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企孫23歲享譽科學界,培養了79名院士,晚年卻以乞討為生

天才

他一生教出了79位院士,晚年卻只能依靠乞討為生。

1898年,葉企孫出生在上海的一個書香門第,因此在教育這一方面,葉企孫的父親可謂是抓得十分嚴格。而葉父最先教育葉企孫的就是“忠於國家”,葉企孫也幾乎用一生來踐行了這四個字。

等葉企孫到了9歲的時候,他的父親也成為了上海敬業學堂的首位校長,他也進入了學堂讀書。在敬業學堂,葉企孫除去傳統的中國文化外,也接觸到了許多先進的西方文化。

葉企孫23歲享譽科學界,培養了79名院士,晚年卻以乞討為生

也正是因為葉企孫在接觸到了西方文化後,也清楚的認識到了,現在的國家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需要將西方的優秀知識融入進來。

於是葉企孫也是暗自下定決心,有機會一定要外出留學,然後用自身所學為國家做出貢獻。

從小就樹立了遠大理想的葉企孫,在學習上也是更加用功了。也正是因為葉企孫的上進,讓他在從敬業學堂畢業後,立刻就走進了清華學堂的大門,與清華結下了不解之緣。

而這時的葉企孫還沒有滿13歲,他本以為自己能夠在清華學堂,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卻沒有想到事情的變故總是來得十分突然。

葉企孫進入清華學堂沒多久後,就因為一場變故,清華學堂被迫停辦,葉企孫也只能重新回到家裡,暫時避難。只是未能在清華完成學業,也成為了葉企孫的一大遺憾。

所幸葉企孫的這個遺憾,很快就獲得了彌補的機會。

1912年的時候,清華開始重新辦學,在籌備了整整一年後,又重新開始招生。

當葉企孫得知清華重新招生後,他的心裡也重新燃起了想要去往清華的願望。於是葉企孫幾乎是沒有任何猶豫的就再度報考了清華,之後他也是憑藉著自身的優異,再次成為了清華的一名學子。

葉企孫23歲享譽科學界,培養了79名院士,晚年卻以乞討為生

畢竟葉企孫在第一次離開清華回家避難時,也從沒有放棄過學習,因此第二次報考清華的時候,他依舊能成功。

在清華學習的期間,葉企孫也一直記得自己樹立的理想,那就是能夠學到國外先進的技術,從而用於讓祖國得到更好的發展。

1918年,20歲的葉企孫從清華畢業,隨即就獲得了夢寐以求的留學機會。

葉企孫先是去到了芝加哥大學學習物理系,從芝加哥大學畢業後,他深感自己要學的知識,還有很多。於是葉企孫又去往了哈佛大學進行深造。而葉企孫在哈佛大學學習的時候,他也因為自身的優秀,成為了諾貝爾獎獲得者——布里奇曼教授的學生。

之後葉企孫也更是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就和自己的老師一起測定並發表了“普朗克常數”的準確數值,這一成果後來也被物理界延用了16年。

而23歲的葉企孫也因此成為了科學界一顆耀眼的新星,一舉成名。

教書育人

他用一生為國家培養出了79位院士,晚年卻只能依靠乞討為生。

葉企孫在23歲的時候就成名於世界,於是等到他從哈佛畢業的時候,美國也開出了豐厚的條件,希望葉企孫能夠留下來。

葉企孫23歲享譽科學界,培養了79名院士,晚年卻以乞討為生

而早在葉企孫很小的時候,他就已經下定了決心,有朝一日自己學有所成後,一定要用學到的知識,為國家做出貢獻。甚至是出國深造,也只是他為了報效祖國的手段。

因此在葉企孫面對美國的邀請時,他幾乎是沒有任何猶豫,就拒絕了。

只是在回到國內前,葉企孫也思考過,自己學習到的知識,究竟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最大程度的促進國家建設?經過多番思考後,葉企孫發現,一個人的力量即使再大也是有限的,最好的方式應該是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於是葉企孫一回到國內,就接受的東南大學的邀請,成為了一名副教授。

