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賣恩施惠,權謀家如何在博弈與妥協中,攫取最大利益

材料

(可略過,直接看白話):

孝王大悅,使人馳以聞;濟北王得不坐,徙封於菑川。

白話:

梁孝王聽了很高興,派人急速進京向朝廷奏報;因此,濟北王得以不坐罪,被改封到菑(zī)川國為王。

文說:

上篇,我們講了七國之亂故事。

73:弱勢者最大的正義就是自保,但你得把理由包裝得冠冕堂皇

本篇繼續說說,景帝和梁王,因濟北王劉志而起的博弈與妥協,以及背後的權力心思。

濟北王劉志謀反是鐵板釘釘,雖然沒有真的起兵,但這也是因為他不能,而非不想和不敢。所以他實際上就是反王。

七國潰敗後,局勢已定,這是撈功的時機,反王之間有過的陰謀,都會被一線將士們挖出來,上報皇帝邀功。叛亂國家中一些站隊朝廷的人,為了政治前途,也有足夠動力向朝廷告密。

74:賣恩施惠,權謀家如何在博弈與妥協中,攫取最大利益

所以,這些見不得光的陰謀,最終瞞不過皇帝。同時,梁王作為景帝至親,權勢重,耳目多,又親歷平叛,對情況也能瞭解清楚。

更重要的是,謀反這種重罪,是對皇權和統治的顛覆,俗話說“亂世用能,平則去患”,天下平定之後,皇帝要做的就是,去除隱患,殺幾個典型,來震懾諸侯,杜絕皇權再次被挑戰。因此,這種清算時刻,劉志這個反王對皇帝來說留著也是禍患,應該殺頭。

再者,清算時刻政治局勢往往敏感,梁王此時出面為反王劉志辯解,對他的政治處境是不利的,皇帝會對他的動機產生猜疑啊。他為什麼要冒政治風險,替劉志說話?

景帝又為什麼該殺不殺,只對劉志做移封處置?連個降爵都沒有,要知道高祖那會兒,貫高瞞著張敖行刺高祖,高祖就把張敖從趙王擼成了宣平侯,如今濟北王謀反是實錘,景帝還保留了他的王位,這跟罰酒三杯有什麼差別?景帝為什麼這麼做?

就憑公孫玃幾句詭辯和馬屁,顯然不可能有這麼大影響力。

1.梁王為什麼幫劉志

賣個恩情,拉攏劉志。權力的慾望一旦被勾起,人是不會滿足的。景帝先前在家宴上,說傳位給梁王,加上竇太后助攻,使梁王對皇位是抱有期盼的,儘管他知道機率極小,但誘惑實在太大,萬一成了呢?

正是這種期盼,導致了梁王對自己的定位,會比實際的位置高半截。也就是說,

一旦梁王自認為是皇位繼承人,那麼他的行為就會有意無意的趨近於符合此身份的利益。

他會尋求培植自己的勢力,為將來坐穩皇位做準備。

此時,賣個恩情給劉志,正是機會。這不僅是做給劉志看,更是做給其他在忠於朝廷與背叛朝廷中反覆猶豫的諸侯看。以此擴大自己在諸侯中的影響力,為自己將來繼承皇位,獲得廣泛的諸侯支援。

同時,梁王需要將平叛過程中獲得的戰利品,套現成政治資本。梁王是景帝一母同胎的親兄弟,是七國之亂中景帝唯一放心仰仗的諸侯王,恩寵之隆,世無其二。七國之亂中,梁王掌印的梁國又是首當其衝,為朝廷大軍牽制住了吳楚叛軍,差點連國家都滅了,功勞至高,無出其右。平定叛亂之後,梁王又是賞賜多多。

74:賣恩施惠,權謀家如何在博弈與妥協中,攫取最大利益

但,說句實話,這些榮寵,榮耀和物質賞賜,對一個皇位繼承人來說,不稀缺了。他缺什麼?政治資本。所以,梁王願意藉機替劉志辯解,成了,收割一波人心;沒成,也能擴大自己的聲望和影響力。這即是政治資本。

人心所向也是實力。

有了聲望和影響力,就能吸引更多有資源有背景有才華的人,為己所用。

還有,梁王需要確定界限。有的小孩子會不斷試探父母生氣的臨界點,試出來之後,就只在安全範圍內調皮搗蛋。有的男生也會不斷試探女友的底線,有什麼事能做,什麼話能說,慢慢試出來。

梁王為反王劉志辯解,就是在試探景帝對他的容忍底線,換句話說,景帝會不會顧及到親弟,而在法理或原則上讓步。如果景帝無條件接受梁王建議,梁王必定會更加肆意妄為,直到景帝繃不住。如果景帝一開始就態度堅決反對,梁王必定會收斂自己。

2.景帝為什麼放過劉志

賣個面子給梁王。平叛過程中,梁王付出很多,當時吳楚叛軍兵臨梁國都睢陽城下,梁王幾次催促周亞夫搭救,周亞夫不理,梁王向景帝告狀,景帝命令周亞夫援救,周亞夫拒不執行。雖說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但梁王畢竟是御弟,如果沒有景帝事先授權,周亞夫敢這麼做嗎?梁王也是在權謀環境中耳濡目染長大的,內中玄機怎能不知。

