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軍作戰理論經驗

蘇聯指揮高層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驗,確定了三種作戰型別:遭遇戰、防禦戰、追擊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軍作戰理論經驗

蘇軍二戰裝甲部隊

在遭遇戰中,雙方部隊在運動中交戰,透過仔細地偵察,蘇軍將在行進中對敵發起攻擊,從側翼或後方對敵實施打擊。防禦戰是指對敵人臨時的或有準備的防禦陣地發起的攻擊。在防禦戰中,蘇軍的目標是在某一點上形成區域性優勢,從而實施縱深突破作戰,從兩翼或後方向敵發起攻擊。在追擊戰中,目標是不給逃跑之敵以喘息之機,透過持續的對敵攻擊,確保徹底擊敗敵人,阻止敵人建立新的防線。

根據作戰經驗,蘇軍制定了各主要部隊的梯次編隊配置體系。第一梯隊為進攻的主力部隊,佔投入兵力的三分之二,負責奪取或摧毀主要的目標。第二梯隊緊隨第一梯隊之後,負責摧毀後續目標及完成其它任務。這種配置被稱為互動躍進,允許第二梯隊繼續發動攻擊。梯次編隊配置是蘇軍作戰的一個特點,在突破德軍防線時蘇軍通常採用這種配置。德軍的防線一般呈兩層,當第一層防線被突破後,第二層防線可用於消耗突破的敵軍,最終收復失地。

蘇軍作戰理論還強調作戰的連續性,即24小時全天候作戰。1991年海灣戰爭中的“沙漠軍刀”行動,多國部隊(主要由美國和英國組成)僅發動了很短暫的地面戰役,可以說是與這種理論完全相反的戰例。蘇軍步兵作戰主要靠裝甲人員輸送車掩護,只要可能,他們一般不會輕易離開裝甲車輛。工程兵負責在前面清掃地雷和架設橋樑。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軍作戰理論經驗

蘇軍二戰裝甲兵

蘇軍作戰理論偏愛在大規模多兵種編隊陣形中使用裝甲部隊。裝甲部隊對放射性及化學性汙染有防護能力,因此,在使用化學或戰術核武器攻擊開啟敵軍防禦缺口之後,裝甲兵是理想的進一步擴充套件這些缺口的兵種。

當面對敵軍仍有抵抗能力的防禦陣地時,蘇軍作戰理論指出,應該對其實施突破攻擊或迂迴攻擊。以一個小規模的摩托化步兵團為例,假設其可以機動的正面為5-10千米。戰術作戰中,通常他們需要對敵發起正面攻擊。但是,如果機動力許可的話,他們也可以選擇從側翼迂迴對敵進行深入或近距離包圍。

深入包圍是從縱深作戰原理中引申出來的一種戰法,可以在前沿作戰層次實施。防禦比較薄弱的地區,如山脈或極冷地區,是實施深入包圍作戰最有利的地形。近距離包圍戰法適用於對付單側或兩側的敵軍,近距離包圍需要進攻部隊的火箭或炮兵連的火力支援。近距離包圍作戰也可以與正面的騷擾性進攻配合實施。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軍作戰理論經驗

二戰德軍裝甲部隊

為承擔這些任務,蘇聯駐民主德國軍隊叢集有兩種形式的編隊:摩托化步兵師和坦克師。一支諸兵種合成的集團軍一般包括2-4個摩托化步兵師、2個坦克師以及炮兵、工兵和訊號兵等其它支援部隊。這種形式的編隊最明顯的區別在於配備的坦克和裝甲人員輸送車的數量和型別不同。摩托化步兵師包括1個坦克團,配95輛坦克;3個摩托化步兵團,配31輛坦克;此外還配備有八輪BTR60P裝甲人員輸送車、T-64或T-72坦克。坦克師剛好相反,包括3個坦克團和1個摩托化步兵團,配備316輛中型坦克和17輛輕型兩棲坦克、190輛裝甲人員輸送車。摩托化步兵團還配備有BMP履帶式裝甲人員輸送車。

本文經@西風軍事授權,今日頭條獨家釋出,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