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給皇帝上書,除了奏摺,還有其它五花八門的形式

奏疏又稱,奏書,奏議。是古代大臣官員向帝王進言使用文書的統稱,屬於上行公文,影視劇中常見的奏摺只是奏疏的一種形式。古代為了讓皇帝,瞭解某些事情或者接受批評,大臣們整出了各種形式的奏疏。

古代給皇帝上書,除了奏摺,還有其它五花八門的形式

1、奏摺出現前,大臣給皇帝的各種各樣的奏疏

奏疏根據不同的表達內容,在不同的時期常用不同的文體:

漢代常用的有章、奏、表、議等文體。章是臣子用來謝恩的文體,奏是臣子用來彈劾官吏的文體,表是臣子用來陳訴個人衷情的文體,議是臣子發表個人見解的文體。

古代給皇帝上書,除了奏摺,還有其它五花八門的形式

魏晉南北朝時期常用奏疏文體,除沿用章、表、議等外又增加了啟文,其功用兼有表、奏兩種文體,既可以陳政言事,又可以用於讓爵謝恩。

隋、唐、宋時期一般常用表和狀兩種形式。狀,用於奏疏,又稱呈狀,主要用來大臣向皇帝說明情況、反映問題,有“奏狀”、“申狀”、“呈狀”等。

宋代常用奏疏文體增加札子,是大臣上殿奏事前先期呈遞的程式比較簡便的文種;元代有奏、啟、表、章等常用的奏疏文體。

古代給皇帝上書,除了奏摺,還有其它五花八門的形式

明、清兩代有題本、奏本、表、箋、啟以及康熙朝後廣泛使用的奏摺等。

2、奏摺的出現

奏摺也稱摺子、奏帖、密摺,因以折本繕寫得名。它始用於清朝順治年間,康熙年間形成固定的制度,至清亡廢止,歷時兩百餘年。是為了適應中央集權君主專制的需要,逐漸建立起的奏疏形式。

古代給皇帝上書,除了奏摺,還有其它五花八門的形式

明朝官員有事報告皇帝,公事用題本,私事用奏本。題本蓋官印,奏本不蓋印。題、奏本都由通政使司進呈,由內閣大學士“票擬”,給出相應的處理意見,然後呈交皇帝“批紅”,由皇帝給出最終決定並用印下發。

因此,這兩種文書都是公開的,不利於下情上達。其次,題本辦文程式太繁,運轉速度十分遲緩,而且由於經辦人員過多,容易造成洩密,使皇帝實施政務受到很大限制。

奏摺的出現就是為了提高奏疏的保密性,保密是書寫奏摺的前提條件。奏摺制度化以後,稍微重要一點的事務,官員都先撰擬奏摺,呈交皇帝,經過皇帝硃批,認可了,才寫題本作正式報告,作為奏事的依據。

康熙朝只有少數親信高官有權利上奏摺,僅百餘人而已。“批折狂魔”雍正皇帝,為擴大耳目,有權上奏達到千餘人,逐步形成四品以上高官均有資格上奏摺。

古代給皇帝上書,除了奏摺,還有其它五花八門的形式

奏摺按其內容可分為奏事折、奏安折、謝恩折及賀折4類,其公文程式各有不同。

奏摺由官員或者幕僚書寫,外有封套,再放入折匣並鎖好,才能交給他人呈進。清代饒旬宣所作《饒嵩生折譜》對封套有這樣的描寫:請安折封套,外用雲龍黃綾,內用黃粉箋裱。長六寸四分、寬三寸一分、上下掩首各寬五分。折匣長八寸八分,闊四寸四分,高一寸五分。內用黃綾裱底,外用黃漆漆之。

古代給皇帝上書,除了奏摺,還有其它五花八門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