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之殤,孤獨的人可恥嗎?

單身之殤,孤獨的人可恥嗎?

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張楚;孤獨的人是可恥的

“我從來不想獨身,卻有預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靈魂。”

這是李宗盛寫過的一首歌《晚婚》中的幾句臺詞。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屬於自己的李宗盛,每個人也終有一天,都能聽得懂李宗盛。人最怕在某個年紀,忽然聽懂一首歌。。。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單身之殤,孤獨的人可恥嗎?

前幾日,和一位朋友聊起單身話題。記得當時我的回答是“網際網路改變了我們,以前人們除了搞物件、結婚、認真生活以外真的沒有太多別的事情可做,而如今網際網路社會,一部智慧手機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如果你也這麼想的話,恭喜你,你大概目前單身,年齡不是80後就是90後,居住在一二線城市遠離繁華中心的邊緣地帶,這篇文章就是寫給你的。

作為一名90後甚至80後,如果至今未婚,也絲毫沒有要談男女朋友的跡象,恭喜你,已經憑藉自己的努力順利地成為眾矢之的。

不出意外,這樣的你已經成功地吸引了鄉里鄉親、街坊鄰居、九竿子都打不著的親戚們的注意。與之相伴的,可能是你家日漸低矮的門檻和來自七大姑八大姨的熱心問候。

單身之殤,孤獨的人可恥嗎?

有人曾說,世界是一種力量,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力量?

看著年邁的父母一天天老去,你也想早一天結婚好讓他們早一天抱上孫子,奈何你連物件都沒有。是否想說,你也很絕望,你也很想找物件?

單身之殤,孤獨的人可恥嗎?

當你這麼想的時候可能會伴隨著一種尷尬的內疚與罪惡感,然而,更多的卻是一種無奈。你不是不想談戀愛也不是不想結婚,你只是還沒有遇到那個世上唯一契合的靈魂。你覺得父母不理解你。

我來告訴你父母為什麼不理解你。“1994年的春天,空氣裡瀰漫著一種富裕的氣氛,每個人似乎都處於一場洪流之中,等待著來自慾望的衝擊。張楚也置身其中,看見從身邊洶湧而過的人群,他依稀想起生命裡的許多畫面:一點簡單的浪漫,也許粗布衣裳。人們的笑容那時都還沒什麼目的,活得太不容易,卻有許多天真。他靜靜地想,有一些美好事物,終將一去不返。他決定要找一種更真誠而樸素的質感。。。“於是,《孤獨的人是可恥的》這首專輯就這樣問世了。

“這首歌張楚不是在寫自己的故事,而是在那樣的一個時代,努力地儲存一些人們將要失去的、美好珍貴的記憶,讓人們重新發現活著的價值。”父母之所以不理解我們,因為他們就生活在那樣一個“孤獨即可恥”的時代。那個時代,不追求獨立與個性,談性色變,沒有網際網路。那個時代,推崇集體主義生活方式,人們更傾向於處在社會群體中為自己帶來安全感。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孤獨並不可恥。相反,孤獨使你更

清醒。

有人說,單身是一種病,得治。然而,說這句話的人自己也單身。就好像理髮師不能給自己理髮,醫生不能給自己看病一樣。每個單身的人大概都知道自己的癥結所在,然而依舊無能為力。因為這種病的治療費用實在太昂貴了,昂貴到分分鐘想棄治療。

單身之殤,孤獨的人可恥嗎?

也有人說,單身是一種痛,這種痛不是單身的人無法理解。這種說法,我願意認同。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說“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用在這裡即是單身的人各有各的痛,你我的痛並不相通。

其實,我更願意將單身看作是一種習慣。一個人起初單身,可能會覺得不適應。總幻想著能有那樣一個人,常伴左右跟你一起經歷風風雨雨陪你遠行看雲捲雲舒,與你一起分享喜怒哀樂、彼此噓寒問暖。然而時間久了,所有的事物都會轉為麻木。當單身成為一種習慣,你只能自嘲似的說一句“優秀的人都單身”。

單身之殤,孤獨的人可恥嗎?

病也好,痛也好,習慣也罷。單身都已經讓你成為父母眼中難以理解的存在。那不妨來看看單身的人都有哪些相似之處或者說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你的單身。

01

不想戀愛或愛無能

這類人通常信奉這樣一個人生觀:沒事別想不開去談戀愛。你若問為什麼,他們會反問是遊戲不好玩兒還是韓劇不好看?是外賣不好吃還是加班不能使你快樂?

