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三國之 第一狂人

閒聊三國之 第一狂人

三國第一狂人—禰衡

三國演義中有很多狂人狂語,最狂的第一人非禰衡莫屬。

禰衡字正平,平原般縣(今山東臨邑)人,東漢末年的文學家。因狂妄不羈而招惹殺身之禍,年僅26歲就去世了。

禰衡的狂,狂在恃才傲物目中無人。演義第二十三回中,禰衡將曹操手下文臣武將罵了個遍。

“荀彧可使看墳守墓,程昱可使關門閉戶,郭嘉可使白辭念賦,張遼可使擊鼓鳴金,許褚可使牧牛放馬,樂進可使取狀讀招,李典可使傳書念檄,呂虔可使磨刀鑄劍,滿寵可使飲酒食糟,于禁可使負版築牆,徐晃可使屠豬殺狗;夏侯惇稱為完體將軍,曹子孝呼為要錢太守。其餘皆是衣架、飯囊、酒桶、肉袋耳!”

一番話將曹操手下的能臣良將,損了個不亦樂乎!只氣的張遼是“掣劍欲斬之”。怎麼樣,夠狂的吧?更狂的還在後邊!

曹操強壓怒火,命禰衡為相府鼓吏,想以此羞辱一番,誰知卻招來禰衡更進一步的狂妄和反擊!

前面禰衡雖然狂話漫天,但畢竟沒有針對曹操本人。這次就不同了,將矛頭則直接指向了曹操。

“汝不識賢愚,是眼濁也;不讀詩書,是口濁也;不納忠言,是耳濁也;不通古今,是身濁也;不容諸侯,是腹濁也;常懷篡逆,是心濁也!”禰衡言語中的“汝”指的便是曹操,將曹操渾身上下數落一遍,沒一處乾淨地方。真是“狂”的可以!

好在禰衡“狂”的是時候,曹操當時正處在招攬人才樹立形象的時候,處理不好會使自身的形象受損。禰衡雖狂但名聲在外,加上孔融的求情,曹操於是強壓怒火派禰衡招降劉表,打發了事。

禰衡到了荊州,開始還有所收斂,和劉表也處的還可以。時間一久,“狂”的毛病就復發了。對劉表開始陽奉陰違,“雖頌德,實譏諷”,和同僚處的也不融洽。

初到荊州,劉表仰慕禰衡的文才和名聲,安排禰衡掌管文書,甚至達到了“文章言議,非衡不定”的地步。禰衡此時若能清醒的反思一下的話,也許就會相安無事其樂融融了。誰知禰衡毫不收斂,依舊是狂妄不已!一次禰衡不在,有份急件需要馬上起草,於是劉表命其他文職官吏集思廣益共同起草。好不容易寫好了,誰知這位禰衡回來後,瀏覽一遍就隨手給撕了,自己又重新寫了一份。雖然寫的是“辭意可觀”相當精彩,深得劉表喜好,但卻把那些同僚置於尷尬地步。畢竟那是集體創作的,就這麼給否定了,以後還怎麼呆下去呢?同僚的反對之聲,加上劉表日益加深的反感,禰衡在荊州是呆不下去了,於是劉表又把禰衡打發到了江夏黃祖那裡。

經歷了兩次折騰,從京城到荊州,再從荊州到江夏。等於是規格降了兩級,遺憾的是禰衡依然不能吸取教訓,依然張狂如故。在一次酒宴之上,竟然直言黃祖“似廟中之神,雖受祭祀,恨無靈驗”,惹得黃祖一怒之下“遂斬之”。最終因“狂”誤了自家性命,令人惋惜!

禰衡確實“狂”,狂到妄自獨大的地步,是一種自大一種“誕傲”(顏之推((顏氏家訓 文章篇))“誕傲致殞”)!

雖說禰衡有相當的文采,也博得了一定的名譽。但目中無人張口即罵的傲慢和怪誕,確實是他人生性格的最大缺點。為人不能謙虛,不能很好的認識自己,眼中只有自己,不能容人,既使有再大的學問,也是枉然,也是做人的最大失敗!

恃才傲物,往往是禰衡這種狂人的招牌。其實仔細想想,如此狂人根本無才,做人的根本丟了或者說做人都做不好,能說是有才嗎?

禰衡的死令人有些惋惜,但卻不值得同情!一個人為人處世不能清醒的認知自己,不能時時反省自己,而只是一味的“狂”,漫無邊際的“狂”,只能是自身的取禍之道!

禰衡的一生,輸就輸在了一個“狂”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