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陳來先生走進儒學之門

作者:趙金剛

《孔子·孟子·荀子——先秦儒學講稿》一書的基礎,是陳來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學和北京大學講授“先秦儒學”的講義。2008年陳來先生從海外訪學回來後,先給研究生開設了《朱子語類》的讀書課,講授的是《性理三》的相關材料。我當時大三,旁聽了這門課,這是我上的陳先生第一門課。從那時起,我體會到了學習中國哲學該如何讀材料,才能將其中的思想意涵深切地體貼出來。

接下來的一學期,陳來先生開設了面向本科的“先秦儒學”,我也選修了這門課程。當時這門課是下午七八節課,上課地點是北大第三教學樓一個70人左右的教室,由於先生已經多年沒有開過本科生課程,因此從第一節課起教室就擠滿了人,不少研究生和外校的同學也來蹭課,很多人是站著上了一學期的課。當時我們經常要一早衝進教室佔座“貼條”,我的本領還不錯,經常佔到離講臺最近的兩個座位。

雖然陳來先生這一時期沒有特別研究先秦儒學,但如果沒有系統的對先秦儒學精義的把握,就不會有這樣一個“講稿”呈現在讀者面前。陳先生碩博都做朱子學研究,朱子對“四書”等先秦儒學著作下了大氣力,要想充分理解朱子思想,必然要有先秦儒學的紮實基礎。只不過當時先生對先秦儒學的理解,還潛藏在他的宋明理學研究之中。

在研究宋明理學一段時間後,陳來先生轉而探求“儒家思想的根源”,後寫成《古代宗教與倫理》與《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關注前軸心時代儒家思想的形成問題,這兩本書同樣展現著先生對先秦儒學的理解,對儒家精神深刻系統的把握。惜乎先生至今沒有出版一本 “先秦儒學”的專著,《孔子·孟子·荀子》一書也就成了目前瞭解先生對先秦儒學基本詮釋的重要“視窗”,並展現了他對於整個儒學發展的觀點和態度——從前軸心時代,到儒學的第一期,再到儒學的第二期,乃至對現代儒學的理解以及先生自己的儒家哲學建構。

本書雖為“講稿”,但其系統性、細緻性與思想性都超越了一般意義的“講稿”。首先,本書重先秦儒家哲學的脈絡呈現,以完整的體系呈現了先秦哲學的發展以及思想演進的內在邏輯。如孟子部分,本書以“仁政”發端,重點關注了孟子將孔子之仁的德行和精神推展到政治領域,這是孟子思想對儒學發展的一大貢獻。陳來先生在行文中十分重視先秦儒學是如何一步步展開的,每個人物和經典都貢獻了哪些獨特的內容,而這些獨特的思想又是如何在原有的基礎上發生的。可以說,透過本書,我們能夠了解先秦儒學發展的基本脈絡與邏輯線索。

其次,本書在論述某個具體人物與經典時,十分注重其思想的系統性呈現,陳來先生按照自己的獨到見解,將每個人物的思想邏輯完整地組織起來。如對孔子的論述先談“學論”,一方面可以在中西比較的視域下突出儒學的特點,另一方面則呈現了孔子思想發生學上的歷史起點,與孔子思想生命的邏輯起點。孔子講的倫理德性不能離開“好學”,而學的最終目的則是成德,故“德論”次“學論”而出。書中每一個細目的寫作順序並不是隨意的,都旨在邏輯地、完整地呈現哲學家的思想。

第三,本書綜合了當時關於先秦儒學的研究成果,並以比較的視野呈現先秦儒學的特點,在很多具體的觀點上都有所突破。如本書參考了梁漱溟、安樂哲等對具體問題的闡述,在比較上特別重視儒家的德性論與亞里士多德思想、德性倫理學的比較,在論述先秦儒傢俱體問題時,更注重先秦儒學與前軸心時代、宋明理學等不同思想階段的異同。這展現了陳來先生完整的儒學史視野以及對中西哲學的深入研讀。

第四,本書雖為講義,但在研究方法上卻與先生的研究專著一致,重視概念、命題的細緻分析及意義層次的揭示,用現代漢語準確地表達古人的思想,觀點闡釋清晰明瞭,沒有任何“模糊”之處。如先生講孔子的仁,就細緻地分析出仁的基礎義“愛親”、舊義“克己復禮”、仁的道德法則義、仁與忠恕之道的關係、仁的愛人義以及仁與樂的關係等七層內容。這就照顧了孔子講仁的思想淵源和邏輯起點,也細緻地呈現了其相對於春秋早期的獨特性,以及仁在孔子整個思想體系當中的核心位置。

因此,本書作為“講稿”,對於剛要進入中國哲學領域的本科生、研究生來說,可以視作陳來先生讀書法、研究法的呈現;對於一般的國學愛好者而言,可以由此入手瞭解儒家的基本精神、基本道理,乃至基本的人生哲學;而對於在基礎教育領域教授傳統文化的老師們,這本書會成為閱讀“四書”的最好輔導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