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統一天下後,一直到清朝覆滅,為何都從不敢踏足澳門?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發展,一直都離不開這一主旋律。

哪怕到了明清交替時期,

清軍也是經過長達十八年的戰鬥,才終於將苟延殘喘的南明政權徹底覆滅

至此,

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以及中國最後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正式形成

,社會發展進入全新的時刻。

清軍統一天下後,一直到清朝覆滅,為何都從不敢踏足澳門?

在清朝統治前期,

每一位帝王都致力於對外擴張以及收復失地

尤其是清康熙皇帝,

平三藩、收臺灣、驅沙俄

,其功績在所有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皇帝之中,也算得上名列前茅。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清軍統一天下以後,卻從來不敢踏足一座城市,

甚至一直到清朝覆滅,都沒有對這座城市的發展橫加干預

清軍統一天下後,一直到清朝覆滅,為何都從不敢踏足澳門?

澳門的由來和發展

這座城市便是澳門

,透過對《清實錄》中的記載分析就可以知道,清朝治理天下的過程之中,似乎就對中原以及澳門實行“一國兩制”的方式。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情況出現呢?相較於整個大清王朝而言,

不過是彈丸之地的澳門,又為何會讓清朝如此“忌憚”

這一切還要從澳門的由來和發展開始說起。

清軍統一天下後,一直到清朝覆滅,為何都從不敢踏足澳門?

澳門在中國古代封建歷史發展程序中,

曾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這是毋庸置疑的一點。

甚至中國開始走出中世紀,正式邁向近代的門檻

,也是從澳門這座城市開始。

可回首過往,

早在十五世紀的時候,澳門的發展就已經隨著歐洲的變化而變化

。兩個毫不相干的地域,因命運的連線相互交織在一起,這才有了澳門的後來。

清軍統一天下後,一直到清朝覆滅,為何都從不敢踏足澳門?

時間回到公元1497年

,即大明王朝孝宗弘治十年,

葡萄人達·伽馬發現非洲東南海岸納塔爾

。等到第二年繞過海岸線,

首次開啟了歐洲直航遠東的通道

隨後,

到了公元1511年

,葡萄牙後續的航海家們則沿著達·伽馬的航線繼續前行,順利進入馬六甲地區,並在歷經三年的發展以後,

第一次登陸廣東海岸

那麼彼時的中國人在首次看到葡萄牙人的時候,如何稱呼他們呢?

清軍統一天下後,一直到清朝覆滅,為何都從不敢踏足澳門?

儘管和唐宋時期的西方人擁有類似的膚色和麵容

,但對這些新來的外夷,國人的確沒有足夠的認知。於是彼時先輩們便合理借用了阿拉伯人對他們的稱謂—

—“佛朗機”

不僅如此,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面,

國人都始終認為他們應該是來自馬來半島上的某一個部族

原本葡萄牙人有義務解除這一誤會才對,可為了獲得明朝官方的貿易許可證,葡萄牙人們將錯就錯,

冒充來自大明王朝在馬來半島上某一屬國的朝貢使節

清軍統一天下後,一直到清朝覆滅,為何都從不敢踏足澳門?

自此以後,

葡萄牙商人不斷擴大對華貿易,而這也導致葡萄牙商人於地方官府矛盾重重

。明朝當局不厭其煩的同時,也讓葡萄牙商人感到十分痛苦。

好在經過將近半個世紀的磨合,雙方終於潛移默化地達成共識。既然問題無法合理有效地解決,

那就透過尋找“中間人”的方式

,將矛盾減小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葡萄牙人們起初將貨物都囤積在浪白澳地區,企圖藉此為緩和地帶。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地方實在不適合人類居住,

於是他們開始從明朝官員下手

清軍統一天下後,一直到清朝覆滅,為何都從不敢踏足澳門?

以彼時的廣東海道副使汪柏為例,葡萄牙人就清楚知道他究竟喜歡什麼

。長期

其所好以後,葡萄牙們終於成功獲得在澳門建築房屋的許諾。

當然,

其前提就是要向中國地方政府上交百分之二十的貿易稅

。儘管這個條件十分苛刻,但在貿易的巨大利潤加持下,葡萄牙人依舊興高采烈地選擇了接受。

等到明末清初年間,當中原政權發生變動以後,葡萄牙人也需要為自己考慮後路。為此,

葡萄牙人們透過支援南明的方式對抗清朝,並且以洋槍火炮宣揚自己的武力

儘管這些舉動最終都沒能改變南明的命運,

卻讓清朝認識到葡萄牙人的難纏

那麼清軍最終不敢踏足澳門的原因是否如此呢?答案其實是否定的。

清軍統一天下後,一直到清朝覆滅,為何都從不敢踏足澳門?

不入澳門的實際原因

事實上,無論葡萄牙的武器火力多麼先進,軍隊戰鬥力又有多麼強盛,他們在澳門和清朝軍隊作戰,

永遠是客場作戰

這意味著葡萄牙根本不可能發揮自己真正的戰鬥力,

而彼時葡萄牙想要將澳門當成自己的殖民地,也根本就不現實

。至於清軍最終為何選擇在澳門地區與葡萄牙人妥協,主要原因則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是澳門遠離清朝政治中心

,清軍的影響力實在有限。

葡萄牙在澳門地區的發展,就如同明嘉靖年間,倭寇對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騷擾一樣。只不過葡萄牙人遠比倭寇更懂規矩,

他們也更加明白自己根基不穩的缺點,所以葡萄牙人表現得更加老實

清軍統一天下後,一直到清朝覆滅,為何都從不敢踏足澳門?

