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簡史》:沒有宗教,科學將會怎樣?

《未來簡史》是尤瓦爾·赫拉利繼《人類簡史》後的第二部作品,本書主要圍繞智人的未來展開猜想,從人類的舊議題到新議題,作者用獨特的見解給我們帶來不同維度的思考材料,讓讀者可以順接作者的思維,對人類展開更多的想象。

我曾經有過疑問。

如今科學昌明,為何還有人相信宗教?

科學的進步讓我們擁有了接近神的力量,而我們也利用這個力量解決了饑荒,瘟疫以及戰爭這些據說只有神才能解決的問題。

既然科學帶給我們如此大的改變,那是否意味著我們理應更相信科學而非宗教?

我們一直覺得科學強調的是事實,而宗教強調的是故事。

《未來簡史》:沒有宗教,科學將會怎樣?

信仰

這裡一直存在一個偏見就是,我們往往主觀地認為宗教就是封建迷信的代表,從而忽略了其他方面。

其實宗教在人類社會中的作用遠比我們想象中重要,而宗教和科學之間的關係也遠比我們想象中複雜。

要了解兩者的關係,首先要對宗教有著正確的認知。

宗教並非迷信

每個宗教都有各自不同的故事,而這些故事通常和神靈或者超自然力量有關。

但宗教從不和這些神靈概念畫等號,而信教的人也從不認為自己是迷信。

我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相信的事實是真理,所以信教的人也覺得自己相信的故事是真理。

不相信別人相信的故事,才會覺得他們是迷信。

有人認為生病是病菌引起的,有人卻認為生病是神靈的懲罰,在各自的眼中這些事情都屬於自然現象,只有不相信的人才會覺得對方是迷信。

但是信教的人,更多是相信宗教所宣揚的社會道德法則,而不是背後的神。

定義宗教的標準也只與其社會功能有關。

《未來簡史》:沒有宗教,科學將會怎樣?

宗教

每個宗教都有一套賦予人類行為合法性的自然法則,而這套法則高於一切。

所以只要你認同某一套社會道德法則,那麼你就是一個信教的人。

所以現代的資本主義、人文主義以及自由主義,我們也無法肯定它們絕對不是宗教,因為它們各自代表著一種社會道德法則系統。

宗教除了代表著社會秩序之外,還代表了一條通往靈性的途徑。

但其實宗教和靈性之間的距離比我們想象中要大得多,反而宗教離科學的距離卻比我們想象中要小得多。

宗教是一份契約,將人類的種種行為規範寫得清清楚楚,但是通往靈性之路,卻是一趟漫長且毫無方向的旅程。

尋求靈性的人通常關注的是各種人生終極問題,比如生命的意義、我是誰等等。

為了尋求答案,他們不惜踏上一段通往未知的旅程。

《未來簡史》:沒有宗教,科學將會怎樣?

通往靈性通常要打破世俗的種種枷鎖,而宗教卻是建立種種社會規範,所以兩者其實水火不容。

宗教一直極力避免信徒中出現真正追求靈性的人,因為他們屬於有可能推翻宗教的重大威脅,而歷史上也的確不乏被推翻的故事。

人類社會想要維持穩定,就不能失去秩序。

所以通往靈性的道路其實並不適合群體而只適合個體,而且尋求靈性的人即使推翻了舊秩序,也會不自覺地建立新秩序。

因為人類之間要合作,需要的並不是問題,而是堅定的答案。

科學需要宗教

科學掃除人類的無知,給我們帶來新的知識,這些知識大大增強了我們的力量。

但是當我們擁有知識以後,該如何使用知識就成了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比如我們知道克隆技術可以複製有機生物,但是否用此技術去複製人類卻是一個無法用科學解決的倫理問題。

因此,涉及倫理判斷以及指導科研方向的責任,就非常自然地落到了宗教身上。

以我國的三峽大壩工程為例,建造三峽大壩可為我國帶來幾千兆瓦的電力價值,但是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建造大壩必須淹沒超過600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

淹沒如此大範圍的陸地,將會破壞無數的村莊、考古遺蹟、風景和動物棲息地,所以當年白暨豚滅絕,也許與三峽大壩的建造有直接的關係。

不管個人看法如何,大壩的建造已經不是純粹的科學問題,而是有關於倫理的問題。

《未來簡史》:沒有宗教,科學將會怎樣?

三峽大壩

到底是賺取幾十億人民幣比較有價值,還是保住歷史遺蹟和瀕危動物更有價值?

