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北伐烏桓|勇氣與戰術完美結合的教科書式戰役

東漢未年至三國時期,各路諸侯風雲際會,逐鹿天下。

因此不乏著名的戰役,如說到北伐戰役,就有諸葛亮的“六出祁山”與姜維的“九伐中原”,當然還有孫權的“六戰合肥”與曹操的“北征烏丸”。

但如果從最終的結果來看,曹操的“北征烏丸”是三國時期唯一完全達到戰略目標的北伐戰役。而在事實上,北征烏丸也是一場勇氣與戰術完美結合的教科書式戰役,是活用兵法理論的標杆之作。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場戰役。

曹操北伐烏桓|勇氣與戰術完美結合的教科書式戰役

曹操為什麼要北伐

東漢未年,天下大亂,群雄割據,中華大地又一次出現“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悽慘景象。而

在華北地區的兼併混戰中,兩位英雄脫穎而出,其中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先後擊敗呂布、袁術,佔據了兗州、徐州以及豫州部分地區,而袁紹在戰勝公孫瓚後,已據有幽州、冀州、青州及幷州等四州,盡有河北之地。而

一山不容二虎,為爭奪華北地區的霸主地位,公元200年,曹操、袁紹兩大勢力在官渡展開決戰。此戰曹操以少勝多擊敗了強大的袁紹,為統一北方夯實了堅實的基礎。

而在強強對話中被舊日的小弟曹操擊敗後,心高氣傲的袁紹咽不下這口氣,羞怒交加的他很快病亡。在袁紹死後,他的三個兒子發生內訌,被曹操乘機各個擊破,其中袁譚被誅,袁熙、袁尚則被趕出幽州,投奔三郡烏丸。此時,曹操雖已平定河北,但根基並不穩固,主要面臨著以下的不穩定因素。

曹操北伐烏桓|勇氣與戰術完美結合的教科書式戰役

北方:二袁投奔蹋頓,三郡烏丸頻繁騷擾邊境

“蹋頓又驍武,邊長老皆比之冒頓,恃其阻遠,敢受亡命,以雄百蠻。”——《三國志》。

烏桓,又叫“烏丸”、“古丸”或“烏延”,是東胡系統的古代民族之一 。

公元前209年,匈奴東征大破東胡。東胡部落聯盟迅速瓦解分為兩支,一支退居烏桓山,稱為烏桓部;另一支退居鮮卑山,稱為鮮卑。而烏丸部落主要活動在幽、並兩州的郡界內。到了東漢末年,諸郡烏丸部首領各自稱王,

其中位於東北的遼西、遼東、右北平三郡的烏丸部落形成同盟關係,故稱之為三郡烏丸,由蹋頓總攝三郡烏丸。

袁紹在位時,透過和親與三郡烏丸結成戰略聯盟。

所以,蹋頓接納了逃亡的袁氏兄弟及其大量的追隨者,此時,他可以直接調動的漢族、烏丸人口已可達30萬以上。野心勃勃的蹋頓開始蠢蠢欲動,深藏在他心底,問鼎中原的夢想再次被啟用,於是,他開始頻繁出兵襲擊幽州,並掠走十多萬邊境百姓。而擁問鼎中原之心的三郡烏丸也成為當時北方最大的隱患。

在地理位置上, 如果蹋頓(遼西)聯合公孫度(遼東),西下進犯幽州,則會對曹操形成巨大的壓力。

曹操北伐烏桓|勇氣與戰術完美結合的教科書式戰役

南方:劉表虎視眈眈

表據荊楚,襟帶江漢,瞰臨許雒。——郝經。

儒將劉表雄踞荊襄多年,據有荊州八郡及交州、蒼梧、桂陽等地,坐擁疆域數千裡,手握雄兵十餘萬。

他與曹操、袁紹曾是東漢未年最強的三股割據勢力,而在袁紹戰敗後,劉表是當時在實力上唯一可與曹操抗衡之人,而且當時劉備也投靠在荊州,更是使劉表如虎添翼。

在地理位置上,如果劉表與東吳的孫權聯合,從襄陽方向進攻許都,將是曹操的噩夢。

綜上所述,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打敗了最大的對手袁紹, 為統一北方夯實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由於袁紹在冀州、青州、幷州等郡深耕多年,所謂爛船也有三斤鐵,這些地方親袁勢力盤根錯節,再加上袁紹的兒子袁尚、袁熙投靠了素有野心的三郡烏丸首領蹋頓,兩袁想借助烏丸的力量殺回幽州,這在客觀上給了親袁勢力希望。