單身之殤,孤獨的人可恥嗎?

很顯然,這類人就是我們平時玩笑裡調侃的物件,有故事的男同學或女同學。他們以往的情感經歷不是很順利,不是好白菜讓豬給拱了就是奈何明月照溝渠,以至於他們對戀愛這件事心灰意冷從而產生本能性的排斥。就好像一首歌唱的那樣 “被傷過的心還可以愛誰。。。”

單身之殤,孤獨的人可恥嗎?

另外一種,是被生活磨滅了所有對異性渴望與激情的人。這種人引用王小波《黃金時代》裡的一段話很好解釋:“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捱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02

自我意識的覺醒

表現為:不將就,寧缺毋濫。寧可單身一輩子,也不要做單純的繁育工具。尤其是女性,對於個人意識的覺醒,更加不願意犧牲個人生活品質來完成婚姻與生育。單身青年開始思考如何過一種高質量的個人生活?培養更多的興趣愛好,掌握更多的知識,尋找更完整的自我,探索更多生活的多樣性和可能性。

看過拾遺君一篇寫高曉松的文章,裡面就講到中國人與外國人在生活追求上的最大不同。外國人更多的喜歡追求生活的多樣性和可能性,喜歡冒險,喜歡過有意思的生活。而中國人則把生活過成了競技場,一個個都在忙著追求“標配人生”:房,車,存款,婚姻,孩子……都忙著成為別人眼中的“人生贏家”。一旦在認定時間段完不成目標,就會深深焦慮。焦慮的我們似乎忘記了一點:當人生只剩下標配,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把人生過成標準答案,那活著還有什麼樂趣?人這一輩子,活得有意思比活成標配重要得多。

單身之殤,孤獨的人可恥嗎?

此外,自我意識的覺醒還表現為價值觀與自我價值的實現以及因愛而愛的戀愛觀。簡言之,90後群體對於自我定位越來越清晰。他們認為,不斷充盈的知識能幫助人挖掘自身潛力。有助於更好地完成工作,從而對社會作出一些貢獻。在婚戀觀上,他們比任何一代人都要顯得謹慎。他們認為,沒有適合結婚的年紀,只有適合結婚的感情。

單身之殤,孤獨的人可恥嗎?

03

傳統婚姻觀的垮塌與貌似到來的單身時代

高居不下的離婚率以及持續走低的結婚率,都讓這些還未體驗過婚姻甜蜜與辛酸的年輕人望而卻步。2017年各級民政部門和婚姻登記機構共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063。1萬對,是自2014年以來降幅最大的一年。目前,中國離婚率已連續16年持續上升,而結婚率則從2014年開始連續4年下降。離婚的人越來越多,但選擇步入婚姻的人卻越來越少。這更加堅定了單身青年們所信奉的“沒有該結婚的年齡,只有該結婚的感情”。

單身之殤,孤獨的人可恥嗎?

青年人在沒有做好充足準備的情況下貿然進入婚姻,顯得慌張與不知所措。這一方面直接導致了二人矛盾層出不窮,另一方面也加劇了婚姻的死亡。這顯然是很不成熟的行為。其次,網際網路的發展加快了資訊傳送的頻率,縮短了陌生人之間的距離。各式社交軟體的產生,為出軌和婚外戀提供了溫床。頻繁被曝出的駭人聽聞的貪官包養情婦事件、導演潛規則演員事件,屢次重新整理青年人的認知,使他們不再對婚姻抱有最初的那般美好期待。

另外,單身現象貌似已經成為全球化的一大奇觀。以至於部分研究者開始高呼單身社會正在到來。據可靠資料顯示,英國結婚人數已跌至近150年來最低;法國每三戶人就有一戶是單身;德國柏林獨身人口達到54%;日本30-34歲男青年未婚率為47。1%,女青年為32%;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這一比例則高達60%。16歲以上的美國人當中,約有50。2%的人是單身,即1。246億。而60年前的上世紀50年代,美國成年人的結婚率高達70%。簡言之,單身現象很可能已經“全球化”。

單身之殤,孤獨的人可恥嗎?

