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述《網際網路體檢》背後的故事 | 來咖訪談

親述《網際網路體檢》背後的故事 | 來咖訪談

網際網路的套路收費,再次被放在聚光燈下。

週末,一個吐槽網際網路公司收費的小品《網際網路體檢》火了,短短6分多鐘,卻基本道盡了網際網路廣告和套路收費的種種亂象,包括個人隱私洩露、廣告過長、誘導購買會員、強制下載軟體、限速下載、惡意彈窗、超前點播、“賣慘式”直播帶貨……即便小品中扮演使用者的演員,已經憤怒問到“不覺得你們吃相很難看嗎?”,但扮演網際網路公司的演員也只是搖頭無奈,選擇性漠視。

對於這個小品,網友們有著高度一致的評價:

“沒有一幀是不好笑的!每一個梗都感同身受!”、“侮辱性與真實性極強,笑到頭掉。”、“必須推薦,把網際網路的問題表現得淋漓盡致,之所以大家都能夠鬨堂大笑,來自於所有人內心的共鳴”、“這才叫喜劇,核心是咱們每個消費者的悲劇。”、“天下苦網際網路廣告久已,今年春晚見”……

在來咖智庫的社群裡,也看到很多網友在轉發這個小品影片,並附上一些他們的評論以及遭遇的類似問題。來咖智庫對其中一些網友進行了訪談,比如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有遇到哪些網際網路套路收費的問題?又有哪些反套路的方式或對策?理想中的網際網路應用是什麼樣的?等等。

透過訪談我們也瞭解到,基本上每個人都遇到了類似的套路收費問題,對於這種行為深惡痛絕,但又深感無奈。

自網際網路誕生以來,使用者體驗和商業訴求的平衡始終都是核心命題,而版權意識的覺醒,讓很多人逐漸接受了付費消費的方式。可以說,使用者不是不接受收費,更多的反對套路收費,當下,寄望政策監管方出臺的法律法規,能夠約束網際網路公司的商業行為,也成為共識。

經受訪者同意,來咖也選取了其中的四位網友,來親述他們對網際網路套路收費的遭遇、觀點以及一些應對方式。

01

從線上到線下,

從線上到線下,

網際網路套路收費只增不減

這個“網際網路體檢”的小品,真的是人間真實,感覺每一個都親身經歷過,編劇觀察的很細緻、串的也有邏輯,有點周奇墨說脫口秀的感覺。這些段子都源於生活,但你聽了笑過之後,又感到很無奈。

現在一些網際網路應用,從強制下載、註冊開始,就藏著各種消費套路的陷阱。

網際網路套路收費只增不減

還有一些彈窗廣告更加流氓,把關閉按鈕做得非常隱蔽,看似有個大的關閉按鈕,結果點進去直接就是一些涉黃、涉賭的廣告,你一時半會根本找不到真正的關閉按鈕。還有用恐嚇的方式,像家裡老人用手機看新聞、看影片時,手機經常會跳出“記憶體嚴重不足”、“清理垃圾軟體”等“安全提示”,甚至直接佔據大部分螢幕,點選清理後,另一條清理的資訊又會彈出,清理的越多,手機變得越慢,還會出現如“紅包領錢”等誘人的廣告。這些都在誘導下載App,讀取個人隱私資訊,真的是防不勝防。

——石頭,網際網路媒體人

比如我們去餐廳吃飯時,很多都是掃碼點餐,本來提供了便利,但點餐、買單時,卻要求強制關注微信公眾號,有的還需要輸入手機號、生日、姓名等,這種感覺就特別不好。除了吃飯,還有停車場掃碼繳費、酒店掃碼入住、商場購物等,很多都是預設授權或強制性提交個人資訊,這樣才能完成消費或支付。“都說現在網際網路獲客成本貴,每個都要好幾百上千的,結果我這幾塊錢就把自己給賣了。”

最近我還發現,之前一些之前免費的美圖、投屏等工具型App,現在也都要開通會員並且付費,才能使用其中的功能。其實從商業的角度來看,我能夠理解網際網路應用的這些盈利訴求,現在使用者也接受了聽音樂、看影片需要充會員的事實,畢竟這些應用為獲得相關版權,也是付出了真金白銀。但是我們接受不了的是,已經充了會員甚至是最高等級的,也免不了挨幾刀,還打著“因版權方要求”的名義來收費。“如果這些應用老是變著法子跟使用者玩套路消費,這就不講武德了。”

我覺得現在國家要求各平臺必須按標準解除遮蔽,這個挺好的,至少你不用在微信中看到一篇文章,覺得不錯想看完整版時,還需要另外下載App、註冊會員。還有現在很多平臺在使用前,都要點選同意“使用者隱私協議”(不能拒絕),這基本上也是霸王條款,因為你不同意就不能使用功能應用,對這種情況也很無奈。

——石頭,網際網路媒體人

小品中提到的廣告時間過長、惡意彈窗、誘導購買會員、超前點播等問題,在影片網站上太常見了,有時候不到2分鐘的影片,開頭就要看45秒以上的廣告,提示你成為會員才能跳過廣告。即便你暫時切換到其它頁面,想等廣告自然結束也沒用,因為切換回影片頁面,它還是接著計時,一句話就是“廣告愛看不看,且等時間刷滿。”