所以,冀州、青州、幷州等郡親袁勢力隨時都有與兩袁勾結復叛的可能。

而蹋頓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因為兩袁雖然落魄,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袁氏在河北的影響力及根基還在,

他想借助兩袁的人脈及軍事實力實現入主中原的夢想。

另外,在南方,強大的劉表也在虎視眈眈。在這種情況下,曹操要統一天下就必須主動出擊以掌握戰略主動權,那麼,

他應該先北伐烏丸還是南征劉表呢?

曹操北伐烏桓|勇氣與戰術完美結合的教科書式戰役

對此,高瞻遠矚的曹操有著清醒的認識,他認為要統一天下就必須先統一北方,然後再以北方為基地進擊南方的劉表、孫權及關中的馬騰、韓遂等。因此,消滅三郡烏丸及袁氏殘餘勢力就成為曹操下一步軍事行動的目標。

但是,其它將領並不能領會曹操的意圖,他們大多反對北伐烏丸,而他們的理由聽起來也很充分,在《三國志》中記載:

將北征三郡烏丸,諸將皆曰:“袁尚,亡虜耳,夷狄貪而無親,豈能為尚用?今深入徵之,劉備必說劉表以襲許。萬一為變,事不可悔。”

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關鍵時刻,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的郭嘉力挺曹操。

他認為劉表是小富即安之人,既無想法又缺實際行動能力,是不會同意劉備趁虛襲擊許都的建議的。同時,現在二袁及三郡烏丸尚未形成氣候,正是乘其不備,直搗黃龍擊潰他們的好時機,如果錯失時機將會是養虎為患之舉。

最後曹操一錘定音:先北伐烏丸,再南征劉表。

曹操北伐烏桓|勇氣與戰術完美結合的教科書式戰役

北伐前的精心策劃

謀定而後動,方能確保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北伐烏丸前,曹操就考慮到糧草運輸困難問題及烏丸騎兵強橫的特點,做了針對性的對策。

(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太祖患軍糧難致,(董)昭建策鑿渠自滹沱河入泒水,名曰平虜渠,又從泃河口鑿潞河名曰泉州渠,入海、通運。”

——《三國志》

為了解決北伐烏丸糧草運輸困難問題,早在公元206 年,即袁尚、袁熙投奔三郡烏丸前,曹操就已經派董昭開鑿了兩條漕運渠:一條是“平虜渠”,從現在的河北省饒陽縣直達滄州市;而另一條則是“泉州渠”,即在今天津市的寶坻、武清二縣境內。

由此可見,在官渡之戰擊敗袁紹後,曹操就未雨綢繆,已做好了北伐收拾三郡烏丸的準備,而二袁投奔烏丸正好給了他出兵的藉口。

曹操北伐烏桓|勇氣與戰術完美結合的教科書式戰役

(二)、北伐路線選擇

三郡烏丸的總部設在柳城(今遼寧朝陽市),曹操要從華中平原進攻柳城,只有三條路線可選擇,其中兩條路線要越過燕山天險,另一條路線是走傍海道(後來的山海關)。

第一條路線。

燕山古北口道:順義—漁陽—古北口—白檀—匯合盧龍道—平岡(白狼山)—柳城。

第二條路線。

燕山盧龍道(喜烽口):無終縣(今天津市薊縣)—盧龍口(喜峰口)—白檀(現灤河上谷)—平岡(白狼山)—柳城。

第三條路線。

傍海道(山海關):無終縣—碣石—柳城。

因為當時燕山的二條路線(古北口道及盧龍道)均已荒廢已久,所以曹操的北伐路線只能選擇走傍海道。而當時傍海道是進入遼西(另兩條通道已荒廢)的唯一通道,蹋頓也安排了重兵鎮守此路,曹軍要由此路進入遼西,一場惡戰是避免不了的。

