漢王朝也只能靠再次出嫁公主,贈送財帛來安撫匈奴。

漢朝與匈奴,如何“纏鬥”三百載?

二、加強與西域諸國的聯絡

大漢王朝經過了七十年的休養生息,國庫充足,百姓安居樂業,可謂是國富民強。

但此時的匈奴仍然人心不足蛇吞象,漢朝的安撫他們根本就沒有放在眼裡,屢次侵擾邊疆,想要從漢朝的手裡得到更多。

漢武帝登基以後,憑藉著歷代君主積攢下來的家當,他立志要改變漢初以來的漢匈關係。

為了更好的牽制匈奴,漢武帝決定加強與西域諸國的聯絡。

於是便拜張騫為使者出使西域各國。張騫經過兩次出使西域,使得漢朝與西域諸國不僅往來頻繁,而且還結交到了匈奴的宿敵烏孫國。

漢朝與匈奴,如何“纏鬥”三百載?

烏孫雖然實力不如匈奴,但是在西域諸國中無論從人口還是從兵力上來說實力都是十分

強大

,而且烏孫還佔據聯絡東西方草原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優越。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烏孫國也經常受到匈奴的侵擾。

為了表達與烏孫國結盟的誠意,漢朝與烏孫結為昆弟之國,即大漢嫁公主給烏孫的國王。

在短短的幾十年間,大漢王朝先後有細君公主、解憂公主、相夫公主嫁給烏孫的國王。從此,兩國世代交好共同抵禦匈奴。

漢朝與匈奴,如何“纏鬥”三百載?

三、“斷匈奴右臂”戰略

張騫出使西域,他從西域帶來了西域諸國大量的資訊情報。為了一雪前恥,削弱匈奴的實力,

漢武帝決定出兵匈奴,與之一較高下。

元狩四年即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命大將軍衛青出兵定襄,驃騎將軍霍去病出兵代郡,攻擊匈奴右翼部隊。想要在漠北一舉聚殲

匈奴

單于的主力。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憑藉著張騫提供的地理資訊,漢軍大獲全勝。

霍去病帶領部隊在隴西一帶大破匈奴。匈奴軍大敗,直接導致匈奴渾邪王投降,隴西之地落入大漢王朝之手。

漢朝與匈奴,如何“纏鬥”三百載?

四、經營西域

為了進一步蠶食匈奴的實力,西漢王朝派遣大量的漢民前往隴西開荒屯田與當地居民交流融合。

由於漢民給隴西帶去了先進的農耕技術讓當地居民安居樂業,從而實現了隴西地區政權更迭的平穩過渡,隴西地區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隨後,大漢王朝在隴西設定了酒泉、武威二郡,並派軍駐守,加強了對隴西地區的實際控制。

與此同時,大漢王朝還在隴西地區設定了各種都尉,專門負責隴西地區的各種地方事務。

這樣,軍政分開各司其職,使得隴西地區固若金湯,嚴重

威脅著匈奴王庭的安全,使得匈奴不得不被迫遷都,將王庭向西移動。

漢朝與匈奴,如何“纏鬥”三百載?

五、援助烏孫

由於大漢王朝和烏孫聯合起來蠶食匈奴,讓匈奴屢失屬地。

匈奴為了改變被動地位,於是決定搶奪先機,他們決定對大漢和烏孫聯盟實施以攻代守,逐個擊破的策略。

於是,匈奴聯合西域中的車師國大舉進攻烏孫國。此時遠嫁烏孫的解憂公主立即修書向漢朝求救。

漢朝與烏孫本是親密的盟友,唇亡齒寒。大漢王朝接到解憂公主的求救信以後,當時的漢宣帝不敢怠慢立即調兵遣將,發兵援助盟友烏孫國。

公元前71年,匈奴在漢軍和烏孫軍隊的聯合夾擊之下慘敗。

不僅解了烏孫的圍城之困,而且漢軍還繼續領兵擴大戰果打擊天山北麓的匈奴勢力直至右谷蠡王庭。

漢朝與匈奴,如何“纏鬥”三百載?

結果漢軍大獲全勝,俘虜單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犂汙都尉、千長、騎將以下四萬多名,繳獲馬牛羊驢橐駝七十餘萬頭,擴大了大漢王朝在西域的影響力。

經此一役,匈奴開始逐漸走向衰落,他們開始從內部分裂,各自為戰。

尤其是在五單于爭立之後,匈奴內部紛爭不斷,最後匈奴分裂成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歸附了大漢,只有北匈奴還依舊與漢朝為敵。

後來,南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依靠大漢王朝的幫助統一漠北。

大漢王朝給了他很高的禮遇,其待遇甚至高於大漢王朝內部的各諸侯王。為了安撫他,漢朝還繼續採取和親政策,將宮女王昭君嫁給了呼韓邪單于。

呼韓邪單于非常感念大漢王朝的恩德,與大漢保持著非常友好的關係。

這種關係一直持續到了漢哀帝時期。王莽篡權以後,頒佈新政。

漢朝與匈奴,如何“纏鬥”三百載?

六、風波再起

在他執政期間,取消了漢朝給予匈奴的所有禮遇並將匈奴的領地改為地方性政權,不僅如此他還殺害了匈奴送往長安的貴族人質。

王莽的一系列舉措將打漢朝和匈奴維繫幾十年的和平關係毀於一旦。

直接導致,匈奴重新分裂出去,直到東漢建立以後,匈奴與大漢王朝的關係依然緊張。

公元46年,在匈奴境內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匈奴貴族內部再次發生分裂,分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歸附漢朝北匈奴繼續與漢朝作對。

漢朝與匈奴,如何“纏鬥”三百載?

隨著東漢的政治穩定和經濟得到恢復發展,國力得到增強,漢朝便開始了征伐北匈奴的戰爭。

公元75年至76年,東漢與匈奴展開了一場針對西域的爭奪戰,

但因為漢明帝駕崩又恰逢中原大旱。漢朝人民負擔過重,漢朝不得不就此罷兵。

公元83年至85年,隨著南匈奴和漢朝軍隊不斷向北匈奴發動進攻,導致北匈奴先後有七十三

南下降漢。北匈奴勢力土崩瓦解。

公元87年,鮮卑族進攻北匈奴殺死優留單于。優留單于死後,漢軍再次向北匈奴發動進攻。

公元91年漢軍在金威山大敗北匈奴軍,北匈奴單于被迫率領殘餘部隊西逃至烏孫與康居。

漢朝與匈奴,如何“纏鬥”三百載?

公元151年,北匈奴新單于呼衍王厲兵秣馬捲土重來,想要再次染指西域,東漢將軍馬達率領漢軍出擊普

海,漢軍大獲全勝。呼衍王率領殘餘兵力再次向西撤退,再也無法立足。

歸附漢朝的匈奴人與當地居民融合,成為了其他的民族。而北匈奴在公元160年左右,再次西遷至錫爾河流域的康居國,後來逐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退出了歷史舞臺。

此時,大漢王朝與匈奴之間長達300多年來的纏鬥終於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