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禧外出娶了四五個小妾,死後原配夫人為何還絕食殉夫?

清代易堂才女謝秀孫,出身寧都縣黃陂鎮楊依村謝氏,是寧都的名門望族,嫁給同縣諸生魏禧為妻,57歲在丈夫魏禧客死儀徵後絕食殉夫。

01

寧都縣黃陂鎮是個出人才的地方,其中楊依村更是,據謝氏譜載,楊依自建村後,歷代中進士者達43人,甚至出了一個狀元謝元龍。謝元龍是南宋景定三年壬戌特科狀元,是贛南第二個狀元,曾任修職郎、隆興府 (今南昌)教授、湖北運幹權留守司公事兼翰林學士。謝元龍死後的墓前原來還立有 “聖旨”和“文官下轎,武將下馬”石碑。楊依謝氏不愧為當地的名門望族,而謝秀孫就是來自這個家族,可以說是家學淵源深厚。

謝秀孫,字季萌,號季蘭,自幼聰慧好學,出口成誦。乾隆年間的《寧都縣誌》和《翠微峰志》兩部書裡都有記載,為寧都歷史上三大才女之一。

謝秀孫是祖父謝於教親手培養的才女,謝於教是飽學老先生,據《楊依珍溪謝氏八修族譜》載,謝於教為“明萬曆戊子(1588)舉人,任雲南大姚知縣,陞直隸霸州知州、廣西左州知州、浙江湖州府同知、江南滁州知州。”因不滿閹黨魏忠賢專權憤而摔去烏紗帽辭官不做,領著孫女回到寧都,這時已是70多歲了。

魏禧外出娶了四五個小妾,死後原配夫人為何還絕食殉夫?

魏禧隱居之地翠微峰

謝秀孫與魏禧同年,11歲隨祖父回寧都後,門當戶對的兩家就定下親。15歲及笄之年成親,夫妻同研詩文,相互砥礪,名重當時。

清順治三年(1646)

與魏禧等人於翠微峰頂築“易堂”“勺庭”隱居避亂。由於翠微峰只有一條裂坼可攀,峻峭難登,危險異常。自上山以來,謝秀孫看來很少下山,連山下金精洞的路都不認識了,只能每日粗茶淡飯,閒時與 “易堂九子”吟詩唱和,有

《自翠微山望金精》

為證:

薄暮秋初風,木葉下庭圃。

夫君招我遊,蹣跚出坡樹。

山菊垂好花,陰映隨行步。

幾折臨高崖,斂足不敢顧。

夫君指金精,謂此汝所慕。

吳王洞口來,仙女雲中舉。

至今千百年,煙霞生其處。

自憐長閨房,荏苒秋草暮。

結廬十五年,不識金精路。

夜月明空山,時聞鐘聲度。

憶我七八歲,曾一隨諸婦。

巾車到洞前,默然生疑懼。

洞中忽有光,雲殿凌丹雘。

翠竹搖空寒,白日蒙雨霧。

彷彿記曲水,海棠緣石戶。

草色引羅裙,逐伴他花去。

謝秀孫的這首《

自翠微山望金精

》詩,寫出了隱居翠微峰頂勺庭十五年來的生活,這是魏禧在水莊為父母守制結束後回到翠微峰“勺庭”居住,夫妻兩在秋日漫步峰頂。整首詩清新明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可惜,謝秀孫的《季蘭詩詞稿》以及其它詩詞,大多數已經找不到了,只在 《國朝閨閣詩鈔》、 《國朝閨秀詩柳絮集》及《寧都直隸州志·藝文志》中留下五言古詩兩首、七言絕詩一首。從這三首詩當中,也可以看出寧都才女名不虛傳。

02

1654年2月

魏禧的父親魏兆鳳去世,

1655年6月母親曾氏去世,

父母前後兩年不到的時間雙雙去世,魏禧非常悲傷,決定以最高規格為父母守制三年,離開翠微峰,居住在水莊守制。謝秀孫自己則獨居於翠微峰山上,春天來了,勺庭前後種的梅花盛開,爭奇鬥豔,謝秀孫折下一枝,看著勺庭前的蓮池春草如茵,心裡想念丈夫了,觸景生情,脫口而出,吟出了這首

《寄處君水莊》

春草池塘綠如茵,東風日日到柴門。

梅花二月猶新好,親折一枝寄與君。

此時,與妻子分隔多日,在水莊守制的魏禧收到妻子情真意切詩信,也是有感激,又擔憂,馬上提筆回贈一首:

愁心寒對水,弱質獨依松。

是亦分春氣,何堪但落紅?