曹操北伐烏桓|勇氣與戰術完美結合的教科書式戰役

(三)、徵調精兵強將良謀

戰役的勝負雖然取決於多種困素,但做為在戰場上直接對決軍隊,仍然是戰役勝負的決定因素,而毫無疑問,軍隊的強弱又是由將領、謀士、士兵的素質直接決定的。

做為一個卓越的軍事家,曹操對此洞若觀火,他針對烏丸騎兵強橫的特點,已提前做好大規模騎兵做戰的準備,這點從他在將領及兵員的選擇上可看出端倪。

主要兵員:虎豹騎及禁保衛軍

虎豹騎是曹操最核心的精銳騎兵,也是東漢未年成建制的最強騎兵部隊。

虎豹騎的誕生是曹操統一天下的需要,其中一個目的正是為了對抗擁有強大騎兵部隊的袁紹、烏丸及西涼割勢力等。在南皮之戰中,首次亮相的虎豹騎就小試牛刀,擊潰了袁譚的軍隊並將袁譚斬首。而禁衛軍則是負責保衛曹操的軍隊,是曹操軍隊中僅次於虎豹騎的精銳之師。

曹操北伐烏桓|勇氣與戰術完美結合的教科書式戰役

曹操此次北伐帶上兩大王牌騎兵之師,可見他對此次北伐是志在必得。另外,在將領的選擇上,曹操也是煞費苦心。

主要將領:均是驍勇善戰的“騎將”

在北伐將領的選擇上,曹操做到有的放矢。

既有驍勇善戰的良將,又有對烏丸有著豐富做戰經驗的戰將,而這些將領都具有一個共同的顯著特點:超強的騎兵作戰能力。

(1)、五子良將選其三

張遼

:張遼位居五子良將之首,他的家鄉是幷州雁門郡馬邑縣。

當地人習戎馬,畜牧於野,因此張遼自幼就騎術嫻熟(

後在第二次合肥之戰中,他以八百騎兵衝擊孫權十萬之眾的營盤,大獲全勝,是他的成名之作)。

曹操北伐烏桓|勇氣與戰術完美結合的教科書式戰役

徐晃:

五子良將之一,曹操曾稱讚他:“

賊圍塹鹿角十重,將軍致戰全勝,遂陷賊圍,多斬首虜。吾用兵三十餘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徑入敵圍者也。”

張郃:

五子良將之一(後在關中之戰大敗馬超的西涼騎兵)。曹叡曾稱他為“猛虎”。

曹純:

虎豹騎的首任統領,以驍勇擅戰著稱。此次北伐曹操帶上了虎豹騎,而做為統領的曹純自然也在出徵之列。

韓浩、史渙:

執掌禁軍,以忠勇著稱,均是曹操最為信賴的將領之一。

張繡:

東漢末年割據宛城的軍閥,他曾經因為曹操納了他的嫂子而偷襲曹操,一代梟雄險些因此而喪命。由此可見張繡戰力之強。但可惜的是,大軍還未到達柳城,張繡就先去世了。

鮮于輔、招牽

:兩人均有豐富的對烏丸作戰經驗,其中招牽還擔任過烏丸兵的首領,可以說是對烏丸知根知底。

曹操北伐烏桓|勇氣與戰術完美結合的教科書式戰役

閻柔:

是一個狠角色,曾任烏桓司馬,在烏丸及鮮卑人中有很高的威望。而在曹操攻破南皮後,閻柔領導烏丸、鮮卑等歸附曹操。

郭嘉:

曹操帳下第一謀士,史書上稱他“

才策謀略,世之奇士

”。

孫子曰: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熟讀兵書的曹操對於“廟算”理論有著深刻的理解。

北伐烏丸是他統一北方的必須之戰,也是必勝之戰,這是他統一天下的前提。所以,曹操沒條件就創造條件,如開鑿漕運渠,用奇兵奔襲柳城(下面講到)等;有條件的就最佳化條件,如根據烏丸騎兵強橫的特點挑選擅長騎術的將領及虎豹騎、禁衛軍出征等。

而在精心做好出徵前的準備工作後,曹操開始劍指柳城。

北伐烏丸:白狼山之戰奠定勝局

為了統一北方,繼而以此為基礎統一天下。

在經過精心策劃後,公元207(建安十二年)年五月,曹操出兵北伐烏丸。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曹操大軍到達無終後卻遇到了難題。

