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染上“手機病”!

小心染上“手機病”!

“2020長三角閱讀馬拉松大賽”上,江蘇省南通賽區的選手正在市圖書館內閱讀比賽專用書。 徐培欽攝(人民圖片)

微信聊天、上網購物……智慧手機的普及為人們生活、工作帶來諸多方便與樂趣,但過度使用、依賴手機的生活方式也讓不少人染上了“手機病”,不僅致使日常工作、學習時間被擠佔,還給身心健康造成多種不良影響。隨著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手機病”的危害,網友們開始四處尋覓“良方”,透過使用自律應用軟體、豐富線下活動等方式避免沉迷手機。

沉迷手機危害大

深夜,在某網際網路企業任職的鄒女士依舊坐在辦公桌前,趕製著第二天需要的活動策劃案。“如果白天沒有一邊幹活一邊刷手機,現在也不用‘挑燈夜戰’。”鄒女士告訴記者,這樣的情況發生過很多次,熬夜趕工雖然痛苦,但第二天還是抵擋不住手機的誘惑,“好了傷疤就忘了疼”。

白天刷微博、晚上打遊戲、碎片時間玩短影片,如今越來越多的成年人被貼上“機不離手”“沉迷上癮”的標籤,工作、學習效率直線下降,像周女士這樣因刷手機誤事而深夜趕工的情況時有發生。

有媒體近日在社交網路上發起“使用手機時長和健康隱患”網路調查,吸引超過40萬網友的關注。結果顯示,74%的網友表示自己“手機不離手”,65%的網友離開手機會產生焦慮感。換言之,目前超七成網友已經成為“手機病”患者。

除了嚴重侵佔正常工作、學習的時間,“手機病”還會對使用者造成健康隱患。有醫生表示,過度使用手機不但會對眼睛、頸椎和大拇指腱鞘造成直接損傷,還可能帶來睡眠、內分泌和肥胖等問題,嚴重的甚至會影響精神和情緒。此外,成人沉迷手機還會給未成年人作出不良示範。一些父母整天手機不離手,放任孩子過早、過度使用手機,以致其視力下降、無心學習,未來還可能誘發性格孤僻等心理疾病。

自律軟體開“良方”

“手機病”危害大,治起來更是困難重重。鄒女士說,隨時隨地使用手機工作、娛樂已經成為習慣,日常生活離不開智慧手機提供的各項功能和服務。“主動減少手機使用時間很難做到,堅持一兩個小時不用手機就已經是極限了。”

針對“手機病”使用者的困擾,有軟體開發者從手機本身“破題”尋找良方,推出一系列為手機重度使用者量身定製的自律應用軟體,幫助他們遠離沉迷。記者實際體驗幾款自律軟體後發現,此類軟體涵蓋學習、工作、健身等多種使用場景,大多設有計時、便籤、鬧鐘、日曆、時間管理、任務管理等功能,可為任務計劃設定定時提醒,並透過打卡簽到等形式督促使用者按照日程安排做相應的事情,幫助使用者養成自律習慣,防止過度使用手機。

除了透過自律軟體培養健康的手機使用習慣,部分手機廠商和遊戲運營方還計劃針對自律性不強的成人手機使用者設計適當的防沉迷措施。據介紹,目前大多數手機基本都有針對未成年人設計的防沉迷系統和手機使用時間管理軟體,但對成年人沉迷手機的問題鮮有設防,導致部分缺乏自律的使用者得不到防沉迷保護,影響正常生活。

對此,有業內人士建議,無論手機使用者是成人還是孩子或老年人,防沉迷系統都應作為手機出廠的標準設定,為使用者提供防沉迷保護。成人防沉迷系統無需過多強制性措施,只要設計好合理的手機使用時間,超時就自動提醒使用者注意身體健康,並在遊戲等應用開啟環節設計公益廣告,提醒大家沉迷手機會帶來健康危害,透過經年累月的重複提示來增強使用者科學健康使用手機的意識。

“無機”活動也精彩

放下手機、翻開書籍,你能堅持多久?不久前,安徽某高校舉辦了一場“無手機閱讀”挑戰,邀請數百名師生走進圖書館,將手機上交工作人員統一保管,開啟一段遠離手機的專注閱讀時光。

“無機”閱讀、“無機”觀影、“無機”桌遊……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將目光投向線下休閒,參與各式各樣的“無機”活動也成為一種新時尚。閆先生是一名通訊工程師,每天工作生活都少不了跟手機打交道。在他看來,當代年輕人習慣長時間使用手機並不是大問題,只要願意用心去發現線下生活的樂趣,就有望擺脫對手機的依賴,遠離虛擬世界的禁錮。

閆先生告訴記者,線下活動不僅能讓朋友之間增進感情,還能相互監督、互相提醒,幫助自控能力差的同伴遠離手機,享受線下游戲的樂趣。

隨著“無機”活動的理念熱度不斷升高,不少網友也在社交媒體上呼籲更多公共場所和商家推出鼓勵遠離手機的活動。比如,遊樂場可以推出“不攜帶手機半價活動”,鼓勵更多家長放下手機,與孩子一起玩遊戲。餐廳也可以推出“寄存手機送小菜”活動,鼓勵大家聚餐時多交流、少看手機。“其實線下生活從來不缺少樂趣,只是需要一雙發現的眼睛。”閆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