顯然依靠科學已經無法處理這個問題,必須要有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介入才行。

但無論選擇何種方式,都無法認為這是一個最正確的答案。

如今很多實驗研究都需要宗教給予倫理上的理由支援,可見宗教在維護社會秩序上的地位。

不過宗教雖然指導著科學發展的方向,但由於各自追求的真理不同,所以必然也存在著衝突。

科學與宗教的衝突

宗教不僅為科學研究提供倫理判斷,它自身還有著現實主張。

而科學強調的正是現實,所以在現實方面往往會和宗教有著衝突。

宗教引導群眾的方式,通常是先進行倫理判斷,然後作出事實宣告,最後結合二者給與具體指示。

以尊老愛幼為例。

是否應該尊老愛幼,屬於倫理上的判斷。但是如何界定老人和幼童,這是事實宣告。

科學家認為年齡段可以界定老幼,但是一些宗教卻認為某些生理特徵才能夠界定老幼,比如白髮和皺紋。

對於宗教的倫理判斷,科學沒法插手,但是關於事實的說明,科學家就有著充分的話語權了。

歷史上有一個真實的例子。

在中世紀歐洲,教皇的政治權力非凡卓絕,無論發生何種衝突,他們都聲稱其擁有裁決權。

歷任教皇如此自信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擁有著《君士坦丁贈禮》。

這份檔案一直被認為是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在世時簽署的,內容是授權教皇西爾維斯特一世和後繼者永遠控制羅馬帝國西部領土。

中世紀歐洲的民眾一直非常尊重歷史悠久的法令,所以也一直相信《君士坦丁贈禮》。

對於中世紀歐洲民眾非常尊重歷史法令權威的原則,科學無法干預,因為這屬於倫理判斷的範疇,正如21世紀的歐洲人對個人期許更為看重一樣。

但是對於《君士坦丁贈禮》裡面的事實說明,科學就有證偽的權力了。

公元1441年,《君士坦丁贈禮》被語言學先驅倫佐·瓦拉證實為偽造,因為裡面存在的部分文法詞語在當時並未出現,所以這份檔案很有可能是在君士坦丁死後400年才偽造的。

如今的歷史學家也一致認為《君士坦丁贈禮》是大約在公元8世紀由古羅馬教廷偽造的諭令。

歷史上瓦拉雖然沒有改變當時群眾的倫理判斷,但由於證偽了事實,所以對當時歐洲人必須聽命於這份諭令的現實造成了影響。

但要分辨倫理判斷和事實說明並非一件容易事。

宗教很容易將一些事實說明變為倫理判斷,讓我們難以辨別。

例如,“《聖經》由上帝所著”這本來屬於事實說明,但是卻變為了“你應該相信《聖經》是由上帝所著”這樣的道德說明。

《未來簡史》:沒有宗教,科學將會怎樣?

聖經

不僅事實說明中摻著倫理判斷,而倫理判斷中同樣也藏著事實說明。

例如,“人命神聖”這是倫理判斷,但是也可以理解成“每個人都有永恆的靈魂”,而這卻是可以用科學來論證的事實說明。

哲學家薩姆·哈里斯認為,所有的倫理爭論都是為了將快樂最大化,而出現爭端的原因是彼此實現目的的方式不一樣,但最終都是殊途同歸。

但認真思考一下,即便哈里斯的觀點正確,所有人的目的都是快樂,倫理爭議的問題也依然沒法得到徹底解決。

原因是快樂無法用單位去衡量。

例如,你中了500萬所獲得的快樂與你找到真愛所獲得的快樂一樣嗎?如果不一樣,那是否某一種快樂到達一定數量後就可以等同另外一種快樂?這種體驗真的可以用數學單位去計算嗎?

因為無法相互比較,也無法理解具體意識,即便科學再發達,也無法解決關於倫理的爭端。

但即便存在衝突,科學和宗教還是處於一個相互共存以及相互合作的狀態。

因為彼此雖然都有各自追求的真理,但卻並非絕對渴求真理,他們各自最在乎的還是秩序和力量。

宗教致力於維護社會秩序,而科學則致力於透過科研得到力量,二者一拍即合。

只要人類社會還繼續進步,宗教就必然會繼續存在,科學無法完全取代宗教的地位。

隨著科學的發展,未來可能會繼續誕生新的宗教,與科學重新展開新的合作,簽訂新的協議。

它們彼此的關係就像一對年輕夫妻,未必完全接受彼此,但也始終離不開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