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膾炙人口,事實卻是這樣的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膾炙人口,事實卻是這樣的

《草船借箭》是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是三國赤壁之戰裡的著名橋段。周瑜嫉恨諸葛亮,所以想找個理由殺掉諸葛亮。於是周瑜讓諸葛亮10天內造十萬支箭。諸葛亮表示3天之內就能送10萬支箭過來。周瑜很吃驚諸葛亮向魯肅借了20只快船,600名士兵,把每條船用布蒙上,兩邊堆滿一捆捆的乾草。周瑜得知這一情況後,心裡非常懷疑,不知諸葛亮這麼做的意義。到第三天,天還沒亮,諸葛亮便派人請魯肅和他一同去取箭。然後,把20條快船用長繩連起來,一直往江北駛去。當時,長江上霧雲很大,對面看不見人。魯肅心裡不明白,問諸葛亮怎麼回事,諸葛亮笑而不語。不久,船靠近曹操的水寨。諸葛亮命令將船頭朝東船尾向西,一字擺開,士兵一起敲鼓吶喊。曹操聽了報告,說:“霧天作戰恐有埋伏。先讓水陸軍的弓箭手向他們射箭,霧散後再進軍。”於是,箭像雨點一樣射向那20條船。箭頭落在草捆上,排得密密麻麻。過了一會兒,諸葛亮命令船頭掉過來,再由西向東排開,於是,另一面又被射滿了箭。等到太陽要升起來霧快散時。諸葛亮命令軍士開船,並大喊:“謝謝丞相的箭!”船到了南岸,周瑜已經派了500名軍士在江邊等著搬箭,卸完後共有十二三萬支箭。魯肅見了周瑜,把諸葛亮借箭的事說了一遍。周瑜嘆:“諸葛亮真是神機妙算,我實在不如他啊!”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膾炙人口,事實卻是這樣的

在《三國演義》中講述了很多諸葛亮神機妙算的故事,可謂婦孺皆知。但真正的事實是這樣的嗎?草船借箭的故事真正存在嗎?真正的草船借箭說的到底是誰的神機妙算?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膾炙人口,婦孺皆知,但其實完全是羅貫中的藝術虛構。歷史上的草船借箭並非在赤壁之戰期間上演,而是發生在五年之後,即公元213年的濡須口戰役,主人公也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膾炙人口,事實卻是這樣的

據《三國志》記載: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曹公望權軍,嘆其齊肅,乃退。吳歷曰:曹公出濡須,作油船,夜渡洲上。權以水軍圍取,得三千餘人,其沒溺者亦數千人。權數挑戰,公堅守不出。權乃自來,乘輕船,從灞須口入公軍。諸將皆以為是挑戰者,欲擊之。公曰:“此必孫權欲身見吾軍部伍也。”敕軍中皆精嚴,弓弩不得妄發。權行五六里,回還作鼓吹。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權為箋與曹公,說:“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別紙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語諸將曰:“孫權不欺孤。”乃徹軍還。魏略曰: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膾炙人口,事實卻是這樣的

草船借箭,歷史上卻有其實,但主要人物並非諸葛亮,而是孫權,不過有兩個版本的。第一個版本說的是,濡須初次交戰,曹操大敗,所以堅守不出,有一天孫權親自乘輕舟闖入曹軍前沿。曹方很多將領以為他是來挑戰的,想要打他。曹操卻心知肚明:他是來觀察我軍部署的。他見此時孫軍中盡是些精兵強將,生怕有詐,所以只好命令嚴加防守,不要亂放箭。孫權的輕舟當著曹操的面行進了五六里才返回,走的時候還不忘鼓樂齊鳴來氣曹操。一切看在眼裡的曹操於是說出了這句千古名言:“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按說,這則材料與“草船借箭”關係還是比較小的。因為這則故事裡根本沒有提到過箭。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膾炙人口,事實卻是這樣的

