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父母的相處模式,決定了你會和誰“發生關係”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夫妻之間的很多問題,其實最能折射出的是個體和其父母的關係。很多情侶之間的相處模式其實就是早期我們和父母的相處模式,因為我們對情感最初的認識就是基於和父母的互動建立的。

有人說:“

這世間的緣分,是互相吸引而來。所有的遇見,皆是註定。”我們每個人當下所擁有的關係,一定程度上都是由我們和父母的關係催生而成。換言之,你和父母的相處模式,決定了你會和誰“發生關係”。

因為人都會有找補的心理,如若早期對父母的某些需求沒被滿足,成年以後一定會在親密關係裡找補。

你和父母的相處模式,決定了你會和誰“發生關係”

親密關係裡表面上,似乎是我們在和自己的伴侶相處、產生連結、矛盾,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在不斷的重新經歷和過去的父母的關係。早在你童年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你會和誰“發生關係”

當然這一模式不是恆定的,個體若有較強的自我教育能力,便能在一次又一次的重新經歷裡修復過去關係造成的缺失。

所以缺失中,我們需要的可能不僅僅是彌補,還有被激發。要修正我們與父母相處模式的漏洞,那就有必要先來捋清楚依戀關係是如何形成的。

著名的心理學家溫尼科特(Winnicott)認為,嬰兒要看到世界,首先必須看到母親的臉,母親的臉,是嬰兒看這個世界的鏡子,嬰兒為了建立自我意識而看母親臉時,依賴於母親的面部反應。

你和父母的相處模式,決定了你會和誰“發生關係”

嬰兒最初與世界建立的聯絡與認識,也是基於母親的面部表情實現的。且若母親能夠時刻關注嬰兒的動向,當嬰兒望向它時,及時的給予溫柔回饋,嬰兒就能感受到滿滿的愛意,從產生對愛的第一部啟迪。簡單點說,嬰兒透過母親實現感受愛、發現愛、應用愛。

如果母親疏於和嬰兒互動,就會造成嬰兒對愛的遲鈍,甚至可能會導致嬰兒關閉愛的通道。在這種模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成年以後在親密關係裡會面臨大量的難題。

也就是說,如果早期我們和父母建立起了相對健康、能源源不斷產生愛的關係模式,那麼今後也能在其他關係裡也能對其他人產生愛,即所謂的具備愛人的能力。

我們每個人都不知不覺間複製著前輩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代代相襲。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廣為流傳,但其實這要追溯到楊絳的父母,楊絳的父母是北京政法大學的老師,溫文爾雅,母親是富商家的閨秀,知書達理。

你和父母的相處模式,決定了你會和誰“發生關係”

楊絳曾如此形容自己的父母,她說:“父親對母親時刻保持尊重和愛護,而母親也對父親的特立獨行全部理解和支援,這種平等相待的夫妻關係,在夫權為主的舊社會是少有的,也是舊時夫婦間不多見的。”

同樣楊絳和父母的相處模式也極盡包容和尊重,所以即便錢鍾書身上有一些文人的陋習,但楊絳在與其的相處中,能給予其包容和尊重,兩人之間始終流淌著綿綿愛意。

所以錢鍾書其實最應該感謝的人是楊絳的父母,如果沒有楊絳父母的大格局和愛,他又怎麼可能擁有這樣一位賢妻呢?

但現實總要殘酷些,生活中的不幸遠遠比幸運多得多。很多人對愛的初始建立就不健康,以至於成年以後進入無法掙脫的死迴圈。

你和父母的相處模式,決定了你會和誰“發生關係”

因此如果作為成年人的你總是產生負面情緒,就有必要真正梳理一下自己的內心,覺察、認識自己,致力於將自己不健康的潛意識主宰的模式轉化成健康意識主宰的模式。

瞭解自己的過去、觀察父母的相處模式,尋找問題產生的真正原因,並努力將自己從中剝離出來。

改變內部模式註定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但你只有真正地去做了,你和你伴侶的關係才能走向良性,如果問題沒被解決。就算你換了一個伴侶,問題依然是問題。

你要清楚地給此刻和過去劃下界限,不要讓過去的情結繼續糾纏在現在的親密關係裡。

你和父母的相處模式,決定了你會和誰“發生關係”

當你和伴侶發生矛盾即將要爭吵的時候,及時在內心問問自己,問題的矛盾真的已經達到這種程度了嗎?

還是說只是你內心的某個不好的回憶被喚起,而你只是在借題發揮。

如果你放任此類不健康的情緒或問題蔓延,影響的其實不僅僅是你一個人,由此產生的糟糕情緒會影響整個家庭的氛圍,那將是一個無止境的悲劇。

愛是一種需要學習的能力,如果你的父母沒有教會你愛,那請你記得一定要自己學習,並努力給下一代營造一個良好有愛的家庭氛圍。

你和父母的相處模式,決定了你會和誰“發生關係”

小說家德萊塞(Dreiser)曾在 《嘉莉妹妹》裡寫道:“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界上的一種花朵,沒有什麼東西比它更溫柔,沒有東西比它更知道把一家的天性培養得堅強、正直。

如果一個人是在溫柔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那麼他就更有可能變得堅強、正直,從而獲得人生真正的幸福和歡樂。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