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長假後遺症”,咋辦?|週末談

國慶長假結束後,不少人聲稱患上了“長假後遺症”,表示自己很難從假期狀態中走出來,適應日常的工作與生活。長假之後,如何調適心境與狀態,成為不少人關心的話題。

所謂“長假後遺症”,當然不是什麼疾病,而是一種過渡性的心理狀態。從心理層面分析,造成“長假後遺症”的主要是兩個原因。首先,人們在假期時有較多時間與親近的人相處,在社交關係上是“向內縮”的狀態。因此,當他們走出社交的“舒適圈”,不得不重新面對工作中的社交關係時,自然容易產生一定的不適應感。尤其是一些工作中需要與大量陌生人接觸的職業,更容易讓人在轉換狀態時產生負面情緒。

患上“長假後遺症”,咋辦?|週末談

再者,“長假後遺症”也與“心理鬆緊度”的轉變有關。在假期中,不論是遊山玩水,還是宅在家裡睡覺,都是難得的徹底放鬆。當代社會,對很多工作壓力巨大、生活節奏緊張的人來說,這是一種罕有的鬆弛、安逸的狀態。因此,假期的結束難免令人感到不適。這種心理會直接反應在人體的作息習慣上——許多人在假期結束後的工作日早晨,都覺得很難起床,上班也無精打采,正是這種心理效應的真實寫照。

多數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長假後遺症”,只是有人善於調節,能夠及時做好自我建設,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其影響。要想化解“長假後遺症”,最關鍵的還是有針對性地面對困擾自己的問題,而不必在莫名的焦慮中越陷越深。

“長假後遺症”只是一種玩笑式的表達,一些人長假後不想工作,一上班就沒精打采甚至頭昏腦漲,不是什麼大問題。一些網民笑稱“出去跑兩圈就好了”,雖是戲謔之語,卻並非全無道理。面對具體的苦惱或不適,“對症下藥”遠比單純的抱怨更有價值。

患上“長假後遺症”,咋辦?|週末談

比如說,在長假中,很多人都習慣晚睡晚起,甚至睡到中午才醒。顯然,這種狀態沒法應對緊張的工作。要避免紊亂的作息,就需要及時調整,最好在假期最後一天就不要熬夜了。

再如,有些人在假期旅行中完全沉浸在遊山玩水的心境中,甚至假期結束後的首日早晨才回到工作地點,這種緊張的節奏,雖然能讓自己在外面多玩一會,卻很容易讓自己沒有足夠的時間休息,進而影響後續的生活狀態。

當然,大多數人都是在假期結束後,才發現自己遭遇“長假後遺症”的,無從提前預防。這時,適度的運動或許能提供一些幫助。運動可以讓人從“鬆垮”的狀態提振起精神,變得更有活力與幹勁。此外,在認知層面以“平常心”看待日常生活,多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也對恢復狀態大有裨益。

其實,生活本來如此,一定程度內的情緒起伏與身心狀態變化實屬正常。既能沉浸在假期的舒適與歡愉中,也能迅速回歸日常,才是成熟與健康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