我還想說,不僅線上應用有各種消費套路,線下門店也出現更多了。

02

小品中呈現的,其實都是網際網路公司為追求經濟利益而破壞使用者體驗的例子。從平臺的角度可以理解,但是作為使用者是非常討厭的。

拒絕套路收費,

而解決這些問題,其實需要平臺以及使用者雙方共同努力。平臺方要約束自己(現在監管扮演著約束作用),使用者也需要理解平臺提供服務的同時,要追求利潤以保證可持續的發展(比如超前點播的出現,本質上是長影片網站真的是缺錢)。同時,行業也要進入良性的競爭。從最近管控和輿論的聲音上看,可能未來會有一個迴歸,要求網際網路公司不得不把重心重新放到做好產品這件事情上面來。

但我們確實也要承認,網際網路的發展給社會帶來了很多的機會和便利;而那些不足之處,也會透過調整找到平衡。這個依舊是一個市場化的行業,使用者會用腳投票。

拒絕套路收費,

我覺得應對這些套路消費,就是不要被表面的利益誘惑,要跟防詐騙一樣,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不要授權非必要的個人資訊,下載App之前看看中立評論,商品購買前在多個平臺查口碑。我理想中的網際網路應用,當然是乾淨又有效的獲取內容和服務的應用,但是還是要強調,平臺需要變現,才能長久地做下去。如果從商業變現和使用者體驗平衡的角度,微信真的很不錯,如此大的體量,商業化上非常剋制,同時還儘可能的保護使用者體驗。

不被表面利益誘惑

不被表面利益誘惑

——小萌,網際網路行業研究員

——小萌,網際網路行業研究員

小品裡很多體驗不好,因為大部分跟客戶使用無關,但這些公司畢竟是商業機構,最基本的服務和產品又都是免費用,大家要賺錢,必不可少要在其他地方賺錢,所以也不能一概而論。這些體驗不好的行為可以看成是一個光譜,一邊是相對合理的,一邊是嚴重不合理的。

在我看來,相對合理的是影片網站的廣告,採購內容是有成本的。超前點映和單點付費一定程度也是合理的,一部分原因來自版權方要求,不允許包含在會員裡,使用者只能額外支付,另一個方面,其實這也是一種價格歧視,想多看就花錢,把會員分幾個層次,如果不允許價格歧視,所有人的會員價格可能都會上漲。這裡面實際上是有存在意義的,比如一個問題:如果不想看各種彈窗、各種亂七八糟廣告,你願意純為內容付費麼?但是有些很噁心的行為,例如蒐集各種使用者資訊的,像在美團下單付費,會誘導你勾選開卡、會員、閃電貸,在使用者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引誘下單(閃電貸),這種就必須要管了。

現在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快速增長的機會明顯減少了,許多產品進入成熟等待變現,資本環境也會要求企業快速具備自造血能力,所以每一家對商業化的重視程度提高了很多;另一方面,使用者體驗不再是網際網路企業的成功的核心要素,比如打車、電商、音樂領域,體驗最好的都不是最成功的,給使用者做服務還不如多從C端掙點錢來補貼B端,結果就是,大家在C端的底線都比較低。

“我不反對收費,但收費的邏輯要非常清楚,也能說得清楚,最好是一錘子收費。”

現在一些網際網路公司,有很多“吃相難看”的增長套路,比如彈窗UI上放根頭髮來誘導點選,網賺模式怎麼都攢不到提現金額,火車票的免費加速也就是加速個UI……個人最討厭的是那些分享微信群得現金紅包等類似的運營套路,利用了人性之“惡”。

03

該管當管,

該管當管,

我就說一些遇到的類似問題吧。像在每日優鮮App上購物時,無論禮品卡里已經預存了多少錢,都會預設首先從其他支付渠道付款,一不小心就會選錯,這就導致預存的錢沒花上,不經意間又花了更多的錢。此外,很多優惠看起來很誘人,但卻不支援禮品卡餘額付費,只要一選禮品卡付費優惠就消失了,讓人空歡喜一場。

還有微博也有不少陷阱。在微博裡,新浪會去推新浪影片、頭條新聞等各種自有渠道的內容,但是卻也無法關閉,讓人惱火。這些微博推文一般都是標題黨,極力勾起人們想看的慾望,但只要點進去後,要想看原文就必須要下載相關的新浪App,否則就看不見全文,只能看見摘要。

在網際網路消費方面,我採取的明確目標、拒絕誘惑、控制慾望。好的網際網路公司,是不賣廣告只賣貨,不讓人交智商稅。所有的原生態網際網路,都是從賣廣告資訊開始的,但是後來我也在想一個問題,做這麼多廣告資訊,不就是幫別人去導使用者導流量這個事兒嗎?那為什麼不直接把別人賣貨的東西連結到你的網站上呢?

把收費邏輯理清楚、說清楚最重要

把收費邏輯理清楚、說清楚最重要

正如上述所說,這些網際網路套路收費,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迫於各方壓力,“愛優騰”三家影片網站如今已經取消了超前點播,但是還有更多的套路收費問題有待解決,甚至在未來還有新的套路捲土重來。這會是一場持久戰,也會是一場各方參與的全民會戰。

——若量,網際網路產品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