當葉企孫成為了東南大學的副教授後,他也一直盡心盡力的將自身所學,悉數傳授給無數學子,還教育這些學生,無論以後去到何方發展,最後也一定要回到祖國,為國家的發展儘自己的力量。

而不久後,葉企孫就得知自己的母校清華,也開始籌備大學部,並對他發出了邀請,希望葉企孫能夠來到清華任教。面對母校的邀請,葉企孫也是婉言辭去了東南大學的職位,去往了清華。

葉企孫23歲享譽科學界,培養了79名院士,晚年卻以乞討為生

只是這個時候,清華的大學部剛剛成立,所面對的困難還有很多,其中最為嚴峻的莫過於師資力量。別的不說,就葉企孫所在的物理系,如今放眼看去,除去他一人外,幾乎找不出第二個人。

於是在學校創立初期,葉企孫既是系主任又是教授。面對這樣的情況,葉企孫也明白,要是隻靠他一個人,是不能夠撐起偌大的物理系,因此找到優秀的老師,才是重中之重。

就這樣,葉企孫開啟了招賢納士的道路。

1928年,在葉企孫的不懈努力下,周培源、吳有訓、薩本棟都成為了物理系的教授。這一下子,葉企孫所帶領的物理系,也算是勉強解決了師資問題。只是葉企孫的心裡也是十分明白,只有他們四人還是不夠。

於是葉企孫繼續招納賢才,楊武之、張之高等人,後來也成為了清華的助力。值得一提的是,在葉企孫招納吳有訓的時候,為了表達自己的尊敬,他更是給吳有訓的工資,開得比他這個系主任還高。

葉企孫23歲享譽科學界,培養了79名院士,晚年卻以乞討為生

葉企孫對自己學生說的最多的就是,雖然他在教授課程時,因為自身口音問題對不住學生,但是好在他請來的老師們,一個個都比他厲害!

可以說葉企孫自從加入了清華後,就把自己的一生都和教書育人綁在了一起,只是後來發生的事情,實在讓人嘆息。

晚年乞討

他是79位院士的老師,晚年卻落得個乞討為生的下場。

葉企孫成為清華的老師後,用了25年的時間,把自己的所有心血都放在了培養人才上,他本人更是為此,一生都未娶妻。

教書育人25年,葉企孫取得的成果也是十分令人驚歎的。錢三強、鄧稼先、楊振寧、李政道等知名科學家,都是出自於葉企孫的教導下。

葉企孫的一生,一共為國家培養出了79位院士!

只是葉企孫自己也沒有想到,他晚年的生活,不僅沒有受到眾人敬仰,反而還淪落到了需要乞討為生的地步。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1939年的時候,葉企孫曾經教授過的一名學生熊大縝被人舉報,說他是潛伏在軍中的特務。而葉企孫聽說了這件事後,他心裡十分清楚熊大縝是一個一心為國的人,根本不可能是特務。於是葉企孫就竭力替熊大縝爭辯。

葉企孫23歲享譽科學界,培養了79名院士,晚年卻以乞討為生

也正是因為葉企孫的爭辯,讓他自己也陷入了牢獄之中。在面對審問的時候,葉企孫也是語氣堅決的說著:

“我是一名教授,一生只懂如何教書育人,是絕對不會撒謊,更不會背叛祖國!”

然而對於葉企孫的說辭,審訊的人並不相信。在這期間,葉企孫也受了不少折磨,精神狀態有些崩潰,最後,因為沒有蒐集到足夠的證據,葉企孫也被放了出來。

只是這個時候的葉企孫,依舊是眾矢之的,根本沒有人願意和他有什麼牽扯。就連葉企孫的學生,也只能暗中偷偷的給他送些吃食。因此大多數時候,葉企孫都只能從一個西裝革履的教授,變成了一名衣衫襤褸的乞丐,靠著乞討為生。

1977年,葉企孫在醫院搶救無效後,帶著沒有回到清華的遺憾,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79歲。

葉企孫的一生無疑是讓人扼腕的,他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教育,更是培養出了79名國家院士,晚年卻淪落到了乞討為生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