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命中註定》

鍾慶餘,遼陽秀才,詩詞文章冠遼東,被稱為遼東名士。

聊齋故事:《命中註定》

這一年,鍾慶餘到濟南趕考。考試分三場,慶餘考了兩場。忽然,聽說趵突泉來了個老道,為人占卜神驗。慶餘心中好奇,就到趵突泉去算卦。

慶餘來到趵突泉,看到綠地涼亭裡,坐著一個老道。那道人身穿八卦道袍,大約六十多歲,鬚髮如雪,仙風道骨,精神壯旺。老道身邊,圍著一大群人,在打聽自己的前途命運。老道手捻鬍鬚,微笑作答,稍微評論休咎,並不深講。

慶餘站在外面,聽了一會兒。忽然,那老道抬頭看到慶餘,吃了一驚。然後向慶餘招手,請他過來。慶餘莫名其妙,走進涼亭下。老道欣然握著慶餘的手說:“君心術德行可敬也。”,然後,老道挽著慶餘的手,如對老友,謝絕眾人,走出涼亭,登上附近的高閣。

在高閣上,老道問:“君欲知前程將來否?”,慶餘點頭稱是,老道說:“君福命至薄,然今科鄉舉能中,但榮歸後,恐不能見高堂老母了。”,慶餘至孝,聞言淚下,就要不試而回。道士勸道:“若錯過這一場,一輩子科場無分了。”,慶餘說:“母死不見,且不復為人,貴為卿相又能如何?”,老道說:“你我有夙緣,今日必當鼎力相助。”,說罷,掏出一顆藥丸,對慶餘說:“你可派人連夜回去,讓老母服下此丸,能延命七天,你考完回家,母子猶能見面。”,慶餘藏好藥丸,謝了老道,匆匆而出,神志喪失。

慶餘 回到旅店,合計早會一天,則多一天奉養老母,於是算了房錢,騎著毛驢,帶著僕人,即刻啟程回家。

大約走了一里地,那驢子忽然掉頭而回。慶餘控驢不聽,鞭打則跳踉長鳴。慶餘忙活得滿身大汗,也毫無辦法。僕人勸止慶餘,慶餘不聽。慶餘又僱別人驢子,走一會又掉頭而回,鞭打不行,控驢不聽。慶餘忙活到日落西山,仍然在城邊徘徊,毫無辦法。

最後,僕人說:“公子,明天就考完了,何必爭此一天呢?這樣吧,我先回去,你明天再走,不是更好。”,慶餘無法,只好如此。

第二天,鍾慶餘草草考完試,不待喘息,立即騎驢出發,一路上不吃不喝,星馳而回。

慶餘回到家,一溜煙跑進內室,見老母親躺在床上,兩眼緊閉,病情沉重。慶餘立即掏出藥丸,端水喂母親吃下。過了一會兒,母親睜開眼睛,自述病情減輕。

慶餘拉著母親的手,伏臂痛哭。母親搖手止之,微笑著對慶餘說:“兒啊,我剛才夢見到了陰司,有王者高坐堂上,和顏悅色地對我說:稽爾平生,並無大罪惡,今念你兒純孝,賜壽一紀。”,慶餘一聽大喜,幾天後,老母親果然病情痊癒,康健如常。

聊齋故事:《命中註定》

不久,捷報傳來,鍾慶餘高中舉人。親友聞信,紛紛來賀,慶餘大擺宴席,招待賓客,忙活十多天,才消停下來。

幾天後,慶餘又來到濟南,到趵突泉尋找老道。果然,還在那個涼亭,又看到老道在那乘涼休息。

慶餘快步走過去,一拱到地,感謝老道救母之恩。老道捻鬚微笑說:“君既高捷,太夫人又延壽一紀,這都是盛德所致,貧道何力焉。”,慶餘驚歎道士預知,就拜問終身。

老道說:“君無大貴,但有耄耋高壽,君前生也是道人,我們是師兄弟,在一起修道。你曾投石打狗,誤中一青蛙,當場打死。現在青蛙已投生為驢,找你索命。你命該橫死,但是你孝德感神,已有解星入命,固當無恙。但君夫人前世,為婦不貞,按數應當守寡。現在君已得延壽,恐非所偶,一年後恐瑤臺傾矣。”,慶餘聽了大驚,惻然良久,問道:“繼室在哪裡?”,道人說:“在河南,今已十四歲了。”,臨別時,道人囑咐道:“倘遇危急,宜奔東南,切記切記。”。

一年後,慶餘妻子病逝。慶餘有個舅舅在江西做知縣,多年不見,母親派慶餘去江西探望。慶餘一看,要路過河南,就想去看看未來的妻子,於是踴躍前行。

慶餘騎著一匹大青騾子,一路風餐露宿,前往江西。走了幾天,來到河南開封地界,行經一個村莊,緊挨著黃河大堤。大堤上正值廟會,路邊幾臺大戲唱著,路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慶餘手拉韁繩,緩步而行。忽然,後面跑來一匹大公驢,也不知道是誰家跑丟的。那公驢正值發情,緊跟著慶餘的大青騾,不時騷擾騾子。青騾不勝其擾,頻頻用後腿彈踢。

