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時地利人和”——清廷收復臺灣之道

清朝歷來在人們眼中便是貧窮落後的形象,但是其早期的國力強盛,政治清明;尤其是其對臺灣的統一戰爭更是當代中國都未能完成的事情。

孟子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果從這句話的角度來看三百多年前清朝的那場統一戰爭,當時的大清王朝可以說是三者俱備矣。

清朝早期,國力強盛,河清海晏,國泰民安。三藩之亂結束後,康熙帝便逐步著手於臺灣事務。自那時起清廷內部關於臺灣是招是剿的爭論便從未停止過。福建水師提督萬正色力言臺灣難以攻取且沒有必要,請求康熙下令緩攻臺灣。而靖海將軍施琅,福建總督姚起聖則力推臺灣可圖,宜急攻之。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當然不滿於萬正色保守反戰的言論,遂力排眾議,下令直取臺灣。

“天時地利人和”——清廷收復臺灣之道

圖為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

歷史證明,康熙皇帝的決定完全正確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嘗試從以下三個角度來分析:

從“天時”來看,當時對臺灣的統一戰爭是一場順應天時,合乎民心的正義戰爭。自康熙元年(1662)以來,清廷便實施嚴格的禁海政策。到了康熙十年(1671),清廷甚至下令,福建廣東二省漁民“片帆不得下海”。如此嚴格的禁海政策,對臺灣本以脆弱的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

不僅如此,臺灣內部發生了動亂。鄭經死後,馮錫範,劉國軒掌握大權,擁立12歲的鄭克塽繼任延平王。此時的臺灣內部,人心思動。沿海的軍士們在久離大陸後,思鄉心切,時刻盼望著與家人團聚。而反觀此時的大清王朝,在平定三藩之亂後,國力強盛,四海歸一,清廷入關幾十年內採取的輕徭薄賦政策更是凝聚了民心。因而此時以上下一心的清朝去攻取一個人心浮動的臺灣,無疑是易如反掌。

“天時地利人和”——清廷收復臺灣之道

康熙曾頒佈“聖世滋丁,永不加賦。”

臺灣海峽的寬度達到了100千米,這在當時無疑是海峽天險,那麼當時的清王朝是如何在與鄭氏的作戰中取得地利的呢?這一切的一切都與施琅有關。

海霹靂施琅,驍勇善戰,在臺灣的統一戰爭中,他充分的利用到了六月西南季風利福建水師不利臺灣水師的特性,率領船隊向東直插臺灣海峽。在制定對臺政策中,施琅主張放棄攻取臺灣本島,轉向攻佔澎湖列島以對臺灣本島形成合圍之勢。在施琅攻佔澎湖列島後,鄭氏集團不得已向清廷投降。

“天時地利人和”——清廷收復臺灣之道

海霹靂施琅雕像

在對臺灣的統一戰爭中,康熙帝駕馭群臣的手段也是值得稱道的。他大膽啟用前明降將施琅,並利用施琅家人被鄭成功殺掉的事實,極力推取施琅作為水師提督攻取臺灣。在處理姚起聖和施琅的關係時,康熙帝擅於抓取兩人矛盾,維持二者之間的平衡。

但在關鍵時刻又不犯糊塗,當姚起聖和施琅因為何時出兵產生分歧時,康熙帝力挺驍勇善戰的施琅為攻臺主帥,反而讓姚起聖轉歸後勤。但在最終對臺作戰時,又准許姚起聖率3000人隨施琅出征,從而又給了姚起聖一次立功的機會。康熙利用自己的帝王權術,真正的做到了”將相和“,從而取得了“天時地利人和”中最關鍵的“人和。”

清廷對臺灣的收復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但無論是撫是剿,清廷都致力於消滅臺灣的有生力量,並逐漸減少臺灣可與大陸談判的籌碼。在清廷與臺灣幾十年的周旋中,不論何時清廷都不會承認臺灣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存在的地位,且寧願傷到自己也要耗盡臺灣的國力。反觀之,現今某辦的惠臺政策是不是真的“暖了人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