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多年不忘此人酒後失言,卻獨留其安享富貴,還親手撫其病體

【朱元璋殺數萬舊臣,為何唯獨此人成功避禍?原來他看人才最透徹】朱元璋登上大明王朝皇帝寶座後,為了使朱家江山永固,對昔日助其打天下的功臣勳舊大開殺戒。從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胡惟庸謀反案後,朱元璋猜忌舊日功臣的心思日甚一日,時常以功臣宿將的貪縱之過,對其大開殺戒,妄圖剪除所有的“棘刺”,導致一時之間,

為建立大明王朝屢立戰功的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有德等眾多宿將,不是被誅殺,就是被賜死。在眾人中,尤其以號稱“開國勳臣第一

”的韓國公李善長死得最慘。

朱元璋多年不忘此人酒後失言,卻獨留其安享富貴,還親手撫其病體

據載,李善長在77歲時,被朱元璋定成“奸黨”及“謀反”罪,令其自縊,所有妻女子侄,近枝親屬等七十多人盡皆被誅。另外,安陸侯陸仲亨、延安侯唐勝宗、平涼侯費聚、南雄侯趙庸、河南侯陸聚、宜春侯黃彬、豫章侯胡美、滎陽侯鄭遇春等人,一併被收監論罪,前後牽連受誅者上萬人,而“

株連蔓引,迄數年未靖雲。

”但在一眾功臣勳舊中,卻唯獨信國公湯和得以“

獨享壽考

“顯融令終”

。其中根由何在呢?

朱元璋多年不忘此人酒後失言,卻獨留其安享富貴,還親手撫其病體

湯和與等人的恃功驕縱,老而不檢點,尤其是與他們一味“

眷戀崇貴顯要,不忍請老

(即退休)”等行為相比,湯和算是認清了形勢,看透了朱元璋,所以他越來越謙虛謹慎,不眷戀富貴奢侈,做到了及時“

乞身歸第,以明哲自全

”。在洪武諸功臣中,湯和可謂“

卓然非人所能及也

”。那麼,湯和與朱元璋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發展的呢?

朱元璋多年不忘此人酒後失言,卻獨留其安享富貴,還親手撫其病體

湯和,字鼎臣、濠州(治今安徽鳳陽東)人。他本是一介武夫出身,起初行事根本與“明哲”或“卓然”不沾邊兒。史載,湯和年輕時倜儻豪縱,嗜酒任性,說話常言語出格。早年間,湯和曾奉朱元璋之命駐守常州,阻擋張士誠。在此期間,有一次湯和有事請示朱元璋,遭朱元璋否決,湯和心中不滿,隨後趁醉酒說了不該說的話:“

吾守此州,如據坐舍脊,左顧則左,右顧則右,誰能難也?

”這話無異於大逆的“反語”!湯和醒酒後,回想前言頗感懊悔,決意將功補過。於是“

悉力拒士誠,再破其軍

”,並且此後再不敢亂說話。

朱元璋多年不忘此人酒後失言,卻獨留其安享富貴,還親手撫其病體

但是,素以猜忌大臣聞名的朱元璋,表面雖沒怪罪湯和說的醉話,但實際卻牢牢記著湯和這次的失言,等待時機“教訓”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時,終於給湯和補上了這個懲罰。當時功勞與湯和差不多的鄧愈等人,都被封為國公,歲祿最少者也有三千石,但湯和卻只被封了箇中山侯,歲祿更是隻有一千五百石。不僅受封爵位低,朱元璋還不忘用湯和當年的失言敲打他,對其嚴加指責,搞得湯和“

惟頓首謝過而已

”。湯和頂著侯爵的第二等爵位,一熬就是七年,直到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湯和才被進封為信國公,歲祿加到三千石,而朱元璋仍舊“

猶數其常州時過失

”,湯和受此際遇,卻並未心懷不滿,反而更加嚴格要求自己,謹慎從事。

朱元璋多年不忘此人酒後失言,卻獨留其安享富貴,還親手撫其病體

朱元璋到了晚年時,為幫孫子朱允炆鞏固政權,創造穩定的接班環境,“

意不欲諸將久典兵,未有以發也

”,卻苦於找不到藉口。湯和經過觀察,揣測到了朱元璋的這件大心事,同時他也覺得功臣宿將多數都年事已高,卻長期佔據高位阻礙年輕人的仕途,且不少人多年帶兵,確實容易發生不穩定狀況,於是他帶頭向朱元璋請求退養。他上奏說:“