也正因如此,當清軍覆滅南明以後,

葡萄牙人一直都嘗試和清軍談判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

葡萄牙成功給清朝留下了一個良好的印象

,這讓清朝在政治中心涉及距離較遠的情況下,給予葡萄牙人一定的生存空間。

尤其是清政府也明白,真要集中力量對付澳門,雖然最終能夠取得成功,

但實在不符合清朝的發展利益

。就這樣,明清雖然發生了更替,但葡萄牙人的生存,

根本沒有受到多大影響

清軍統一天下後,一直到清朝覆滅,為何都從不敢踏足澳門?

其二則是清朝以夷制夷的政治方針

,現如今人們聽到師夷長技以制夷這個詞,往往都是在洋務運動中聽到的一個口號。可事實上,早在十七世紀的時候,清朝就已經有這樣的發展認知。

彼時西方世界掀起殖民統治的浪潮,各個國家都為海外利益大打出手

。儘管他們暫時沒有對清朝造成威脅,但“天朝上國”也懶得和他們打交道。

如此前提之下,

清朝既不想下場干預,又不想讓這些“番邦外夷”鬧得太厲害

,於是便採用了以夷制夷的方式來管控澳門地區。

清軍統一天下後,一直到清朝覆滅,為何都從不敢踏足澳門?

尤其是1622年(即明朝天啟二年),

荷蘭聯合英國一同發兵澳門,最終被葡萄牙聯合西班牙打敗的事例在前

,清朝更加篤定這一政策的合理性和“前瞻性”。

換句話來說就是,

彼時的葡萄牙人已經成為了清朝制衡西方各國的一個重要力量

只是清朝不知道,一把劍太過鋒利,

最終很有可能會傷害到自己

尤其是執劍人沒有任何“武藝”的情況下,利劍嗜主再正常不過。更何況葡萄牙和清朝,一直都像是相互利用的關係,

清朝勢弱之時,葡萄牙自然會“自強不息”

清軍統一天下後,一直到清朝覆滅,為何都從不敢踏足澳門?

外國商人自治社群

其三,

葡萄牙最聰明的一點就是他們對清朝統治表現得十分老實

,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清朝統治者們的虛榮心。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關稅、司法以及行政等方面,葡萄牙都從以往服從明朝的約束,轉變為服從清朝的約束,

將自己視為清朝最忠實的臣屬

。看到葡萄牙這麼懂事,清朝統治者也最大化地給予了他們自治權利。

因此,澳門地區在清朝統治中國的過程之中,

其實更像是一個由清朝管控的外國商人自治社群

。只要葡萄牙人沒有表現出任何逾矩的行為,清軍自然不會自討沒趣。

一直等到鴉片戰爭爆發以後,清軍才終於明白自己的想法究竟有多愚昧。哪怕洋人在海上“孤立無援”,

依舊能夠憑藉堅船利炮,轟碎清政府腐朽落後的國門

清軍統一天下後,一直到清朝覆滅,為何都從不敢踏足澳門?

其四,

清朝對政治力量的判斷以及大臣們的斡旋

,清軍入關以後,除去聯合吳三桂與李自成打了一場硬仗之外,幾乎就沒怎麼遇到大的困難。

可即便如此,

清政府依舊明白天下未定之際,每一支政治力量的重要性

。剛好,彼時清軍除去對葡萄牙人武器先進以及偏安一隅的認知之外,再沒有多餘的瞭解。

在自認為能夠徹底掌控澳門以及葡萄牙的情況下,

清軍選擇預設葡萄牙人在澳門的自治權

除此以外,

大臣湯若望等耶穌傳教士的斡旋

,更是讓清軍清楚明白了葡萄牙的態度。清朝承襲明朝對澳門的管理制度,向葡萄牙表明自己才是入主中原的全新統治者,反而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

清軍統一天下後,一直到清朝覆滅,為何都從不敢踏足澳門?

結語

事實上,結合以上幾點就能看出來,清軍之所以不敢對澳門動兵

,根本原因就在於對葡萄牙的不瞭解,以及自我太過良好的認知

就如同乾隆皇帝“天朝上國”的言論一樣,哪怕到了道光皇帝期間、哪怕已經簽訂了《南京條約》這樣不平等的條約。

清朝統治者們依舊自我感覺良好

,著實讓人難以理解。

清軍統一天下後,一直到清朝覆滅,為何都從不敢踏足澳門?

再加上中國曆朝歷代統治者們固有的思維:

“率土之濱,莫非王城”

,這也讓清朝上下都認為沒有必要對澳門大興刀兵。

由此可見,當一個國家與世界脫軌,將自己徹底封閉之後,

勢必會為自己的落後和愚昧付出慘痛的代價

只可惜這些代價,都被清朝統治者們“巧妙”地轉移到國家身上,也實在令人義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