慶餘一看煩了,回手一鞭子,正中驢耳。那驢子吃痛,驚跳起來,啊啊狂叫一聲,猛地發足狂奔。河堤上有個王爺的世子,才五六歲,被乳母抱著,坐在河堤邊樹下看戲,身邊有七八個隨從保護者。不防驢子猛地跑過來,把乳母和世子擠下黃河,頓時沒影了。

隨從一看大譁,要捉慶餘。慶餘一看惹禍了,立即快馬加鞭,縱騾狂奔。他想起道人的話,往東南疾馳而去。

慶餘一口氣跑出三十多里,來到一個小山村,看到一個老人坐在門前。慶餘跑得又飢又渴,就下了騾子,向老人施禮,討點水喝。老人看慶餘衣著不凡,彬彬有禮,就邀慶餘進家,自稱姓方。

聊齋故事:《命中註定》

喝完水,方老漢問慶餘從哪裡來。慶餘立即伏地叩頭,實話講了自己遭遇,懇請老人搭救。方老漢說:“不妨不妨,請暫居此間,我打聽清楚了,再想辦法。”。

到了晚上,探得訊息,原來淹死的是大王世子。方老漢驚駭地說:“這太厲害了,他家可以為力,這真愛莫能助。”,慶餘哀求不已,最後,老漢說:“這真不可為,過一夜再說吧,看其緩急,再做打算。”。

當天晚上,慶餘又愁又怕,六神無主,終夜不能閤眼。第二天,再探聽,已是巡捕四出,到處張貼海捕公文,說是敢藏匿犯人者棄市。方老漢面帶難色,無言而入。慶餘心中疑懼,坐立不安。

到了半夜,忽然方老漢叩門而入,問道:“夫人多大年紀?”,慶餘說已經去世,現在無偶。老漢高興地說:“吾計成矣。”。老人說:“我姐夫好修佛,已在南山出家。我姐已病死,剩下孤女,有我養大,頗賢惠,現以奉箕帚何如?”,慶餘一聽大喜,這一符道士之言,二可得老漢周全,可以保命。他說:“這是小生之幸,但遠方罪人,怕連累老丈。”,老漢說:“這就是為君所謀,姐夫道術頗神,但久不與人事,你們結婚後,姐夫必有法術救人。”。

慶餘聽了大喜,於是入贅方家。女名麗華,年方十六七歲,豔絕無雙。

結婚後,慶餘每對麗華唏噓嘆息。麗華不解,對慶餘說:“我如此醜陋,讓君憎惡至此嗎?”,慶餘說:“娘子仙人,相偶是我之大幸。但有禍患,恐連累娘子。”,於是一五一十講了自己的情況。麗華一聽,眼淚下來了,抱怨道:“我舅非人,這彌天大禍,不可為謀,乃不明言,陷我於苦海之中。”,慶餘長跪說:“這是我以死命哀求舅舅,舅舅慈悲而無術,知卿能生死人而肉白骨。我雖不算好逑,但是家門尚可,如能再生,香花供養有日。”,麗華嘆道:“事已至此,還有何說。但父親削髮為僧後,兒女之愛已絕,無他,只有同往哀求,恐擔挫辱不淺。”。

當天晚上,麗華一夜不眠,連夜趕做氈棉護膝,夫妻都穿上。第二天,麗華僱轎子一頂,慶餘步行,一路往南山而去。

一行人走了十多里,來到一座險峰下面,山路崎嶇難行,麗華下轎,二人步行爬山。爬到半山腰,麗華力盡,大汗淋漓,東倒西歪不能行走,慶餘扶她前行。慶餘情不可忍,說道:“為某事,讓娘子受此大苦。”,麗華愀然說:“恐這尚未是苦。”。

二人拼盡全力,爬上山頂。山頂有個大廟,二人喘息一會,相將走進廟裡。兩人在大殿禮完佛,走入殿後禪堂。

禪堂裡有個老僧,面目削瘦,一部長鬚,正盤腿坐在蒲團上,面對大門,閉目打坐。旁邊站著一個小和尚,手拿拂塵伺候。老僧面前地上,密密麻麻鋪滿砂礫石子。

聊齋故事:《命中註定》

麗華進屋,不敢擇地,跪在沙礫上,慶餘也跪在旁邊。老僧開眼一看,隨即閉上,沉默不言。

跪了一會兒,麗華說:“久不定省,今女已嫁,故帶女婿來。”,老僧閉目說道:“此事我已知曉,小妮子太累人。”。

夫妻二人跪了很久,筋疲力盡,石子將壓入骨,疼痛難忍。

又跪一會兒,老僧開言道:“青騾子騎來沒有?”,麗華說沒有,老僧說:“夫妻即去,可速騎來。”,二人拜謝而起,狼狽而行,幾不能走路。

回去後,慶餘把青騾送上廟裡,但不解其意,夫妻只有靜聽訊息。

幾天後,街巷哄傳,說是犯人騎青騾入市,被巡邏兵丁捉住,報告給王爺後,立即在法場斬首了。

夫妻聽罷,共相慶賀。不久,山上廟裡派一個小和尚過來,送給他們一根斷竹杖,傳語說:代死者,此君也。並要他們燒香祭拜,葬于山中,以解竹木之冤。

慶餘一看竹杖,斷處血痕宛然,立即買來香燭紙錢,拿到山中,焚香祭拜後葬于山坡上。夫妻辦完事後,不敢久留,星夜返回遼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