04

勉強養活自己的經濟能力

現在的單身主力毫無疑問是90後(80後為輔)。90後曾經一度被認為是“垮掉的一代”、“佛系青年”、“嬌生慣養、不服管教”,儘管最後一批90後已經成年,這些汙化的標籤仍舊使他們隱隱作痛。好在歷史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90後不僅證明了自己也逐漸走上了社會主要職能崗位。

同時,90後一代所持有的開放而理性的消費觀首當其衝受到父輩們的批評被認為是亂花錢。《2017年消費升級大資料報告》顯示,2017年90後消費迅速崛起,消費增幅達70後兩倍。這個都不用舉例,因為身邊全是例子。90後是最願意為故事和文化買單的一代人,他們重視自身形象管理,偏愛精而美的品牌。

單身之殤,孤獨的人可恥嗎?

愛花錢只是表象,實際上,90後是理財意識最強的一代人,他們敢理直氣壯地花錢的理由是能掙錢。但這依舊不能改變他們沒錢的事實。沒錢到了什麼程度?你以為他們買不起房,你錯了,他們只是租不起房。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動輒好幾千元的房租早已掏空了90後們的腰包,擊碎了他們的戀愛夢結婚夢。

單身之殤,孤獨的人可恥嗎?

我開始搖滾了

我開始搖滾了

雪村;全是高科技

05

每天忙到忘乎所以,天昏地暗

之前網上有篇文章,大概是說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白領們忙到沒有性生活。而事實是連見面的時間都沒有,怎麼處物件?單身的人大部分都對這個問題感觸很深。除了沒錢,他們也沒時間談戀愛,不管有沒有物件。某創業公司程式設計師曾跟我吐槽,“好不容易有個接觸的物件,約會時我卻還在用手機加班” 想想這種畫面感,就知道有多麼苦逼。《2017全國加班報告》顯示,90後加班到晚上9點是普遍現象,特別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

單身之殤,孤獨的人可恥嗎?

週末雙休?不存在的。人民日報曾發起過一個微博調查,參與人數1萬人。資料顯示,約85%的中國白領每週都要加班,雙休日能全休的不足11。9%,兩天都要加班的佔比32。7%。這樣的強度下,別說是約會,就是認識新朋友、相親的時間也都很難有。因為除了加班還是加班。

單身之殤,孤獨的人可恥嗎?

此外,在北京的上班族應該都深有感觸。每天幾乎要花3-4個小時擠在地鐵或公交車裡,過長的路程時間偷走了單身族原本用於戀愛約會的時間和精力,感覺身體被掏空。在採訪時,K告訴我“光是上班擠地鐵、擠公交就已經用盡了我全部的力氣,哪還有心力去談戀愛” 臉上透著疲憊與無奈。

06

沒有什麼是一部智慧手機解決不了的

人類生活與情感要素在市場化中被得到極大的滿足。我們正在面臨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個體的生存需求都能夠在市場中獲得滿足,這種外部環境更容易形成獨居的局面。網際網路的興盛與發達,解決了過去我們想都不敢想的問題。大資料與人工智慧的飛速進步,讓美夢成真變為可能。AR、VR等一些領域技術的運用,讓我們對機器人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單身之殤,孤獨的人可恥嗎?

網際網路智慧時代,人們可以輕易找到愛情的替代品。我們可以在虛擬世界中為自己建立一個更為真實的身份,用虛擬社交代替現實生活中的朋友。網購省去了一個人去線下店的尷尬。玩遊戲和看劇打發了大部分無聊的閒暇時刻。各種越來越完美的充氣娃娃和情色用品,也在逐漸取代戀人。。。著名愛爾蘭裔網際網路經濟學者瑪麗·艾肯在新作《網路心理學》就認為:也許網路不僅沒能讓愛情變得更加容易,反而創造了愛情更多的艱難。

既然戀愛、結婚變得如此艱難,那單身青年們究竟還要不要戀愛、結婚?關於這個問題,這裡不作回答,相信每個人心中自有答案。這篇文章旨在告訴大家單身很難,孤獨並不可恥,相反,它還很燦爛。

喜歡就會點贊,而愛是分享。

——寫於北京通利福尼亞二十一樓

單身之殤,孤獨的人可恥嗎?

愛的代價

愛的代價

李宗盛;愛情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