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狠手辣的呂雉,為何在遭受匈奴單于求娶的羞辱時還能忍氣吞聲?

公元前192年,漢高祖劉邦駕崩三年後,呂后突然接到匈奴單于求娶自己的國書,不由得勃然大怒。她決定殺掉使者,然後派兵征討匈奴。誰知第二天她便改變了主意,回書以“自己年老色衰”為由婉拒了冒頓,並派公主帶大量財物前去和親。

原來冒頓早打探清楚:漢朝此時朝堂震盪,劉氏宗族和呂氏外戚矛盾劇烈,呂后忙著收拾情敵和她們的兒女,大臣們則忙著如何明哲保身,根本無暇顧及對匈奴用兵。

於是冒頓便寫下這封及其傲慢的的信,其大意是說:

“我這個不成大器的君王,出生於荒涼的沼澤地之中,生長於北方的草原大漠之上,靠放牧牛馬為生,數次到達大漢的邊境,想到中原各處遊覽。

如今你的丈夫去世了,你成了寡婦。我們兩個都是一國之君,都孤獨悲傷,生活沒什麼樂趣。不如我倆交換一下,你呂后沒有丈夫就讓我做你的丈夫,我冒頓單于沒有妻子就由你呂后做我的妻子。”

而6年前,劉邦將宗室之女冒充公主嫁給了冒頓單于,按照輩分來說呂后應該是冒頓的丈母孃,而且呂后還是漢朝的皇太后,冒頓要娶呂后為妻,顯然是對呂后和漢朝的極大侮辱。

但是,呂后和漢廷都忍下了這份屈辱。原因無他,朝廷和百姓都經不起折騰了:此時的漢朝剛剛建國,紛飛的戰火堪堪結束,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國力空虛。

在實力懸殊的實情之際,只能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隨後呂后以卑微的姿態親自給單于回書一封:

“單于不忘記我這個貧窮的小小王朝,親自寫信,使得我國上下誠惶誠恐。我拜讀了您的信後仔細思慮,如今我年老色衰,頭髮脫落,牙也掉了,走路都搖搖晃晃,實在不能再嫁給您了。

單于聽信了別人的誤傳才寫信要求娶我,可是我卻配不上單于的英明神武。我這個小國,沒有犯什麼罪過,還請單于寬恕。這裡有我專用的車子兩輛,馬兩匹,送給單于平時用。”

隨後,呂后從宗室裡選了一名女子冒充公主,嫁給了冒頓單于為王后,並陪送了大量的金銀珠寶,實行和親政策。隨後的每年,西漢都奉送價值不菲的酒、米、食物等,以換取暫時的和平。

冒頓不過是以此為藉口羞辱漢朝皇室挑起事端,讓自己有一個發兵的理由。所以書寫得很傲慢,準備尋機挑事發動戰爭來謀取更大的利益。

誰料呂后還真不是一般人,不僅心狠手辣,還能屈能伸,這麼大的屈辱也受下了。不過,求娶呂后本就是藉口,現在憑一封求娶書就得到了這麼大的實惠,冒頓自然也順坡下驢,假惺惺的派使者去謝罪:“我不知道中原的禮儀制度,有所冒犯,還請陛下寬恕!”同時,單于還派人送來了一些馬匹作為回禮以表誠意。

呂后作為西漢王朝的實際掌權者,在受到極大侮辱的情況下,還能理性的思考,避免漢匈關係惡化,不授單于發動戰爭的口實,為漢朝贏得修生養息的時間,其眼光和心胸確實非同一般。

但其實強勢的呂后能嚥下這口氣,全靠季布給了她一個臺階下。當時朝堂上大臣們聽聞此事都很惱怒,尤其是大將軍樊噲,立刻站出來請纓領軍橫掃匈奴,但是季布卻站出來反對。

季布詳細分析了漢匈雙方的軍事力量,覺得實力懸殊太大了,漢廷不能輕易開戰,併為呂后找了個臺階:當年高祖平城兵敗被匈奴圍困白登山七天七夜,最後只能以和親換取脫身。

大丈夫能屈能伸,不用在意一時的榮辱。身經百戰的高祖都能接受山下之盟,何況居後宮的女人?

呂后當然記得劉邦的“白登山之圍”,也明白大漢新立不久,對抗強悍的匈奴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於是,呂后強嚥下這口惡氣說:“為了江山社稷,必須對匈奴採取懷柔政策。只能我一人受辱,待來日再報。”

這一忍就忍到了漢武帝時代,霍去病一舉滅了匈奴才為劉氏天下出了這口惡氣。

@拾七讀書記

當權者不能以一身的榮辱來決定國家的命運,更要有看清形勢的眼光,採取正確的方式來保護子民和江山。

在封建王朝時代,一個皇帝的性格就是一個王朝的性格。而劉邦打下的劉漢王朝,其忍字為上的性格,也在漢朝初期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漢武帝親政之前,匈奴大規模入侵漢朝就多達5次,而漢朝被迫帶財和親就達4次。但是在自身力量不夠強大之前,所有的繼任者都只能韜光養晦,收斂光芒。

後來的漢文帝、漢景帝也延續著和親政策,為西漢休養生息和經濟繁榮創造了必要的保障,為漢武帝消滅匈奴創造了天時地利人和。

心狠手辣的呂雉,為何在遭受匈奴單于求娶的羞辱時還能忍氣吞聲?

心狠手辣的呂雉,為何在遭受匈奴單于求娶的羞辱時還能忍氣吞聲?

心狠手辣的呂雉,為何在遭受匈奴單于求娶的羞辱時還能忍氣吞聲?

心狠手辣的呂雉,為何在遭受匈奴單于求娶的羞辱時還能忍氣吞聲?

心狠手辣的呂雉,為何在遭受匈奴單于求娶的羞辱時還能忍氣吞聲?

心狠手辣的呂雉,為何在遭受匈奴單于求娶的羞辱時還能忍氣吞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