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決問題前,你能正確的提問嗎?

在解決問題前,你能正確的提問嗎?

在解決問題前,你能正確的提問嗎?

在解決問題前,你能正確的提問嗎?

研究發現,在哈佛商學院的畢業生中,影響他們長期成功的關鍵因素有兩個:一是樂於發問,勤於學習;二是相信自己。

提問,似乎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具備語言和基本認知能力的孩子,有時都能給大人來一串追魂奪命問,讓他們應接不暇。

而對於思想和研究領域來說,始自於“為什麼”所帶來的突破則更多。

比如牛頓因“蘋果為什麼落地?”而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簡單的發問得來的卻是意義深重的成果。

但我們也發現,提問不難,而如何提問好卻並不容易。

首先,並不是任何人在觀察蘋果落地後都會提出“為什麼蘋果不往上落?”的疑問,相反,這麼提問的人有可能會被認為多此一問。

也並不是任何提問都能切中肯綮,比如晉惠帝在自己錦衣玉食之下想解百姓餓殍之困所發出的千古名問:“何不食肉糜?”

我們可能會因認為理所當然而錯過該問之問,也可能因為認知的缺乏而問得南轅北轍,凡此種種,都會在無形中從第一層面就對我們認識、改造或者解決問題製造障礙。

因此,正確提問就變得首要且關鍵。

在解決問題前,你能正確的提問嗎?

在解決問題前,你能正確的提問嗎?

正確地提問,才能提出好問題。那麼,具體怎樣才算好?

生物學家斯圖爾特。費爾斯坦在《無知:如何驅動科學》中這樣寫道:一個好的問題能激發出不同層面的答案,能鼓動人們用幾十年的時間去搜尋解決方案,並衍生出全新的研究領域,還能讓人們根深蒂固的想法發生改變。而答案卻在終結這一切。

參考費爾斯坦的觀點,好問題至少要具備三個特點:a,能找到答案;b,具備解決的現實意義;c,屬於空白或者待深耕領域。

比如這個問題:去哪裡才能找到神仙?因為世上根本沒有神仙,所以這個問題既不能找到答案,也不具備現實意義。所以顯然不是一個好問題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如果才能提出好問題?

首先,問題本身都自帶一定的域屬性,也就是說有問題所指向的範圍。如果一個問題指向的範圍不明確,則一方面需要提問者本身下一定的功夫,做好前期的學習、研究、調查、分析等工作,進一步明確問題範圍;

另一方面,術業有專攻,如果在自己的專業範疇之外,就要藉助專業的力量來篩選和界定問題的可行領域。

比如這個問題:如何讓自己更聰明?這個問題所指向的範圍就不夠清晰。因為聰明可能指博聞強記,也可能是智商超群,或者是具有創造力等等。

而如果把這個問題範圍縮小到“如何讓自己思考的邏輯性更強”?那麼,接下來的答案顯然就容易獲得。

其次,也要注重問題如何描述。比如某公司在做新產品使用評測時,曾嘗試了三種描述:

1。關於這個新產品,你能告訴我們什麼有用的資訊?

2。這款新產品沒有任何問題,對嗎?

3。這款新產品存在什麼樣的問題?

事實證明,這三種不同描述獲得的資訊反饋截然不同,最後一種方式的反饋效果最優。

在描述方式上,問題可以簡單分為封閉式和開放式,一般封閉式的提問更易得到肯定的答覆並可以按照結構化的提問方式層層遞進,效率較高;

但開放式的提問更有利於激發參與者的智慧,對創造性解決問題或者展開交流更有幫助。

當然,兩種方式也可以混合,或者迴圈、遞進採用,而提問者所要做的,就是因地和因時制宜。

在解決問題前,你能正確的提問嗎?

