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平裡店鎮諸流村張氏家族底蘊深厚,不少族人在縣誌中留名

山中人家少,平地大村多。

萊州(掖縣)地勢,東南高而西北低。受此影響,掖北、掖西的村落,規模往往要更大一些。其中,位於掖北的諸流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諸流村屬平裡店鎮,這裡處在王河西岸,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村莊附近還有一條小河,因河面呈紅色,故村莊命名為朱流,後改為諸流),利於耕作,是一處理想的建村場所。

萊州平裡店鎮諸流村張氏家族底蘊深厚,不少族人在縣誌中留名

按照《萊州市地名志》的說法,在明朝之初就有從外地遷來的先民相中此處而落戶,此後陸續又有其他人前來定居,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整個村莊的規模越來越大,多時有約八百戶人家。因為規模大,民國時期,這裡還曾設立過一個“諸流鄉”。

就姓氏結構而言,諸流村以張、周兩姓居多(相傳車姓和南姓最早遷來,不過現在村裡已無車姓,南姓戶數也很少)。而這次要重點要介紹的,就是當地張姓人的淵源。

在萊州範圍內,“明初四川移民說”流傳甚廣。諸流村的張姓人雖然也是明初遷到萊州,但他們的原籍並非傳說中的“四川”,而是在山西太原。

關於他們遷徙的經過,清代《掖縣誌張榮傳》中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志文稱:

“張榮 字其生,山西太原人。父胥,永樂時官刑部尚書,卒於位。值三晉兵燹,母郝夫人,掖人也,遵父遺命,還掖。榮隨母來掖,遂佔掖籍。”

也就是說,諸流張氏的祖先是明永樂朝的刑部尚書張胥(在明史中暫時沒有查到詳細事蹟)。張胥去世之後,由於故土動盪,其妻子郝夫人就攜子張榮回到了孃家(掖縣)。源自山西太原的這支張姓人,就此入籍掖縣。

以上細節,在諸流張氏族譜和祖影中亦有提及,彼此相互印證,應屬可信。

萊州平裡店鎮諸流村張氏家族底蘊深厚,不少族人在縣誌中留名

作為“尚書”之後,張氏家族對教育頗為重視,在歷史上湧現出不少優秀人物。其中,明代後期的張惟興和他的兩個兒子張文炳、張文煥就是代表。在《掖縣誌》當中,父子三人均青史留名,堪稱美談。

張惟興本人是生員出身,少時即以“孝友”而聞名。長大之後,教子亦有方。其長子張文炳在萬曆年間考中舉人,歷任教諭、知縣等職。後來,女真興起,關外告急。明廷認為張文炳屬可用之才,任命他為安樂州(治所在遼寧開原)知州。

當時,後金努爾哈赤已經崛起。明軍在薩爾滸之戰潰敗後,開原等地已是岌岌可危,不少官員都打起了退堂鼓。而張惟興這時也已年邁。外有形勢所逼,內有老父待養,張文炳一度也萌生去意。

而張惟興聞訊,當即寫信告誡兒子要以公事為先,即所謂“

移孝作忠,正今日事也。況有爾弟在,勿以二人風燭為念。

得到父親的叮囑後,張文炳立志堅守。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後金軍在薩爾滸之戰獲勝後,大舉進攻開原城。張文炳守城不屈,壯烈殉難,被追贈為

按察司僉事。

萊州平裡店鎮諸流村張氏家族底蘊深厚,不少族人在縣誌中留名

張文炳的弟弟張文煥系貢生出身,官至興濟縣知縣。崇禎十二年,農民軍圍攻該縣,城中不支。張文煥亦為明廷盡忠到底,以死相殉。

事後,張文炳、張文煥都入祀忠義祠(張文炳墓址原在掖縣

東關,張文煥墓址舊在塔兒埠

),人稱“雙忠”,還有人專門為他們撰寫了一篇《雙忠傳》,將張家父子三人比作晉代“

忠孝萃一門

”的卞壺父子,評價不可謂不高。

以上提到的這些人物,在諸流張氏族譜中秩序井然。其中,刑部尚書張胥為第一世,張榮為第二世,張惟興為第六世,張文炳和張文煥為第七世。前段時間,萊州文史愛好者“萊州灣人”曾專門前去諸流村探訪,親眼睹之,頗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