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不英(三章)張太后並非真要賜死王振,而是藉此敲打三楊內閣

從明英宗朱祁鎮時代開始,明朝就逐漸陷入宦官專權的政局中。以司禮監掌印太監王振為代表的宦官因受到皇帝的寵信而把持朝政,與文官集團進行政治鬥爭,使明朝走向了中衰的快車道。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國初對此是有所預測的,並刻下碑文上寫“

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

儘管如此,明朝仍舊沒能擺脫宦官專權的陰影,並在朱祁鎮執政時達到第一次巔峰。對於這次宦官專權的出現,很多歷史學者歸咎於朱祁鎮。他們認為若朱祁鎮不寵信和袒護王振,王振則早被張太后賜死,也就不會有導致明朝由盛轉衰的土木堡之變。

明英不英(三章)張太后並非真要賜死王振,而是藉此敲打三楊內閣

然而從明朝的歷史文獻來分析,可以發現這種說法是毫無邏輯的,是典型的以結果倒推原因的。王振成為明朝第一個專權亂政的太監,朱祁鎮的確要負上主要的責任。然而明朝太監專權的根源卻不是在朱祁鎮身上,而是從明宣宗朱瞻基時候就已經埋下了禍根。張太后作為朱瞻基的母親,對此並沒有表現出強烈的反對意見,可以說她對於朱瞻基任用太監也是支援的。在朱祁鎮即位後,掌控大權的張太后的確對王振有過警告和賜死的態度,但這不是為了反對宦官專權,而是利用王振身份的特殊性,敲打文官集團和三楊內閣。

明英不英(三章)張太后並非真要賜死王振,而是藉此敲打三楊內閣

明朝太監接觸朝廷政務是從明成祖朱棣時候開始的,到了朱瞻基時期逐漸形成了制度化。這個制度的形成最初是為了協助皇帝處理繁重的國家大政,減少皇帝的工作量。因此朱棣選拔了十來歲的小太監,並由翰林官教授基礎的文墨知識,用來幫助自己處理繁瑣的文件和圖書管理的工作。朱瞻基即位後建立了內書堂,將培養太監讀書和承擔皇帝秘書的事情形成了制度,也就為後來王振專權亂政奠定了法理上的基礎。王振是朱棣選拔出來的太監,又受到朱瞻基的信任,被任命為朱祁鎮的東宮局郎,這才有了接觸政治的機會。

明英不英(三章)張太后並非真要賜死王振,而是藉此敲打三楊內閣

朱祁鎮即位時只有九歲,完全沒有能力處理國家大事,所以國家大權被張太后和三楊內閣掌控。根據史料記載,在此期間張太后多次警告過王振,認為他蠱惑朱祁鎮亂國,甚至說出了要將他賜死的話。但是因朱祁鎮的袒護,再加上三楊內閣大臣們的求情,張太后最終沒有將王振賜死。但是在張太后和三楊內閣執政期間,王振的權力也受到極大的限制,並沒有機會掌控朝政。直到張太和和楊士奇等大臣相繼離世,朱祁鎮正式親政後,王振才獲得了掌控朝政的機會。然後他在朱祁鎮的支援下把持朝政,成為明朝第一個專權宦官。

明英不英(三章)張太后並非真要賜死王振,而是藉此敲打三楊內閣

張太后多次警告王振,限制王振的權力,真的就是為了防止宦官專權麼?從當時的歷史文獻來看,並不是明顯的傾向於這點。明朝宦官制度形成於朱瞻基時期,作為朱瞻基的母親,張太后並沒有強烈的反對。只是從這點上看,張太后對於宦官專權就不是特別防範。實際上在朱瞻基執政時,司禮監掌印太監已經有了干預朝政的能力和機會。如果張太后要防範宦官專權,完全在當時就可以有所行動。而且從朱瞻基去世,到朱祁鎮親政的九年時間內,張太后又很多機會可以廢除宦官制度,但她都沒有行動,可見她對此並不是強烈反對的。

明英不英(三章)張太后並非真要賜死王振,而是藉此敲打三楊內閣

實際上在朱祁鎮即位之初,王振並沒有操控朝廷政治的能力和空間,距離宦官專權還非常遙遠。此時張太后卻表現出對王振非常厭惡的態度,並用賜死警告對方,這完全是沒有理由的。當時朱祁鎮還是個讀書的孩童,王振頂多算個書童,朝政都是又三楊內閣處理。當時的司禮監並沒有蓋章和批紅的權力,王振有憑什麼掌控朝政呢?在這種情況下,張太后要以蠱惑皇帝的罪名把王振賜死,實際上是完全沒有理由的,或者說這就是莫須有的罪名。如果說王振真的亂國了,或者威脅到張太后地位,那還情有可原,但事實並非如此。