臣犬馬齒長,不堪復任驅策,願得歸故鄉,為容棺之墟,以待駭骨。

”這話正合朱元璋心意,立即被召準,還為其“

賜鈔治第中都(鳳陽),併為諸公侯治第

”,朱元璋以湯和為榜樣召令勳舊皆致士歸隱。湯和此舉,固然有明哲保身的用意,但也確是為國家著想的善舉,事實上,這樣也確實保證了當時穩定的政治局面。

朱元璋多年不忘此人酒後失言,卻獨留其安享富貴,還親手撫其病體

所以,朱元璋從此對湯和盡棄前嫌,並倍加寵榮。當其退歸到中都家中,“陛辭”時,朱元璋特賜湯和“

黃金三百兩,白金二千兩,鈔三千錠,彩幣四十餘副,夫人胡氏賜亦稱是,並降璽書褒諭,諸功臣莫得比焉。

朱元璋多年不忘此人酒後失言,卻獨留其安享富貴,還親手撫其病體

自此以後,湯和除奉命到沿海御倭數年外,其餘時間皆在中都家中安享晚年,僅“

歲一朝京師

”而已。行事“

益為恭慎。入聞國論,一語不敢外洩。

”居鄉里,不以富貴功驕人,且能急人所難。朱元璋給他的賞賜,“

多分遺鄉曲。見布衣時故交遺老,歡如也。

”朱元璋因此“

愈信愛之

。”當湯和病重時,朱元璋多次親自探視,並“

手撫摩其體,與敘裡舊及艱難勞績……為之雪渧。

朱元璋多年不忘此人酒後失言,卻獨留其安享富貴,還親手撫其病體

《明史》給湯和確定的“明哲”“卓然”四個字的讚語,從蓋棺定論的角度看,他是當之無愧的。湯和能做到“明哲”與“卓然”四個字,不僅僅在於他知過真改的道德修養,更在於他在政治形勢上能清楚地審時度勢以及難得的大局觀念,身居高位能夠帶頭提出致仕修養,還不是他的最大優勢,湯和的“卓然”表現還在於其軍事行動上的遠見和果敢。

朱元璋多年不忘此人酒後失言,卻獨留其安享富貴,還親手撫其病體

這邊朱元璋剛批准湯和的致仕修養請求,那邊就傳來了倭寇侵擾沿海的訊息。朱元璋想派人帶兵去平息沿海的倭匪,但主將選誰呢?琢磨了一圈還是派湯和保險,一方面湯和經驗豐富,有軍事謀略;另一方面湯和不貪戀軍權,後事好料理。所以他召來正準備退休的湯和說:“

日本

蕞爾

夷,數為侵盜,我欲固我封戍,卿雖老,強為一行。

”湯和見朱元璋還能重用自己,便爽快應允,但他提出要讓熟悉海防和倭匪情況的方鳴謙當其副手,朱元璋詔準。到前線後,湯和根據方鳴謙的建議,採用“倭

海上來,則海上御之

”的策略,實施“

量地遠近,置衛所,陸聚步兵,水聚戰艦

”,使“

倭不得入,入也不得附岸

”的戰術

。為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他挑選

近海民四丁籍為一軍,戍守之

”,避免了從外地調兵水土不適的弊端。湯和用此法在浙江沿海等地修築了衛所城五十九座,組織了35000多名丁壯戍守,但這樣做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就是民“

頗苦之

”。

朱元璋多年不忘此人酒後失言,卻獨留其安享富貴,還親手撫其病體

為此,有地方官等人向湯和提出:“

民苦矣,奈何?

”湯和也知道這樣做確實苦了百姓,但從長遠看,這是能有效抗倭的辦法,能保障沿海百姓日後的安居,他堅定地答覆質疑者:“

成遠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顧細謹,復有讀者,齒吾劍!

”在湯和的堅持下,海城衛所按期築成,明初的海防部隊也建立了起來。到嘉靖朝時,“

東南苦倭患,和所築海城戍皆堅緻,久且不圮,浙人賴以自保,多歌思之。巡按御史請於朝,立廟以祀。

”可見,湯和當年的軍事遠見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明朝的史學家李贄曾宦遊於吳越之間,親耳聽到了“

其父老歷歷指烽戍

”,“

湯信公功不可

到滅,微信公,吾其鯨鯤食矣

”的讚譽!

朱元璋多年不忘此人酒後失言,卻獨留其安享富貴,還親手撫其病體

湯和用了一年多時間,料理好沿海倭患,回京向朱元璋覆命,得以回到鳳陽老家的新宅中養老,此時湯和63歲,此後的四五年間,湯和只是每年進京一次朝見朱元璋,其餘多是安享晚年生活。但這幾年間,湯和身體不大好常生病,到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時,終於病逝,享年70歲,死後被朱元璋追封為東甌王,諡號襄武,得以厚葬。湯和在明初眾多的功臣勳舊中,算是活得最明白的一個人,他的舉動不但有利於自己,也有利於國家發展,所以得到朱元璋肯定,得到世人稱頌是有道理的,不愧為“明哲”“卓然”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