第二個版本則與第一個版本內容相差甚遠:孫權來曹軍觀察軍隊,乘的不是“輕舟”,而是“大船”;並且,曹操不是“弓弩不得妄發”,而是“使弓弩亂髮”。最大的不同是,孫權不是“行五六里”就回去了,而是發生了下面這起驚心動魄的“箭雨遭遇戰”。孫權的船一側中箭太多,眼看就要沉了,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孫權腦筋急轉彎,想出了一個十分聰明的應對方法:馬上調轉船頭,使另一側再受箭。這樣,慢慢就“箭均船平”了起來。孫權終於得以平安返航。《魏略》是魏國人寫的魏國史書,這件事對於他們太祖來說也不是那麼光彩,但史官還是仗義執言,記了下來。所以,可以確定還是可信的。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膾炙人口,事實卻是這樣的

但是之前的這兩個版本的故事講述的並不是借箭的故事,那麼草船借箭這個故事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其實草船借箭這個故事在歷史上是存在的,但是事情是故事發生在500多年後的唐朝。

眾所周知,唐玄宗755年爆發了禍國殃民的安史之亂。由於玄宗的一連串決斷失誤,很快安祿山就攻陷東都洛陽,並且稱帝。眼看就要挺進潼關,直逼長安。由於玄宗的一連串決斷失誤,很快安祿山就攻陷東都洛陽,並且稱帝。眼看就要挺進潼關,直逼長安。為了切斷南方對長安的糧食、財物供應,安祿山命人攻陷宋、曹等州。此時,很多州縣的太守、縣令都被嚇破了膽,望風而降。雍丘縣(在今河南省杞縣)縣令令狐潮也不例外。此時,很多州縣的太守、縣令都被嚇破了膽,望風而降。雍丘縣(在今河南省杞縣)縣令令狐潮也不例外。知道令狐潮這麼沒骨氣投降了叛軍後,張巡趕忙攻打雍丘城。在雍丘,他與另一位勇士賈賁的部隊匯合。此時,雍丘城裡囚困有很多令狐潮抓來的睢陽軍的俘虜,他們原本是打算北上抗擊叛軍的。令狐把他們捆於庭院準備殺害。但這一天,他恰好要去見叛軍某大將,出城了。於是,俘虜們趕緊抓住機會解開繩索,殺死了看守,成功“反客為主”。就這樣,張、賈軍隊趁混亂輕鬆進城。隨後,他們殺死了令狐潮的妻兒,據城自守。

令狐潮哪裡吃得了這個虧?於是他聯合叛軍一次又一次地猛烈攻城。但由於守城的張巡指揮得所,將士們英勇無畏。所以令狐也不能奈他們何。但畢竟雙方的懸殊是很大的,叛軍以好幾倍的力量攻城,城內的消耗可想而知。於是,某天,城內的箭終於用完了。怎麼辦呢?這時候,張巡的聰明才智就徹底發揮出來了,據《資治通鑑》記載:“城中矢盡,巡縛藁為人千餘,被以黑衣,夜縋城下,潮兵爭射之,久乃知其藁人;得矢數十萬。其後復夜縋人,賊笑不裝置。乃以死士五百斫潮營,潮軍大亂,焚壘而遁,追奔十餘里。”他命人紮了千多個稻草人,披上黑衣,趁著夜色,縋到城下。令狐潮一看這麼多“人”,“想來襲營,碾碎你們!”於是命手下拼命放箭。於是,張巡數箭數到手抽筋。幾十萬支箭就這樣不費吹灰之力到手了。就這樣,縋來縋去搞了好幾次後,令狐潮累覺不愛了。於是,當張巡再一次夜縋而出的時候,令狐潮彷彿早就看穿了一切,於是,他不設防。於是,他損兵折將,逃出了十餘里。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膾炙人口,事實卻是這樣的

原來草船借箭這個故事是真實發生過的,也真真切切的記載在了歷史書籍中,而草船借箭的故事卻並不是諸葛亮的機智多謀,也不是孫權的聰明才智,而是五百多年後的發生在唐朝張巡身上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