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寧遠:教育惠民生 走出特色路

湖南寧遠:教育惠民生 走出特色路

2018年9月投入使用的寧遠二中新校區。

紅網時刻通訊員 餘婭 黃志輝 李慧敏 永州報道

傍晚,開往永州寧遠縣中心城區的8路公交車,在寧遠二中的校門口排成一行,等待放學回家的學生。

今年11月,省委副書記烏蘭、省教育廳廳長蔣昌忠一行赴寧遠調研學位建設時,特意前往寧遠二中走訪。校園外秩序井然,教室內寬敞舒適。

過去幾年,寧遠舉全縣之力辦教育,以文化育人,用事業留人,教育事業闊步向前。

暖心公交,串起“民生一號工程”

佔地350畝的寧遠二中總投資5。68億元,可容納132個班,6600多名學生。校長黃新勝介紹:“新二中專案由寧遠縣委書記掛牌督辦,施工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全縣各部門會統籌協調。學校建到哪裡,道路就通到哪裡,公交就開到哪裡。”平坦的九嶷大道,連起了寧遠二中新校區和六公里外的老校區。新二中建成後,教育部門因地制宜,將老校提質改造,更名為寧遠縣第十二完小,吸收為化解中心城區大班額分流而來的小學生。到今年下半年,由老二中改擴建的十二完小接納了超5000名小學生,城區大班額得到化解,校園裡變得熱鬧起來。

看得到的,是老校煥發新顏,看不到的,是背後的取捨。在政府化債、財政收緊的壓力下,寧遠縣放棄了將二中作為商業開發用地的計劃,追加2450萬元投入,才有了新生的十二完小。

寧遠縣教育局基建辦主任胡桐旺說,過去幾年,寧遠縣將“城區學位建設”和“消除大班額”列為“民生一號工程”,累計投入34億元,在城區新建11所中小學,改擴建6所中小學,新增4。3萬個學位,確保學生在家門口有學上、上好學。

省、市兩級驗收時,評價寧遠縣:“城區學位建設站位之高、謀劃之遠、規模之大、投入之多、佈局之美前所未有,卓有成效。”

湖南寧遠:教育惠民生 走出特色路

2019年9月投入使用的寧遠九小。

房子建起來,文化也要立起來

總人口88。7萬人的寧遠縣,農村人口占比七成。2014年至2018年,寧遠縣投入近7億元,全面改善農村薄弱學校;2019年開始,寧遠縣繼續強化兩類學校(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先後投入3600多萬元,努力縮小城鄉教育在“硬體”上的差距。五龍山瑤族鄉中心校距離縣城60多公里,三棟新樓房在學校拔地而起,取代了原本破舊的瓦房。改水改電改廁完成後,有學生說:“學校比家裡還舒服”。

城鄉教育均衡這盤棋,寧遠有更長遠的規劃。“房子建起來了,文化也要立得起來。”寧遠縣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毛永說。

寧遠的文化根脈,可以追溯到舜帝陵所在的九嶷山。《史記》有載:“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陵東側的九嶷山學校,用“德”文化塑造著學校的氣質。行走在校園裡,隨處可以看得到“德”文化石碑、二十四孝手繪、舜德手工畫,師生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舜德文化的薰陶。

2019年,永州市啟動向日葵工程。寧遠縣以此為契機,組織老師編寫了《“向日葵”讀本》本土教材,九嶷山的歷史、舜帝的故事、永州名人的事蹟,被一一寫進讀本,進入課堂,日漸月染,塑造著寧遠師生的品格。

湖南寧遠:教育惠民生 走出特色路

寧遠縣紀念孔子誕辰暨優秀教師表彰大會。

關注動態,確保學生“被看見”

9月28日,孔子誕辰,寧遠文廟人頭攢動。寧遠人在這一天祭奠孔子,也在這一天,表彰優秀教師。當天,200多位教師肩披紅色緞帶,坐在會場中心。縣委書記肖質彬和全縣各職能部門悉數到場,圍坐在教師周圍,寧遠人要給老師“最高規格的禮遇”。

“寧遠縣財政並不富裕,但我們把能提供的待遇和尊重都給了老師”,毛永介紹,過去兩年,寧遠縣為鯉溪完小等3所鄉鎮寄宿制學校新建了3棟教師週轉房,69套宿舍,給在農村任教的老師一個溫暖的家,把他們的心留下來。在寧遠縣九中的課堂上,記者感受到了年輕教師幹事創業的熱情。學校的每間教室,都掛著三塊大黑板,學生9人一組,3人一個共同體進行學習。課堂按照“學、議、評、練”四環節展開,先學後教,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講解展示,再由老師點評總結。

看似有些混亂的課堂,實則在有序運轉,老師關注著每個學生的動態,確保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被看見”。寧遠九中校長李成勳表示,學校生源質量一般,縣裡將課堂改革放在這裡,是對老師的充分信任,也是期待。過去幾年,九中奮起直追,辦學成績已經躋身全縣前列。毛永說:“寧遠教育要走高質量內涵式可持續發展之路,最重要的,就是讓身處其中的學生和老師,找到對自己的信心,更找到對寧遠教育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