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黃帝都不是道教的創始人,後世道教捧高是傳承也是借用

在之前的文章中分享過“道教創始人”的一些觀念,當時重點的是講了五斗米教、天師道的發展和演變,也簡短的闡述了道家、道教,這兩個概念。又有人分享說道教建立者為老子或者黃帝,依據是老子寫《道德經》,黃帝更是有《音符金》《黃帝內經》等等,對於這種觀點個人無法贊同,在此說說我自己的觀點。在此之前,在分享關於“道”的幾個概念,清晰了這幾個概念,答案也就不難理解了。

道家

從廣泛的意義上來講,道家,包括儒家、佛家等等,這些都不是劃分教派的標準,他們更多的指向是一種思考方式、哲學觀、生活態度。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來說,從上海去北京,有人習慣乘坐飛機,有人喜歡坐火車,有人熱衷自駕,甚至有人更願意騎行,都是從A點到B點,但是大家選擇的交通凡不同,當然不同的方式沿路看到的風景自然也大不相同。另一方面,交通方式也不是一定,習慣坐飛機的人不見得總是坐飛機,他也可能改乘高鐵,或者體驗騎行的樂趣,當然喜歡騎行的人不見得每次都會耗費時間騎行這麼遠……這就和“道”一樣,“道”最樸素的意義本來就是“道路”,道家,指的就是喜歡、習慣在這條道路上行走的人,這些人可以是孔子的弟子,也可以是老子的學生,當然他也不會拒絕佛門子弟。

老子、黃帝都不是道教的創始人,後世道教捧高是傳承也是借用

道家包含的內容非常博大,它本身並不區分流派,因為無論哪個學派、教派,看到的都是同一片天空,立足的都是同一片土地,經歷的也是同樣的春夏秋冬。道家講究這些自然之物,從自然中總結智慧和經驗,並不會因為你是儒生就不必經歷酷夏寒暑,更不會因為你是佛門子弟就讓你的太陽從西邊升起。

道家的起源和人類的整個文明歷史都是同步的,不存在什麼誰創立了誰的概念,當人意識的與自然共生的這個事實的時候,道就應運而生。

所以,道家不是道教的專屬,這兩者不是同一個概念。

道教

道家,道教,一字之差,意義卻是相去甚遠。

之前的文章中我有提過,道教在本質上也是政治的產物。道教有自己獨立的歷史,什麼時候創立、什麼時候發展,興衰起落有清晰的線路。之前我們說”道家“,它所包含的是極盡接近自然的,是人類作為自然的一份子對自然最直接、最本質的感受,這是一種本能;反之,道教則是人類的發明創造,它的產生是極盡接近人的,在這裡”道“成為某些人的工具,當然這工具的用途就因人而異了,道教具有明確的目的性。

道教當然是推崇道家思想的,但是道家思想可不僅僅存在於道教。道教就是將道家思想再強化、再提升、再加工的載體,用前面的例子來說,道教就是專情並熱衷於某一交通方式的人,而且堅決不更改的人。道教吸取道家的某些精華,並以此為基礎發展自己。

現在普遍意義上認為道教的創始人是張陵,在之前的文章我也提過,張道陵是掛名祖師,是他的孫子張魯奪了別人的教,追封了自己爺爺張陵為道教”始祖“。這種後輩發達之後,追封先祖的以此光宗耀祖行為在歷史上簡直不要太多。

人們都好講一個出身,尤其是在古代,祖上出過什麼能人,有過什麼名人明事,這都是極為被看重的事情了。人是如此的,教派當然也要如此啊,道教也不能免俗。如果沒有,那就要編造一些了。

儒教有孔子,佛教有釋迦牟尼,那道教呢?當然不能是張陵了。道教要在當時歷史背景下佔據腳跟,張陵的資格很明顯不行啊,影響力不夠大,而且很不具有說服力,那就要追根溯源了,找一位厲害的人物擔此重任……於是啊,黃帝、老子,或者其他很有影響力的人就被拿了出來。

老子、黃帝都不是道教的創始人,後世道教捧高是傳承也是借用

老子並不通道教

老子和孔子算是同時期人物,當然可以擔此重任,並且,老子本身就是鼎鼎大名的道家思想傳承者,當然,老子時期的道家和後來的道教真的是毫無關係的,老子老人家也不知道自己會成為道教中最牛逼的人物。事情的真相就是,後世道教受先人道家思想啟發創立教派,順便借用了先人的地位和名聲。這個事情可以從後往前推,但是從前往後推明顯是不通的。

與老子相同,黃帝、伏羲,甚至女媧、炎帝等等被道教但不限於道教的派別借用了身份、影響力等等,這都不足為奇。歷史上本來就有很多”假託“事件,這就和我們現在經常看到的心靈雞湯一個道理,有些話不能直接說,你要說”某某著名人士曾經說過“,這才夠檔次。

所以說,借用黃老並非是因為不自信,《陰符經》《黃帝內經》等也確實是道家經典,後世道教確實從道家先輩汲取營養是真的,傳承了道家思想也是真的,以此為經典當然也是真的,這些本就是必然的事情,而且不僅僅道教如此,其他教派也不能免俗,儒學、佛教等等都有相似的發展和經歷。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疑問,主要還是因為我們對於與相關的歷史文化了解的太少。

分享到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