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北京法源寺》一書“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

經朋友介紹,初次在網上閱讀,讀到先生的文字,感覺很有個性、有特色,因而有眾多讀者寵愛,這是真的,讀後感覺為快,把他摘錄下來,與大家共享。先生幾乎將中國做老八股、新八股、假大空的好文章的正規化盪滌淨盡。李敖也很自負,他一再宣稱“五十年來和五百年內,中國人寫白話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這自然只是他自己對自己的評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知人、論世、衡文,歷史老人雖然不盡公平與公道,反反覆覆也常有,畢竟不盡公平與公道,反反覆覆也常有,畢竟什麼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讀《北京法源寺》一書“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

李敖的語言,六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是不盡相同的。他的確屬於“狂叛品”,的確像他所說明的:“狂叛品的文章最大特色是率真與痛快,有了什麼,就說什麼;該怎麼說,就怎麼說。狂叛品的作者深知寫文章的重點是在表達作者的意思,只要能達意,使讀者痛痛快快地讀下去,‘形式’上面的計較,是可以不必的。”因之李敖的語言口語化、情緒化,“最喜歡用俗語俗字”,乃至“最喜歡用”粗話粗字,連“且且且且且”、“也也也也也”竟至於屬於文雅,“裙帶關係”也要換用更直露的“大白話”。事實表明,這在“達意”上就會挑動一群青年讀者的感應神經,獲得了相當的成功。李敖名噪一時,和他的語言文字的特色是分不開的。這也就是李敖的語言文字的技巧。

而今時代不同了,社會變化了,群眾的心理、閱讀的興趣和口味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文章的寫法即“技巧”如果不變,是不會有讀者的。李敖是一個得風氣之先的人,也是一個做文章的浩瀚海洋中的幸運弄潮人。三四十年間他始終在風口浪尖上拼命衝浪,博得大眾的喝彩,就因為他趕上了這“大眾傳播”的時代,把握住了“大眾傳播”的文字技巧,足以與“音”和“像”並駕齊驅。他的《從“秀嫂麼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大眾傳播”的文字技巧,足以與“音”和“像”並駕齊驅。他的《從“秀嫂信箱”到“上下古今談”》,就傳達著他所心領神會並得心應手的訊息。

讀《北京法源寺》一書“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

然而,語言文字的“技巧”、“韻味”、“魅力”,永遠是短命的,永遠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而壽比南山的乃是建構文章的不可移易的事實和純粹的資料。這就是一個時代的社會人物、社會生活、社會風貌、獨異的新穎的思想,以及將它們熔鑄於其中的歷史文獻。

臺灣和大陸,隔海相望五十年固然長久,其實,在歷史的大河中也不過一瞬而已矣。兩岸的人們,心還是這樣息息相通。兩岸共有、共享、共同致力改革的文化,還是這樣血脈相連。也許,我們生活的時代就是這樣,這一百多年來就是這樣:從阿Q志存革命開始,就蘊涵著“革這夥媽媽的命”的因子。魯迅創作阿Q的時候說過:“我雖然已經是做,但終於自己還不能很有把握,我是否真能夠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大眾傳播”的文字技巧,足以與“音”和“像”並駕齊驅。他的《從“秀嫂信箱”到“上下古今談”》,就傳達著他所心領神會並得心應手的訊息。

讀《北京法源寺》一書“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

李敖曾經誠實地表白:“我的文章裡固然有許多偏見和情緒語言,可是你把這些過濾掉以後,剩下來的就是純粹的資料。這是我學問之所在。寫文章要有很多條件,這是最重要的一點。”讀完這部大全集的人一定會有同感吧?李敖掌握資料、積累資料、運用資料的本領確實令人敬佩,並且給人清新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