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炮趣

童年的炮趣

張慶學

雖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越來越健忘,可兒時的情趣卻不斷湧上心頭!

年復一年,每每想起兒時盼年心切的情景就覺得好笑

——春夏過去,秋天剛來,我就開始掰著手指頭算過年還有幾天了。然而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又能有多少值得留戀的呢?最令我難以忘懷的還是兒時炮趣的話題了。

一年的緊張學習過去了,學校放了寒假,於是,我們幾個小夥伴便聚到一起,開始了有關過年放炮的話題。夥伴們在一起比比誰買的炮多,偶爾還從口袋裡摸出兩個比試比試誰的炮響。響聲無法比出高低時,就看炮竹炸開的紙屑,誰的炸得酥脆誰為贏。若還有人不服,就找來個小鐵碗,炮竹點著後再扣上小碗,

“嘭——”的一聲悶響,小鐵碗自然被崩得老高,誰的炮崩的高就算誰獲勝。

我一直覺得兒時的放炮是一種很奢侈的事情,那年月,孩子們的鞭炮是很有數的。年過的好賴,覺得與買炮多少有直接關係,買的炮多,就可以在小夥伴眼前顯擺,就可以當眾拿來放上幾個。而且還能很瀟灑地掛上一鞭。孩子們多是將有數的鞭炮一個個拆開單個放,那時,每天兜裡還剩幾隻炮心裡最清楚。過年時,誰家要是能掛上一二百頭的整鞭都會迎來一群小夥伴圍觀,鞭炮

“噼噼啪啪——”爆響時,還不時飛出一兩隻不安分的啞炮向人群竄來,在人腳下轉圈圈

惹得人們慌忙躲閃。鞭炮剛響完,孩子們便蜂擁而至來爭搶拾未燃爆的炮竹。然後一群小夥伴便起著哄,到大街上甚至串房越脊去撿那些未燃爆的炮竹和二踢腳殘筒。那時的鞭炮都是黑藥,也就是通常說的一硝二黃三木碳的那種土火藥。小時侯拾到沒燃響的殘炮還有響了一聲的二踢腳後,有半截捻的就省下來慢慢放,沒捻的就剝開來取出藥,將藥放在碾子上,放在石頭上,一點,“哧——”的一聲一股白煙騰空而起。

童年的炮趣

放炮也很有趣,點炮時那一抻一躲,

“啪

——-

”的一聲心裡一哆嗦,那才叫過癮!每次放炮都會引來幾個小夥伴觀戰,點一隻心裡一哆嗦,“啪——“的一聲渾身一機靈!當然好多時侯只是看著別人放,雖然有點眼讒,可也過足了聽癮。

那時的鞭炮樣式很單調,只有白紙和牛皮紙兩種,當然牛皮紙的比較響。後來漸漸的鞭炮的花樣才多了起來,由原來的單一的紙炮牛皮炮增添到白炮紅炮摔炮拉炮二踢腳鑽天猴等,到後來有了燈炮花炮紅龍綠龍閃光雷等,炮藥也由原來單一的黑藥變成白藥炸藥花葯等。

就是因為視炮如命,兒時每到春節,都設法多向大人們討幾個壓歲錢,加上平時攢下的鉛筆錢,單等過年多買幾掛炮。買回後也捨不得放,單等到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早起再放。後來,聽說鄰村有賣黃炸藥的,就約上幾個夥伴,去花個一兩毛買來炸藥和藥捻,回來後將舊書本撕開,用小手一個個搓起了小炮。先是將割開的條紙鋪上,用席笢挑一點藥,再放上藥捻,捲起搓硬粘上漿糊,便成了一隻炮,有時還弄來點紅紙糊在外面美觀一下。當然卷好的小炮質量都很好,個個都炸得脆響。

童年的炮趣

最熱鬧最有趣的當然要數那時鄉村集市上的炮市。每到年集,當太陽還剛竄到樹尖高的時侯,炮市裡就排滿了從四面八方趕來的炮商,有賣鞭的,賣二踢腳的,都已各自站好了場地,隨著

“嘭——嘎”兩聲爆響,整個炮市便開始騷動起來,你點一隻二踢腳,我放幾隻單響,突然那邊又豎起個長竹竿,掛起長長的一鞭,在人們頭頂上噼噼啪啦一陣炸響,騰起一團團煙霧,散開一股股刺鼻的火藥味。人們張大口眯著眼,有的堵著耳朵,有的向後擰著頭,躲躲閃閃圍成一個圈。我們一群小夥伴沒多少錢買炮,就聚著群看熱鬧,那邊放二踢腳,就湊向那邊擠在人群縫裡看,這邊拉鞭就往這邊擁。往往是頭頂還在噼噼啪啪的炸響,下面搶炮的一群小孩子就早已擠成一團,孩子們為了拾上幾個沒響的炮竹,真是不顧一切往裡衝。有時趕上捻遲的炮竹,等小孩子搶到手之後才響,被炸得會痛好幾天。趕上威力大的還會將手炸破甚至炸殘。就這樣放一陣賣一陣,往往是這邊正放著那邊又響起。整個炮市激烈的鞭聲,震天動地的爆響聲,聲嘶力竭的叫賣聲,伴著煙霧混合著塵土一片喧囂。

就是這噼噼啪啪的鞭炮聲

年年歲歲催促著人們的腳步

將除夕夜弄得有聲有色

讓人們在春的腳步中看到了一個又一個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