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真的是“原罪”?和太宅、太內向的人做朋友,你會後悔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人類在社會活動中也體現出差異性,有的人性格比較外向,很活潑喜歡結交朋友。也有的人喜歡宅在家裡,性格比較內向,心理排斥與他人交流。

雖然這樣內向的性格也有一些好處,但是如果要結交朋友,儘量不要與這樣性格的人交往。

有的人內向的性格也與人們在童年時期經歷的環境和家庭背景的影響,也是與成長經歷交往的人有一定的影響。

內向真的是“原罪”?和太宅、太內向的人做朋友,你會後悔

同樣也受到接觸最多的父母親人的影響,因為人們從出生就與母親建立起了親密的聯絡,從胎兒到嬰兒階段無時不刻地與母親相處在一起。

所以從嬰兒時期的影響會延續到未來成長的各階段,所以母親對於孩子性格的形成起著重要的影響。

許多孩子性格比較內向、不喜歡交際也是受到了母親性格的影響。

同時幼年時期父母營造的家庭氛圍對於孩子性格也有影響意義,如果父母關係融洽,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這種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會比較開朗自信,願意與他人交流。

內向真的是“原罪”?和太宅、太內向的人做朋友,你會後悔

如果幼年時期父母經常吵架、或者父母離異,孩子會變得比較敏感、不願意與人交流、甚至變得有攻擊性,長大後的性格變得內向,不願與人接觸,更願意自己獨處。

往往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形成一定心理缺陷或者患有心理疾病,導致他們在交往中存在障礙,也因為孤僻的心理影響之下讓自己傷害到對方。

內向的人在成長過程中,如果缺乏朋友的陪伴可能對自己智商產生影響。心理學家趙新培在研究中表明如果孩子長期缺乏交友互動,迷戀玩手機、打遊戲,有可能大腦發育出現畸形,同時可能引起抽動障礙。

這項研究也在提醒成年人的行為習慣,因為現在許多成年人休息和放鬆的愛好就是不停刷手機,長期沉迷手機之中也會對人類大腦產生影響。

內向真的是“原罪”?和太宅、太內向的人做朋友,你會後悔

人們需要改變自己的習慣,減少使用手機,有時間可以出去走走,參加一些運動鍛鍊身體。

現在社會也是人與人之間資訊交通的時代,如果內向的人躲避交流,整天宅在家裡,將無法在社會中獲得認同度。在這個時代,內向真的是“原罪”,會錯過很多機會,也容易被人欺負,惹得一身麻煩,很難逃出泥淖。

並且越聰明的人,越會遠離太宅,太內向的人,因為他們更喜歡直接又高效的社交。

所以性格內向的人也需要突破自己,增加與外界和他人的交流與合作,融入社會群體生活中。

內向的人在人際關係處理上總是顯得比較敏感、不好相處,對他人存在著戒備心,無法與他人坦誠相待。

有時候是因為內向的人在交往中過於緊張導致的心理障礙,在外人眼裡內向的人非常敏感、難以接近。性格內向的人習慣於壓抑自己的內心想法,不願意傾訴,也不相信別人。

有時候面對他人的主動關心,也會冷漠地拒絕對方的好意。內向的人如果壓抑過久,在內心積累的負面情緒將會越來越多,如果不能排解出來會讓自己深陷消極情緒中難以自拔。

在社會中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會有利於人們的心理健康發展,擁有和諧人際關係的人往往加絨生活也非常和睦。

如果社交關係糟糕的人,往往會在社交中感到挫敗,無論是生活還是家庭中,幸福感會大打折扣。

內向真的是“原罪”?和太宅、太內向的人做朋友,你會後悔

內向的人需要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果一個人總是對社會和周圍人們內心抱怨,內心積蓄的負面情緒多了以後就需要找途徑宣洩出來。否則一旦積累到自己內心無法承受,就會做出危害社會的危險行為。

如果被人們評價性格內向或是“宅”,那麼就要知道自己現在的性格並不屬於社會主流性格,也無法達到社會期望的正常水準。

在人際關係中需要積極地改變自己,融入社會主流圈子裡去。如果性格過於內向,也會導致不合群的情況。

在群體中過於不合群也會引起一些人的輕視,也會經常受到他人的欺凌。但是性格內向讓自己不斷壓抑內心的不滿,一旦精神崩潰就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內向真的是“原罪”?和太宅、太內向的人做朋友,你會後悔

內向的人往往內心過度敏感,會容易受到他人言論的影響變得偏激,從而變得更壓抑或者自卑。

所以許多人在交往的時候會避免與這種性格的人交流成為朋友,內細膩自卑內向的人不要固守己見,因為性格內向而自卑。

應該從自己心理健康狀態出發,積極調整心態,向性格開朗的人學習一些交際經驗。嘗試打破內心的想法,不要受到他人看法的影響變得不願交流。

相反,應該吸取他人對自己提出的好的建議,摒棄到不好的言論。努力讓自己融入社會,結交朋友,讓自己擁有更完美的生活。

- The End -

作者| 湯米

編輯|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