曹操北伐烏桓|勇氣與戰術完美結合的教科書式戰役

果斷改變行軍路線:化危機為良機,曹操決定冒其軍事生涯最大一次險

人算不如天算,大雨阻斷傍海道。

曹操原定的北伐路線是走傍海道直搗烏丸的老剿柳城,但大軍在七月到達無終後,天公卻不作美連降大雨,此時傍海道已是

“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船”。

在這種情況下,曹操想從傍海道到達柳城已行不通,而原地等待則會暴露戰略目的,如果撤軍則前功盡棄,曹操該如何選擇呢?

方法總比問題多,這句話也適用於軍事方面。

在關鍵時刻,曹操顯示出了一名優秀軍事家的素質,他決定採用嚮導田疇的建議,改從已廢棄二百多年的盧龍道進軍。盧龍道需翻越燕山,路途險峻且道路已塌陷損壞,需一邊行軍一邊開路架橋,而更為可怕的是,

由於此路是一條單行道,只要蹋頓在沿途或出口安排守軍阻擊,包括曹操在內的曹軍就會遭到團滅。

但曹操決定冒險進軍,當然不是盲目冒進,而是有策略地突襲。

曹操北伐烏桓|勇氣與戰術完美結合的教科書式戰役

化危局為良機,實現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戰略目的。

為了實現攻其不備的戰略目的,曹操將軍隊一分為二,他親自帥虎豹騎及諸將做為前哨,丟下所有輜重急行軍;而行動較慢的大部隊則做為援軍在後跟進。

就在曹軍在盧龍道上艱難行軍時,以蹋頓為首的烏丸大佬及二袁還以為曹軍已受阻於傍海道,因此,他們在軍事上並沒有做任何防備。

白狼山遭遇:蹋頓舉措失當,主動權已掌握在曹操手中

經過半個多月的急行軍,曹軍的先哨隊伍順利翻越燕山,到達離柳城約200裡之遙的白狼山。此時,

曹操因主力部隊尚未到達,就打算先在白狼山整休隊伍,等待主力部隊到達後到進攻柳城。

但就在此時,烏丸的探兵發現了曹操的先頭隊伍,而蹋頓等烏丸大佬、二袁在得知曹軍已兵臨白狼山後,頓時驚慌失措,匆忙集合騎兵隊伍殺向白狼山。

由於曹兵猶如神兵天降,蹋頓等人慌亂之間犯了大錯。他們本應在柳城外圍佈下重兵,與柳城互成犄角之勢消耗曹兵,因曹兵是勞軍遠征,必然不能持久。但蹋頓卻輕易傾巢而出找曹操決戰,這正中曹操下懷。

曹操北伐烏桓|勇氣與戰術完美結合的教科書式戰役

白狼山硬懟:曹軍居高臨下,勢如破竹大敗烏丸

“八月,登白狼山,卒與虜遇,觽甚盛。公車重在後,被甲者少,左右皆懼。公登高,望虜陳不整,乃縱兵擊之,使張遼為先鋒,虜觽大崩,斬蹋頓及名王已下,胡、漢降者二十餘萬口。”——《三國志》。

蹋頓帥烏丸數萬騎兵浩浩蕩蕩殺向白狼山,真是馬蹄聲聲驚人心!

由於曹軍都是輕騎兵,左右將士難免心中恐懼,但曹操卻胸有成竹。

他指揮軍隊搶佔有利地形,並先在山上布好陣,而烏丸騎兵雖眾(數倍於曹軍),但見到曹兵陣列整齊,也不敢貿然進攻,只好在山前列陣。

此舉使烏丸軍隊銳氣受挫,同時也讓曹軍情緒穩定了下來。

而曹操則登高從容觀察敵陣,他發現烏丸軍陣不整,而且陣角已有鬆動的跡象,曹操心中暗喜:此乃天助我也,破敵當在此時。

於是他授權張遼帥虎豹騎及諸將衝擊敵陣,曹軍居高臨下衝下來,有如天降神兵,勢如破竹,烏丸騎兵雖強,奈何整體作戰能力較差,陣形頓時被虎豹騎衝散。而張遼等人更是如入無人之境,很快就將暈頭轉向的蹋頓斬首,群龍無首的烏丸軍隊很快四處潰散,曹操乘勢再拿下柳城,平定遼西。隨後遼東、右北平二郡烏丸首領與袁尚、袁熙投奔遼東公孫康,至此,曹操一舉解決了三郡烏丸之患。

