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同學吃飯她帶來6人,我逃單後拉黑了她,網友:這事幹得漂亮

收到大學同學阿梅的微信,我其實並不開心。當年我們宿舍6個女生,大家都不喜歡跟阿梅交往,因為她不但自私、小氣,還愛在背後說舍友壞話。參加工作後,我們5位女生還保持一點“單純”,經常聯絡,只有阿梅立即進入職場,完全一副“社會人”的樣子,忙著投機鑽營,很少跟我們聯絡。

阿梅在微信裡說,她要到我所在城市出差,虛情假意、言不由衷地說要請我吃飯。我心想老同學來了,那是一定要盡地主之誼和同學之情的,告訴她,我請你吃飯,敘敘舊。我畢業後混得一般,收入不高,但請同學吃飯不能不講究。我精心挑選了一家高檔飯店,把地址發給阿梅。

阿梅來的時候,也沒提前打招呼,呼啦啦帶來6個人。我本來訂的是兩個人的卡座,趕緊找老闆換包間。阿梅讓那6個人互相介紹,她們居然也是頭一次見面。原來啊,阿梅出差,就是來聽什麼營銷課。這些人想發財想瘋了,剛聽了半天課,就像打了雞血一樣。

請同學吃飯她帶來6人,我逃單後拉黑了她,網友:這事幹得漂亮

阿梅跟這6人也是剛在課上認識,就向她們吹牛,晚上帶她們到我這裡吃飯,敞開了吃。我對阿梅不招呼就帶6個陌生人來,非常不高興,但還是剋制住自己,畢竟同學一場,要給阿梅撐撐面子。我請她們點菜,這幫女人個個來者不善,根本不客氣,什麼菜“硬”就點什麼,什麼酒貴就喝什麼,呼啦啦點了十四五道菜,粗略一算3000塊。

我的工資才5000多,這幫人第一輪點菜就是三千。我忍著不愉快招呼著她們,結果,更可氣的是,人家根本沒把自己當外人,反而把我當外人,還勸我吃勸我喝的。這還不算,本來我想與阿梅敘敘舊的,結果一句話扯不上,我擺的場子,成為她們的主場,好像我不存在一樣,大談特談“成功學”,什麼格局、情懷、做大事、賺大錢,恨不能“成功”已經被她們踩在腳下。

當一位我還叫不上名字的女人,大聲嚷嚷著每人再上一份海參時,我終於忍不住了。我來到前臺,一看賬單,眼看著奔五千去了。我當然心疼錢,畢竟這是我一個月的工資,但我更心疼自己,被別人當成“冤大頭”,我還要裝出笑臉陪著。我咬咬牙,按照人均600元,支付了我和阿梅的1200元,告訴服務員我只付兩個人的份子錢,其餘的她們結賬。

請同學吃飯她帶來6人,我逃單後拉黑了她,網友:這事幹得漂亮

我打車回家了,在路上給阿梅發了最後一條微信:“今天,我請你吃飯,本來是想跟你敘敘舊。你帶這麼多連你都陌生的人來,我一句話也插不上。既然是她們的主場,就讓她們唱戲吧。我回家了,我已經支付了我和你的那兩份錢,這是我應該付的錢,但我不為陌生人買單。對了,我不會再跟你聯絡了,再見,祝好。”發完,我拉黑了阿梅,長舒一口氣,反而有一種解脫的輕鬆。我承認我心疼錢,但我不是小氣,你非要給我吃“蒼蠅”,讓我“噁心”,所以,我的底線是:不當冤大頭。

PS:國人為什麼把吃飯喝酒成為飯局、酒局?因為超過2個人的飯局,其實就是一場社交,就不再是簡單的吃飯,展示的都是人情世故。從以上這個“友情翻船”的案例來分析,阿梅一手導致了友情破裂,本來就不堅固的“友誼小船”說翻就翻。請同學吃飯,她居然帶來6個陌生人,我只能中途逃單,並且拉黑了她。我把這種糗事發到朋友圈,網友紛紛點贊:這事幹得漂亮。所以,我們要吸取教訓,參加飯局、應酬、聚會時,一定要把握以下三個“規則”。

【一】尊重主人。

主人請你吃飯,是表示對你的尊重。關係再好,也要尊重主人,切不可隨意帶人參加。特殊情況下,必須帶人參加,比如,你和同事出差到外地,同學朋友請你吃飯,你總不能撇下同伴吧,所以,要提前與請客的主人溝通,我帶1位同伴去方便嗎?徵得主人同意後再帶人前往。如果你方人數比請客方人數還多怎麼辦?其實,你悄悄出來買單,就顯得有格局了。

請同學吃飯她帶來6人,我逃單後拉黑了她,網友:這事幹得漂亮

【二】客隨主便。

你出差到外地,當地人請你吃飯,首先要堅持“客隨主便”的原則,由主人安排時間、地點、檔次,切忌不要對飯店檔次、就餐環境、菜品種類挑三揀四、吹毛求疵。主人請你點菜,也要堅持“客隨主便”的原則,請主人安排即可。如果你有忌口,向主人宣告,比如,我吃香菇過敏,我不吃香菜,我最近上火,不要點太辣的。作為客人,做到入鄉隨俗、客隨主便就是禮儀,主人的安排,就是最好的安排,隨遇而安,給予讚美和感謝。

【三】點菜蓋帽。

主人請客,作為客人,不要有“宰客”之嫌。北京土話“蓋帽了”,就是點菜蓋帽的意思。客人點菜的價格,不能高於主人點的主菜價格。所以,即使請客的主人非讓你點菜,你要充分考慮對方的經濟實力,象徵性點幾道中檔菜即可,剩餘的菜品交給主人安排,如果發現主人點的菜,過於“豪華”,你要堅決阻止。這樣做,既滿足主人的“客氣”,也保持了做人的風度。

PS:任何的友情,也需要經營。正如葡萄美酒,需要時光滋養,才能愈久彌香。為人處世,尊重別人,就能贏得別人的尊重,你用什麼樣子對待別人,別人就用什麼樣子對待你。請客吃飯,禮尚往來,互相尊重,互相體諒。友情,越走動越親近,越滋養越醇厚。

您覺得我做的對嗎?(文中非我本人,用第一人稱寫職場故事,勿噴作者)歡迎交流跟帖,還有什麼好辦法處理這種情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