當時是梁國危急存亡時刻,梁王哪怕有一點猶豫,都容易被叛軍利用,萬一倒戈,景帝平叛的代價還得更大。但是,梁王沒有猶豫,堅定站隊朝廷。

這說明,梁王是景帝最鐵的鐵盤。衝這點,景帝也要給梁王個面子,略施小惠,當做補償和安撫。

然後景帝需要穩定人心。大忽悠公孫玃有一句話說得很對:我害怕那些恪盡職守的封國諸侯,都由此而產生疑慮。大亂之後,人心思定,但往往這種過渡期,很敏感,諸侯們對戰後的政治走向,會心生不安啊,不安什麼?密謀過謀反但沒有實際行動的諸侯,會恐懼清算;其他諸侯會恐懼牽連,恐懼皇帝以平叛之名,行削藩之實。

這就容易引起大面積的人心動盪,後遺症就是諸侯狗急跳牆,破罐破摔,或此起彼伏,或抱團起兵,朝廷不得不花費大量人財物前去鎮壓,這不利於穩定。

所以,景帝也願意放劉志一馬,釋放既往不咎、到此為止的訊號。

不過說實話,就算景帝殺了劉志也沒意義。

74:賣恩施惠,權謀家如何在博弈與妥協中,攫取最大利益

電影《教父》開幕,女兒康妮大婚,教父接受忠誠的第一殺手路卡布拉西的問候。教父以相當嚴肅和謹慎的態度對待他,看似輕鬆實則刻意得將每個表情、每個動作、每一句話都演繹得恰到好處。路卡走後,原著中還有如此描述:唐·柯里昂輕輕地長出一口氣。全世界只有布拉西能讓他緊張。

教父為什麼如此?以教父的位階,實在沒必要對下屬這樣。真實原因是,路卡太強了,儘管他忠誠,但他的力量實在難駕馭。

這就是權力的馭下邏輯,忠不忠誠是一碼事,有沒有挑戰權威的實力,又是另一碼事。實力是忠誠之上的錦花,沒有實力的忠誠,也還聊勝於無。

劉志是一個平庸之輩,謀反是九死一生的買賣,必須做萬全準備,但開戰前夕,他的城牆還沒修好,說明政務疏於管理,其次,郎中令劫持了他,導致無法發兵,說明他對下屬控制力度嚴重不足,不得人心。

這樣的人沒有實力,對皇帝來說也就沒有威脅。殺他只能洩憤,毫無意義,沒有利益。放過他,卻能收割寬宏大量之美名。

再多說一點,景帝對劉志移封背後的權術。梁王再親,功勞再大,與景帝畢竟尊卑有序,先是君臣,再是兄弟。既然如此,皇帝對臣下的建議,必然不會全盤接受,必須保持權力的獨立性,也即是賞罰由我。

不管梁王說什麼,哪怕他說的完全符合景帝的利益,景帝也不能照做,原因很簡單,“假勢”,天下人會高估梁王的權威,以及他對景帝的影響。

所以,景帝雖然接受了梁王的建議免了劉志死罪,但還是給他移封到了葘川國,這個地方也屬齊地,但國土更小,也是進一步削弱了劉志。

景帝透過這麼一個動作,來傳遞資訊:梁王的意見只是參考,最終還是皇帝說了算。

3。以上,就是梁王和景帝圍繞著如何處置劉志這件事,所引發的博弈與妥協。

用一個詞概括,就是各懷心思。看上去是為了公道正義,朝廷大局,其實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為了權力。其他的一切,如恩惠、榮寵,都只是手段和工具。這就是現實。

政治就是在博弈中尋求兼顧各方利益,且低成本的妥協方式,以此攫取最大利益。

政治就是妥協。

以上就是我讀《資治通鑑》時的感悟,有很多朋友和網友問我,是怎麼從《資治通鑑》中讀出這麼多內容來的。

我的回答從來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多讀幾遍。一部質量上乘的《資治通鑑》,絕對是值得反覆閱讀的。

下面給大家推薦的這套《資治通鑑》,不管是包裝還是印刷,都很不錯。放在書房或者臥室,每天拿出來讀上幾頁,慢慢地自然會領略到《資治通鑑》的魅力,能從裡面學到很多東西,比如為人處世,職場權謀,人性管理等等。

74:賣恩施惠,權謀家如何在博弈與妥協中,攫取最大利益

這部《資治通鑑》,全套共4本,彩圖白話文對照版,精包裝。原價298元,現在優惠僅需69元,一兩包煙幾杯奶茶的價格,就能買到古人上千年的智慧,非常划算。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選下方連結購買:

74:賣恩施惠,權謀家如何在博弈與妥協中,攫取最大利益

全四冊 資治通鑑 原著彩圖版白話文白對照全集 【億糖書屋】

檢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文森特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