正確地提問,不妨嘗試左右互搏。

《論語·子罕》中寫到: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意思是:孔子說:“我有知識嗎?其實沒有知識。有一個鄉下人問我,我對他談的問題本來一點也不知道。我只是從問題的兩端去問,這樣對此問題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射鵰英雄傳》裡有一位老頑童周伯通,他會一種武功,叫左右互搏。每每自己的左膀右臂相互纏鬥,其樂無窮。看似荒誕滑稽,其實背後也在隱喻著自我PK的意義。

也就是說,人作為主體,不僅要站在某一端提出問題,也要敢於站在對立端自我反問,這樣“叩其兩端”才能更見事物的全貌。

阿爾弗雷德。斯隆是管理界公認的大師,並曾任通用公司CEO。在某次委員會議中他針對一項議題問大家:“各位,我想我們已經對這個決定達成了統一的意見,對嗎?”所有與會人員都點了點頭,似乎這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但斯隆繼續說道,“那麼我提議將這個問題的後續討論推遲到下次會議進行,讓我們多些時間來提出不同的看法,也許還能對這個決定有更多的瞭解。”

在斯隆看來,如果不能從足夠多角度來對某個議題進行拷問,那麼得出的結論就算不上成熟合理,就未必能經得起未來的考驗。

人們有時會不自覺得帶著既定的答案提問,把提問當成了答案驗證的手段,這就難免從一開始就跑偏。

而從相異或者對立等多角度提問,則會開啟問題的視閾,從而儘可能發現事件的全貌,這樣才不至於問題的解決流於片面或者武斷。

在解決問題前,你能正確的提問嗎?

在解決問題前,你能正確的提問嗎?

正確地提問,也許是閃電戰,也許要持久戰。

“我既在屋內又在屋外,對人生的無窮無盡的變化既著迷又厭惡”,這句話出自於《了不起的蓋茨比》。

通常,我們認為提問與問題之間就像鑰匙與鎖頭,提問切中要害,啪嗒,問題迎刃而解。

事實上,這兩者的關係遠比此複雜。它們之間可能類似於問診,在望聞問切中查明病因;也可能類似於淘金,在反覆篩選中去沙取精;或者就像剝洋蔥,一層層褪去外衣觸達核心本質。

總之,在解決問題時,

提問也許是長期的、往復的、量變到質變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火車的輪子是有輪緣的,也就是輪子內側有凸起的邊緣,以防止它們從鐵軌上滑落。而最初的情況是,火車的輪子沒有輪緣,但軌道有凸緣。

最初,人們提出的問題是“怎樣才能讓軌道更安全地供火車行駛”?於是最早成千上萬公里的軌道就造成了有凸緣的。

而經過了長時間的實踐摸索,問題被重新定義為“怎樣才能讓輪子更安全地抓住軌道”?帶輪緣的輪子才得以發明。

在人類的發展史上,很多問題貫穿古今也沒有答案。比如:宇宙是如何形成的?時間有沒有盡頭?人類演化將走向何方?而正是對這些問題的孜孜追求,推動著人們從矇昧走向太空,從無序走向繁榮。

到我們每個自然人身上,問題也許更現實更微觀,如何提問也更能左右我們的專注和努力方向。所以,我們就要多對自己提出強大問題,而非虛弱問題。

舉個例子:針對起床,我們可以提出兩種問題:

虛弱問題:我能再睡個回籠覺嗎?

強大問題:開啟自己今天生活的最好方式是什麼?我如何讓自己的早晨充滿活力?

虛弱問題和強大問題的區別就在於主體能動性的發揮多寡。

虛弱問題也許會讓我們舒適甚至上癮,但是以透支未來為代價;

強大問題也許會讓我們痛苦和想逃,但更能賦予我們向上的力量。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嘈雜而混亂的。

因此,學會正確地提問,一方面能幫助我們在這個紛亂的世界中迅速而靈活地把握所面臨問題的關鍵;

同時也讓我們保持一顆審慎批判之心,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對各種資訊和材料去蕪存菁;

而且,對如何正確提問不斷練習,積累經驗,也將推動我們不斷學習新知和自我發展。

請記住:勤問。必有所得,求索終有收穫。這個世界沒有超人,但是有強者和智者,也就是那些善於提問和付諸行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