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工人採石挖出漢武帝兒子墓,考古專家勘驗後大呼:這下發財了

在漢代的時候,帝王的陵墓中有一種特殊的葬制,那就是黃腸題湊,所謂“黃腸題湊”就是在棺槨的外面用一樣標準的木頭,壘成一道嚴絲合縫的圍牆,最後在木圍牆的上面蓋上屋頂,這樣就好比是一間房子,因為壘的木頭一般是柏木,或者是更加珍貴的楠木,所以就把這個稱呼為“黃腸”,而提湊的說法是因為木頭被壘的嚴絲合縫非常的緊緻。

揚州工人採石挖出漢武帝兒子墓,考古專家勘驗後大呼:這下發財了

黃腸題湊不僅可以對棺槨起到保護作用,一個更大的意義在於它是封建等級的象徵,中國目前出土的最大的黃腸題湊要數位於揚州市高郵的天山漢墓,這座陵墓是偶然發現的。1979年,採石工人在天山上炸山採石時發現了一座古墓,於是就緊急報知了相關的部門,後來考古專家進行勘驗之後,就初步認定這是一個古墓,但是當時並不知道墓主人是誰,因為炸山對古墓已經造成了破壞,所以考古專家決定對這座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

揚州工人採石挖出漢武帝兒子墓,考古專家勘驗後大呼:這下發財了

黃腸題湊

隨著挖掘工作的深入,考古專家確定這座陵墓的墓主人是漢武帝的第四個兒子,即廣陵王劉胥的陵墓,傳說劉胥力量無窮,被譽為楚王再世,不過由於聽信巫蠱之術,所以最後劉胥不僅用巫蠱之術詛咒漢昭帝等人,還與楚王勾結謀反,最後謀反的事情暴露,劉胥自殺了。

揚州工人採石挖出漢武帝兒子墓,考古專家勘驗後大呼:這下發財了

在這座陵墓中,黃腸題湊共佔地237平方米,而且所使用的也是金貴的楠木,並且墓中也出土了一千多件珍貴文物,這些文物包括金縷玉衣、木履和成套的浴具等,在看到代表漢代最高禮儀的黃腸題湊時,考古人都很驚歎,甚至有的考古人員激動的大喊說:“這麼多的楠木,這回可是要發財了。”目前這座古墓已經對外開放,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