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入門書目:《荀子》

《荀子》是戰國時期荀子和弟子們整理或記錄他人言行的哲學著作。該書旨在總結當時學術界的百家爭鳴和自己的學術思想,反映唯物主義自然觀、認識論思想以及荀況的倫理、政治和經濟思想。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戰國末期趙國人,名況,字卿,時人尊稱他為“荀卿”,荀子是先秦儒家學派的最後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後因避漢宣帝劉詢諱,改稱孫卿。他曾兩度到齊國遊學,任過列大夫的祭酒,還到過楚國,任蘭陵令。後失官,家居逝世。葬於蘭陵。

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人定勝天”、“性惡論”、“隆禮敬士”、“尚賢使能”、“重法愛民”、“節用裕民”、“開源節流”是其主要思想。在人性問題上,提倡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論’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

《荀子》全書一共32篇,其中荀子親手所著的22篇,在前27篇中,《議兵》、《大略》等幾篇可能是他的學生整理而成的。最後5篇,《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堯問》可能也不是他本人的著作,而是他和弟子們整理或記錄他人言行的文字,但其觀點與荀子的一貫主張是一致的。韓非和李斯均為他的入室弟子。

《荀子》一書內容十分豐富,展示了他在哲學、邏輯學、倫理、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科學、文學、藝術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

《荀子》的文章論題鮮明,結構嚴謹,說理透徹,有很強的邏輯性。語言豐富多彩,善於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風格,對後世說理文章有一定影響。開創了以賦為名的文學體裁。

推薦孩子們買較為淺近的注本,有梁啟雄《荀子簡釋》,還有《荀子新譯》中華書局1979年版。其中《天論》、《性惡》、《解蔽》、《勸學》諸篇可細讀。

《荀子》名言警句

1、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2、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

3、鳥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詐。

4、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以言,深於矛戟。

5、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內不自以誣,外不自以欺。

6、不知其子,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左右。

7、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8、居必擇鄉,遊必就士。

9、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10、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

1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2、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國學入門書目:《荀子》

國學入門書目:《荀子》

荀子全鑑(珍藏版)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