曹操北伐烏桓|勇氣與戰術完美結合的教科書式戰役

知止而有得:公孫康斬二袁

曹操一舉平定三郡烏丸後,感覺到唇亡齒寒

的遼東割據勢力公孫康深感焦慮,害怕曹操會攻打遼東。因此,公孫康收留了來投靠的二袁,打算藉助二袁的力量共同對抗曹操。

但曹操並不打算進攻遼東,因為公孫康的存在可確保邊境不受高句麗侵擾,更為重要的是,他想借公孫康之手殺了二袁

,因此,曹操在平定三郡烏丸後就直接班師回許昌了。果然,公孫康在探知曹操班師後,知道曹操無意攻打遼東,他就設計殺了二袁,將其人頭送給曹操做為投名狀。

在天降大雨造成傍海道不通的情況下,曹操果斷改變行軍路線,改走廢棄已久的盧龍道進軍柳城。

此舉既可實現出敵不意、攻敵不備的目的,但同樣存在著可能被烏丸團滅的巨大風險。

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這時曹操顯出了一名優秀軍事家的素質,他親自帥前鋒隊伍開路,歷盡艱險後終於順利到達白狼山。而此時蹋頓及二袁則在慌亂中應對失策,竟採用棄城而出的自殺式戰術迎戰曹軍。

曹操北伐烏桓|勇氣與戰術完美結合的教科書式戰役

此時胸有成竹的曹操則先以靜則動,佔據有利地形。

並在觀察到敵軍的破綻後,再採取居高臨、勢如破竹的戰術用虎豹騎衝散烏丸騎兵陣形,並擒賊先擒賊斬首烏丸統帥蹋頓,而群龍無首的烏丸則兵敗如山倒,曹操取得完勝。

四、結語

在官渡之戰中擊敗最大的對手袁紹後,“

壯心不已”的曹操要達成“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的統一北方目標,就必須掃除統一北方的最後一個障礙——虎踞遼西的三郡烏丸。

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北伐烏丸勢在必行。

在經過精心策劃後,曹操於公元207年開始北伐烏丸。但還是百密一疏,連綿的大雨使原定的北伐路線傍海道不通,此時,曹操顯示出了一名優秀軍事家的卓越才能,他化危局為良機,決定冒險走廢棄已久的盧龍道突襲烏丸總部柳城。曹操此舉是一次軍事大冒險,因為只要蹋頓在盧龍道出口安排士兵阻擊,曹軍就會有去無回,當然也包括曹操本人。

這次軍事冒險顯示出了曹操無畏的勇氣及超前預測能力、應變決策能力。

曹操北伐烏桓|勇氣與戰術完美結合的教科書式戰役

而在前哨隊伍到達白狼山後,曹操又因地制宜,他搶佔有利地形居高佈陣。然後趁敵軍陣角鬆動之機,利用虎豹騎居高臨下之勢衝散數倍於已方的烏丸騎兵陣形,而張遼也在亂軍之中將烏丸首領蹋頓斬首,從而使烏丸軍隊迅速潰敗。

在這場遭遇戰中,曹操臨危不懼,沉著指揮,始終能在電光閃石之間做出正確的戰術安排,是曹軍能以少勝多打贏白狼山遭遇戰的關鍵。而反觀蹋頓卻在重壓下應對失當,雖擁有絕對優勢的兵力,但因貿然出擊使優勢喪失殆盡,導致最終兵敗身亡。

從曹操北伐的過程及對戰術理論的靈活運用可看出,這是一場將勇氣與戰術完美結合的教科書式戰役。而在1500年後,以色列的阿里埃勒·沙龍完美複製了此次戰役:第四次中東戰爭,在以色列開戰不利的情況下,沙龍孤軍深入埃及腹地,最終成功扭轉了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