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想,地獄就是天堂;有希望,痛苦也成歡樂

有理想,地獄就是天堂;有希望,痛苦也成歡樂

摘自公眾號(家風研究院)

《論語·雍也第六篇》第三十章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大意】

子貢問孔子:假若有一個人,他能給老百姓很多好處,在貧困和緊急時又能賙濟大眾,怎麼樣?可以算是仁人了嗎?

孔子感慨地說:豈止是仁人,簡直是聖人了!就連堯、舜尚且難以做到呢!孔子停頓了一下,又說:至於仁人,很好理解,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凡事能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推己及人,可以說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

【雲說】

子貢問了一個問題,孔子給出了兩個答案。一個是聖人標準,一個是仁者標準。

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就是成語“博施濟眾”的出處。能做到廣泛地給予百姓,還能賙濟大眾,就是聖人了。誰可以這樣?我覺得現代社會有一位,是誰,您自己對號入座吧。

可見子貢之高明。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心裡想的是什麼呢?我想絕不是考慮學區房多少錢一平米,手腕戴的佛珠多少錢,今兒股票跌停還是飄紅,巡視組來了我如何對付。顯然,子貢是個有夢想,有情懷,有格局的人。

有理想,地獄就是天堂;有希望,痛苦也成歡樂

而孔子更加了得。一針見血,深入淺出。言外之意,我們要當好君子,做好仁者,走向聖人。

其實,世界上任何人都在服務,也都是在給別人的服務中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為家庭,家人和自己謀求幸福。誰服務的人多,誰服務的好,誰服務的出色,誰就是越偉大,越富有,越幸福。

很多人都認為財富和地位是爭奪和所取來的,實則不然,是用自己的服務換來的。你給別人服務多少,你就能得到多少。

舉個例子。

比如你開店賣東西,目的當然是想賺錢,但是就看你怎麼給你這個店定義了,是給所有的顧客服務,還是不擇手段地賺錢。

如果你定位於給所有的顧客服務,並想盡辦法讓來到你店裡的顧客滿意,對你的服務充滿感激,那麼他們會心甘情願地把口袋裡的錢放在你的手裡,而且還會把他們親朋好友的錢送給你。你的店就會越做越大,錢越賺越多。

如果你是不擇手段地想賺錢,那麼顧客和他們認識的人只能上你一次當,受你一次騙。也許他們拿你沒辦法,但是他們能做到再也不來你的店,也會阻止他們認識的人來給你送錢。你可以讓他們承認你很聰明,鬥不過你,拿你沒辦法,但是他們可以在你面前捂緊自己的錢袋。這樣你慢慢地什麼也賣不出去,最後還要把本錢賠進去。

這就是服務的本質!

我們呢?

左右活一場,最後誰都要死一回。但有的人死後還能活,就是看你對這個社會的貢獻。人們懷念你,感謝你,然後對你的後代尊敬,對他們好,然後你的孩子們就能比別人成功。

這是什麼?

家風。

道德傳家的企業,延續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您能回憶起歷史上哪個人因為純粹的有錢而被人懷念和尊崇嗎?

我輩當思之!

有理想,地獄就是天堂;有希望,痛苦也成歡樂。

樂觀者在困難中看到機會,悲觀者在機會中看到苦難。

只有對自己有信心,才能對自己的選擇有把握。否則,不用旁人爭奪,就已自亂陣腳。

如果,我們能做一個“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人,那叫三生有幸。退而求其次,做一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人也好。

明朝晚期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呂坤在其著作《呻吟語》中說:人生天地間,要做有益於世的人,縱沒這心腸、這本事,也休作有損於世的人。

啥意思?

人生在世,就要做個有益於社會的人;縱然沒有這種志向和本事,也不要做有損於社會的人。

據說,在新加坡,每個人出生之後就必須有義務在往生後捐獻器官。當然,你也可選擇申請不捐獻,但是同時也就等於放棄接受捐獻的機會。只有拋開自我,才可享受公平。你可以自私,但也別期望他人奉獻。

您說,我不想做聖人,也不想做君子和仁者,也不願意給社會奉獻,更不願意幫助人。那好吧,送您一句話:

能幹大事幹大事,幹不了大事幹小事,幹不了小事不幹事,千萬不能幹壞事。

能幫大忙幫大忙,幫不了大忙幫小忙,幫不了小忙不幫忙,千萬不能幫倒忙。

這是底線了。不然就是壞人、惡人嘍!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