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中國文學史:從歷朝歷代的文體流變,探究文學的發展脈絡

1。有關“中國文學史”

大學時候,我的專業是漢語言文學。袁行霈主編的《中國文學史》,完整地算下來,學了將近兩年。就算是這樣,到如今,我畢業已經十年,再翻開那厚厚的四本書,我依然心存敬畏,不敢多言。

這套教材是不錯,所有的知名的不知名的,凡是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我們幾乎都能在袁行霈主編的這套書裡看見。上學的時候,對於文學史,固然很喜歡,但因為閱歷的有限,我對整個文學史的理解,還只是浮於表面。

當然,學習效果最好的時間段,還得是畢業後。畢業後,出於專業上的責任感,我重新沿著袁行霈的《中國文學史》,梳理了一下經典的作品。從《詩經》《楚辭》到《古詩十九首》再到“初唐四傑”……到了王維,詩就已經太多了。我沒有心力背下去,後來也就不了了之了。

儘管如此,那次對中國文學史的整理,還是益處頗多的。章培恆、駱玉明的《中國文學史新著》,是更為晚近的一套中國文學史著作。相比於袁行霈版本,這套書,政治因素少了很多。在詩人和作品的評價上,它也與袁行霈版本,有著一定的差異。

可不管這樣,這兩套書都是教材級別的好書,是我們涉足文學史不可不讀的經典讀物。可是,我最偏愛的,竟不是它們,而是一本不起眼的小書。

相比於前兩套書,胡小石的這本《中國文學史講稿》,屬於非常個人化的思考。但正是這樣的思考,讓我第一次理解了文學流變的整個過程。

“極簡”中國文學史:從歷朝歷代的文體流變,探究文學的發展脈絡

2。胡小石:《中國文學史講稿》

從體例上來看,胡小石的《中國文學史講稿》,甚是簡潔,和那種教材級別的“中國文學史”不同,胡小石專注於文學的流變。

胡小石,祖籍浙江嘉興,生於南京,在書法上,他頗有造詣。不僅如此,胡小石詩詞寫得也都非常地好,他是“金陵四老”之一,同時也是“南大中文系三老”之一。

“極簡”中國文學史:從歷朝歷代的文體流變,探究文學的發展脈絡

他曾經做過王國維的學生,在建國以後,又歷任過很多國內知名大學的教授。他的門生,更是博學多才者甚多,馮沅君、蘇雪林都是他的弟子。

因為長年從事與古籍相關的工作,在講授課程的時候,胡小石也刻意地整理過中國文學的流變。胡小石的這部《中國文學史講稿》,就是經由對胡小石學生蘇拯的筆記加以整理而成。1928年,這本書發行的時候,叫作《中國文學史講稿上編》,之所以是“上編”,是因為,這套書所講的中國文學史,向下的時間節點,只到宋朝。這之後的元明清,雖也有零星的筆記,但遵從胡小石的遺教,不再進行整理增補。

所以,從厚度上來看,《中國文學史講稿》可以說是一本非常薄的中國文學史了。但是,從內容上看,它一點也不簡單。

3。從歷朝歷代的文體流變,探究文學的發展脈絡

和上文我所提到的兩套文學史有所不同,《中國文學史講稿》這部文學史,是胡小石一人的創作。他觀望整個中國文學史的發展程序,從歷朝歷代的文體演變著手,胡小石的很多觀點,頗有亮點。

“極簡”中國文學史:從歷朝歷代的文體流變,探究文學的發展脈絡

每一個時代,他都直指關鍵,結合社會的大背景去分析,為我們提供文學史上新鮮的思考。

這種“草創”的形式,一經發布,就引起了無數人的關注和效仿。之後的馮沅君、陸侃如合編的《中國詩友》、劉大傑的《中國文學發展史》,都是受到了胡小石的啟發。

從《詩經》到“楚辭”,再到漢賦、古體詩、律體詩、詞,這整個的文學流變,都有著深厚的底層邏輯。胡小石從底層邏輯出發,為我們一一解析。讀完他的《中國文學史講稿》,我才真正對之前所學習過的整個中國文學史,有了一個更深層的理解。

《中國文學史講稿》,從清

代焦循的《易餘籥錄》

講起,引出了

“一代有一代所勝”

的觀點,主張文學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

這在某種程度上,確定了以達爾文的《進化論》為依據的文學史觀,這種觀點,對古人的“崇古”思維,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但胡小石確實也用自己的論述,證明了時代與文體的諸多關聯。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胡小石的講稿中,也依然有很多值得我們後代鑽研的論點。書中頗多高見,只用寥寥數語,就把特徵概述。

凡是對中國文學史有興趣的讀者,都可以把這本《中國文學史講稿》作為我們首要閱讀的書籍。因為內容不多,所以,讀起來的時候,也不會有那麼大的思想壓力。

掌握了文學史的概況之後,再去閱讀更詳細宏大的文學史著作,用具體的文學作品填充血肉,這樣的學習才算完整。

哪怕沒有元明清,這本書也不算遺憾。文學到了宋朝,格律已非常完善。停留在古代文學的巔峰,這許多的文學瑰寶,我們可能一生,都背不完。《中國文學史講稿》,到這裡,我不得不再次感嘆:這部“極簡”的中國文學史,真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