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邊巡邏10萬多公里,他們是這條7.9公里邊境線上的“引路人”

戍邊巡邏10萬多公里,他們是這條7.9公里邊境線上的“引路人”

2022年2月12日

普洱邊境管理支隊勐卡邊境派出所

護邊員巖聰之子巖虎

走進《中國少年說》欄目

向全國人民

講述一家三代

在7。9公里的邊境線

戍邊巡邏10萬多公里的故事

15:48

巖虎一家三代的巡邊地是

雲南省普洱市西盟縣佤族部落

以“人類的童年”著稱

地處中緬邊境

該段邊境線多以山林草地為界

無天然屏障,從巖虎的祖父起

他們三代人一心致力於護邊事業

他們總是身著迷彩服

腰掛開山“剽牛刀”

肩跨多彩“佤族包”

走在戍邊隊伍的最前方

逢山開道,披荊斬棘

成為了一代代戍邊民警的“引路人”

1

三代佤刀劈開邊境巡邏路

1960年,歲在庚子

西盟縣嶽宋鄉三棵界樁與

巖虎的爸爸巖聰

同年出生(建設)於中緬邊境

他們緊密相連

巖虎說

“爸爸從記事起

基本上每天都要和界樁見面

界樁就像他生命的一部分

對它們有不一樣的感覺”

戍邊巡邏10萬多公里,他們是這條7.9公里邊境線上的“引路人”

中緬邊民毗鄰而居

巖虎的爸爸巖聰所在的社群

在數十年前號稱“小香港”

跨境賭博、販毒、吸毒現象氾濫

是境內外違法犯罪分子的猖獗之地

違法犯罪分子

進出邊境如入無人之境

怎麼辦

從巖聰的父輩起

對護邊一事就急在心裡、行在腳下

戍邊巡邏10萬多公里,他們是這條7.9公里邊境線上的“引路人”

“總要做些什麼

讓這些毒販知道邊境

是有人經常在巡邏的

不然這裡就完了”

巖虎回憶自己父親曾對自己說的話

走邊境線可不容易

那時邊境地區山深林密

邊境巡邏無路可走

不時還有野獸出沒

巖虎的爺爺

是佤族當年當地的“頭人”

帶著只有5歲的巖聰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就要走這邊境線、察看界樁

沒有路

那就用佤刀劈開一條路來

有野獸

那就以常走常留人的

氣息來驅趕野獸

戍邊巡邏10萬多公里,他們是這條7.9公里邊境線上的“引路人”

當地外事部門得知巖聰的經歷後

在1980年

正式將巖聰聘為“界務員”

負責維護雲南西盟縣

勐卡鎮邊境線的界樁

這個身份,巖聰一直幹到現在

山路不常走,就無路可走

到了1983年

巖虎的爺爺因病無法再走山

巖聰沿著父親用佤刀開闢的巡邏路

每半月走山一次

一路清理長起來的攔路荊棘

檢視並維護著大黑山

山腳到山頂的3棵界樁

巖虎回憶爸爸說過的話

“如果個把月不走山

路上就會長滿荊棘

又得重新開路”

戍邊巡邏10萬多公里,他們是這條7.9公里邊境線上的“引路人”

1993年

巖聰積極參加了

180、181號界樁的修建工作

他打小就明白

界樁就是國家的標誌

神聖不可侵犯,誰敢破壞

必須受到制裁

五十多年來

“三代佤刀”開闢出來的

“180附1號-180附2號-181號界樁”巡邏路

就是一代代戍邊民警

例行邊境巡邏的山路

2

年邁身軀引領戍邊青雲志

隨著黨政軍警民“五位一體”

合力強邊固防機制落地生根

邊境管理進入新紀元

巖虎的爸爸在邊境巡邏的

“開路人”角色變成了“引路人”

戍邊巡邏10萬多公里,他們是這條7.9公里邊境線上的“引路人”

一支16人的邊境巡邏隊伍

向著大黑山跋涉

這支隊伍中的

移民管理警察大概有三代

第一代是護邊一甲子的巖聰

第二代是駐守邊境18年以上的

5名戍邊民警

第三代是剛從祖國大江南北

來到中緬邊境的

10名青年移民管理警察

而巖聰

走在這支隊伍的最前方

引領前行

戍邊巡邏10萬多公里,他們是這條7.9公里邊境線上的“引路人”

有次在爬山察看界樁前

社群的武幹勸說巖聰

“大聰(佤語:巖聰)啊

你的膚色都跟界樁的顏色一樣了

年紀大了就別進山巡邏了”

巖聰當著戍邊民警的面反駁道

“他們(移民管理警察)

沒有一個是本地人

卻常年駐守保我家園

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做

再說了,走了一輩子的邊境線

你叫我不走,我怎麼習慣”

社群的幹部赧顏,就不再勸他

只是他身後的民警們會時刻看著他

戍邊巡邏10萬多公里,他們是這條7.9公里邊境線上的“引路人”

巡邏途中

每檢視一個界樁

巖聰都會細緻地給

新來的移民管理警察

講解界樁修建時間及走向

當爬到山頂的181號界樁時

他除了講解界樁基本知識

還咬牙切齒地說道

“小同志們

當年被敵對分子砸毀的界樁

現在還躺在半山腰

請各位空了去看一看

看一看邊境被破壞是個什麼樣”

他懇切青年民警

要守衛好祖國的邊境線

民警一定要嚴厲打擊

妨害邊境管理的違法犯罪分子

戍邊巡邏10萬多公里,他們是這條7.9公里邊境線上的“引路人”

戍邊22年的

民警段元斌感慨地說道

“幾十年來

戍邊民警換了好幾代

老護邊員巖聰從沒換過

他始終在戍邊隊伍最前方和

移民管理警察一路前行”

這個年已花甲的老護邊員

站在山頂的181號界樁前

慷慨激昂

戍邊青雲志不墜半分

3

戍邊情懷代代相傳久迴響

“我的生命在界樁旁

我的根在中國”

6歲的巖虎常聽父親和爺爺這麼說

戍邊巡邏10萬多公里,他們是這條7.9公里邊境線上的“引路人”

也因為這句話

小小的巖虎便跟著

父親巖聰和移民管理警察們

循著足跡

聽著祖父兩輩和移民管理警察們的故事

一步跟著一步

大手拉著小手

開啟巡邊之路

戍邊巡邏10萬多公里,他們是這條7.9公里邊境線上的“引路人”

“我知道

沒人能體會到父親和

移民管理警察們背後的那份艱辛

沒人知道他們經歷了多少磨難

但我知道

他們就是我心中最偉大的那個英雄”

正是因為身邊有這樣一群群榜樣

他們的形象是刻畫在巖虎心中的標兵

他們的熱愛和奉獻

也在悄然影響著巖虎的內心

“成為他們、超越他們、戰勝他們”

戍邊人的精神

是代代傳承的薪火

戍邊巡邏10萬多公里,他們是這條7.9公里邊境線上的“引路人”

巖虎一家三代

數十年的護邊生活

家成了邊防哨所

人成了護邊哨兵

他們明白

守住邊境一線

就是保國內平安

戍邊事業不是追求一時之功

而是一代又一代戍邊人

“願得此生長報國”的接力奮鬥

這是維護邊境地區長治久安

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活力之源

向他們致敬

(普洱邊境管理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