明英不英(三章)張太后並非真要賜死王振,而是藉此敲打三楊內閣

從王振當時的行為看,並沒有展露出任何宦官專權的徵兆。他只是朱祁鎮的保姆、書童、陪玩而已,對朝政產生不了什麼影響力。日常奏摺被送往司禮監都是由張太后和三楊內閣事先處理好的,王振只需要存檔和下發即可,甚至都不需要讓朱祁鎮知曉。在這種情況下,張太后擺出巨大的陣勢對付王振這個有名無實的太監頭領,顯然是用力過度了。張太后在歷史上被譽為女中豪傑,從明仁宗朱高熾在當太子時期就已經協助處理政務了。她對明朝政務非常熟悉,有獨到的見解,是成熟的政治家,這種用力過度的情況是與她一貫作風不符的。

明英不英(三章)張太后並非真要賜死王振,而是藉此敲打三楊內閣

張太后在警告王振時,不但讓朱祁鎮在現場看著,而且還召集了以楊士奇為首的三楊內閣,和英國公張輔、禮部尚書胡濙,這中陣勢一看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宦官為宮廷的官吏,但並非朝廷的公務員,具體一點是皇室的家奴。從這個角度看,張太后真要處死王振不必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只需要派人直接下手即可。當時朱祁鎮只不過是九歲孩童,完全保護不了王振。可張太后擺出瞭如此大的陣勢,高高舉起的殺人的屠刀,卻又在勸說下輕輕落下。結果王振一根汗毛都沒傷到,這就非常耐人尋味了。

明英不英(三章)張太后並非真要賜死王振,而是藉此敲打三楊內閣

三楊內閣自不必說,從朱棣晚年開始,這三人就是內閣的重要大臣,是文官集團的首領。整個仁宣之治時期,他們參與了明朝政治上和軍事上所有的決策,是明朝文官政治制度的奠基人。他們三人幾乎可以決定明朝的所有事務,如果加上張太后,就連廢立皇帝都不在話下。英國公張輔是當時的朝廷第一勳貴,也是軍方第一人。朱元璋和朱棣兩朝所封的勳貴中,以張輔的權力最大,也代表這明朝的軍事力量。胡濙地位雖然不是最高,但卻是資歷最老的重臣。他是建文帝朱允炆時候的進士,妥妥的五朝老臣,也是朱瞻基的託孤五大臣之一。

明英不英(三章)張太后並非真要賜死王振,而是藉此敲打三楊內閣

王振雖然是司禮監掌印太監,但當時的司禮監所擁有的權力遠不如朱祁鎮親政之後。王振當時跟本無法插手政務,不但比不上明武宗時期的劉瑾、明熹宗時期的魏忠賢,就連土木堡之變前的水平都遠不如。對付這樣的太監頭子,張太后有必要把託孤五大臣都搞齊了麼?實際上從當時的陣容看,別說處死王振,就是要改朝換代都夠了。但結果卻什麼也沒有發生,王振並沒有任何收到處分,就連官職都沒有變。這樣的情況只可能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張太后在演戲。從當時的政局看,張太后戲碼所針對的物件很大多半是三楊內閣。

明英不英(三章)張太后並非真要賜死王振,而是藉此敲打三楊內閣

三楊內閣的權力在朱瞻基去世後達到巔峰,他們不但是文官集團的首領,而且是託孤五大臣之一。而且這三人一貫同氣連枝,朝政上互相支撐,幾乎可以在朝廷中一手遮天。如果他們想要架空皇帝,別說只有九歲的朱祁鎮,就是朱瞻基復活也要吃大虧。在主少國疑的政局下,張太后不可能放心的把朝權交給三楊內閣。但是有朱瞻基的遺詔在先,幼年的朱祁鎮在後,她根本沒有合理合法的辦法將這個政治集團瓦解。如果強行操作引發政治風波,這對明朝來說是災難性的後果。再加上以襄王朱瞻墡為首的藩王們虎視眈眈,張太后不得不慎重處理。

明英不英(三章)張太后並非真要賜死王振,而是藉此敲打三楊內閣

從這些歷史背景來分析,張太后看似對王振深惡痛絕,甚至擺出了賜死的態度,實際上卻是在敲山震虎,敲打三楊內閣和文官集團。雖然當時王振的權力很小,但在張太后的有意扶持下,是能夠起到掣肘文官集團的作用的。張太后這其實是警告三楊內閣,不要利用文官集團把持朝政,架空皇帝。再加上有張輔為首的軍方,和胡濙這個五朝老臣的支援,這使得文官集團不敢輕舉妄動。於是在放過王振後,三楊集體提出了讓張太后垂簾聽政的建議。雖然這個建議被張太后拒絕,但她仍舊遙控朝廷政務,使得朝權被控制在皇室之手。

明英不英(三章)張太后並非真要賜死王振,而是藉此敲打三楊內閣

可以說在朱祁鎮親政前的九年時間裡,張太后把自己的政治手腕發揮到極致。她既利用三楊內閣管理朝政,又避免文官集團把持朝廷,維持了仁宣之治以來明朝國力的上升勢頭,政治上功績非常顯著。她在處理文官、皇帝、太監三者之間的關係上恰到好處,讓三者之前權力平衡,國家政治穩定,是明朝少見的政治高手。於張太后相比,朱祁鎮的母親孫太后就差了許多,而朱祁鎮本人更是個糊塗蛋。他並不懂得政治制衡的重要性,一味縱容王振與文官集團爭權,結果才導致了土木堡之變和瓦剌大軍兵臨北京城下的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