不曾貪結子,空待五更風。

可見,魏禧夫妻婚後感情還是非常融洽得,雖然謝秀孫多年沒有生育,性格有些急躁,魏禧還是經常勸解,養好身體。

魏禧外出娶了四五個小妾,死後原配夫人為何還絕食殉夫?

金精洞口水池

1676年,魏禧在翠微峰養病三年,還是告別了仍在病中的謝秀孫,第四次去江淮吳越遊玩去了。這時的謝秀孫已經病重難以攀登翠微峰了,於是下山住在水莊擁曝軒,託人給魏禧捎去一封信,信中附有一首謝秀孫填的詞

《阮郎歸》

,牽掛之情躍然紙上。

數盡更籌夢未成,秋聲不忍聽。

起來且自剔殘燈,誰家玉笛聲。

風才定,月初升,清光漸漸生。

一行花影上窗欞,動人無限情。

難怪魏禧去死後會以死殉夫,因為沒了牽掛,自己孤苦一個人活著也是沒念頭了,還不如追隨丈夫而去。

03

謝秀孫悲慘異常的絕食而死,也有些人有不同看法,認為她殉夫是無奈的選擇,請看她的這首

《奉壽勺庭外君四十初度》

詩:

與君同年生,相隔三千里。

先人重舊好,媒妁成佳禮。

我生仲夏初,荷花正清美。

君辰佔早春,寒梅間桃蕊。

梅花比君節,桃花比君才。

不同眾草謝,能並群芳開。

憶我十五時,結褵升東階。

相為影與形,琴瑟靜以諧。

所嗟身薄祜,貞疾重為災。

雖非霜雪姿,感時自葳蕤。

惟君忠孝心,堅貞如金石。

惟君仁義行,藹藹如春日。

知君四海人,勸君事遠適。

大江南北間,奉君如圭壁。

君俯念微誠,謝友歸山室。

愧我雪藕絲,牽繫鯤鵬翼。

君素愛誕辰,況當四十一。

浣手治尊酒,飲君之嘉客。

愧無蘭芳賦,佐君花下席。

1662年,魏禧39歲下翠微峰,離開了寧都,到吳越等地遊玩去了。謝秀孫知道自己“

所嗟身薄祜,貞疾重為災。

”雖然內心並不想丈夫離開,但是看到魏禧每天在家魂不守舍,心心念唸的想外出見世面,沒辦法,只有安慰自己“

知君四海人,勸君事遠適

”。

魏禧外出娶了四五個小妾,死後原配夫人為何還絕食殉夫?

攀登翠微峰的險道

更何況,謝秀孫自15歲嫁給魏禧為妻,體弱多病,沒有生育,在那個封建時代,他所承受的壓力是非常大的,為了做一個賢德婦人,只有讓丈夫出去了,還要勸魏禧納妾生子。當然,魏禧在外納了四五個小妾結果還是沒有生育,可見是魏禧自己有問題了。而魏禧卻《躁戒(示內作)》中謝秀孫性格急躁,有妨生育,要她去剛傲,為和順,其中的煩悶可想而知。

易堂先生們的夫人日子過得不容易啊,既要操心屋裡屋外,照料先生的起居生活,沒錢沒米了還要夫人們去借、去當,還要承受丈夫流落天涯的擔驚受怕,真是操碎了心。

1679年七月,魏禧在翠微峰上養病稍好一點,還是沒耐住性子,天天嚷著還要再去江淮,謝秀孫阻攔無用,只好同意讓兩個學生陪同出門,沒想到這一次竟是永別。

魏禧外出娶了四五個小妾,死後原配夫人為何還絕食殉夫?

魏禧像

1680年11月17日,魏禧病逝於儀徵船上,突然悄無聲息離世而去。謝秀孫聽到噩耗,當場昏闕在地,被人救起後,日夜號啕大哭,滴水不入,親朋好友再三勸說無效,過了半個月,次年正月初六,謝秀孫最終絕食而死,

而謝秀孫死後易堂先生們的態度也是值得懷疑,魏禮雖然在嫂夫人絕食之時跪地哀求勸慰,但在死後卻說“

此寒家大不幸中稍足紀述者

”,甚至以之為“

不幸中之大幸

”。彭士望聽到謝氏“餓殉”的訊息,也是立刻“

神聳心折

”。估計,這才放下心來,沒有損害易堂先生的光輝形象。

所以說,

清代才女謝秀孫絕食殉夫 ,到底是真情還是無奈?只有地下謝秀孫自己知道了,後人已經難以評說。

參考文獻:

邱國坤。《易堂九子》。江西教育出版社。

羅榮。《重鎮黃陂》。江西人民出版社。

趙園。《易堂尋蹤——關於明清之際一個士人群體的敘述》。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