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型腿精,為什麼那麼會走路?

作者:寧七

娛樂圈從來都是內卷高地,明星們從卷作品到卷身材、卷顏值,從卷五官硬體到卷氛圍感,幾乎是無所不能卷。進而粉絲們也細分出事業粉、顏值粉、身材粉等等垂直群體。

如果說,在善於造詞的內娛粉圈,這些“垂類粉絲”代稱不算稀奇,那麼在看到

“走路粉

”的一刻,我還是有些驚訝了:請問大家還有什麼不能粉?

這些人型腿精,為什麼那麼會走路?

圖源:小紅書截圖

“走路”自己都沒想到,有一天它能入圍內娛美貌PK的決賽圈。在這一細分戰場上,楊洋的呼聲一直很高。

很多網友都已經在網際網路衝了許多年浪了,本以為再不能被什麼空前絕後的神顏殺到,心已經和手底下的鍵盤一樣硬了。但吃了幾劑楊洋走路安利之後,沒想到竟然被一把子蠱到了。

這些人型腿精,為什麼那麼會走路?

請沒事多出來走兩步!

其實不只是楊洋,細論起娛樂圈裡走路儀態好的明星,大有人在。

這些人型腿精,為什麼那麼會走路?

TA們的花路‍真是自己“走”出來的

除了楊洋,內娛被盛讚走路儀態出眾的明星還有很多,簡單舉幾個優秀的步態名場面做例子:

先從老牌港星鄭少秋說起,看看下面這個動圖,如果不說,誰能看出這個身姿筆挺的氣質男士被拍到時已經70歲了呢?

這些人型腿精,為什麼那麼會走路?

在競爭激烈的女明星圈,也有不少以儀態出挑著稱的女星。這挺拔的脊背和淡然的神情,叫一句“人間仙女”不為過吧?

這些人型腿精,為什麼那麼會走路?

看這優越筆直的肩頸線條,大步幅邁步前進時,誰看了不得說一句:姐姐我可以!

這些人型腿精,為什麼那麼會走路?

以上幾位,僅僅是在繁花簇簇的各“走路擔當”中隨機抽取幾個做例子,不涉及引戰和拉踩

(求生欲。jpg)

當然,明星因為有上鏡需求,所以身形儀態都會有科學系統的訓練,走路姿態優美可能是這些訓練的附帶成果。那不需要上鏡的普通人是不是隨便走走就行呢?

太長不看版:

不好好走路會出現肌肉代償現象,對照著腿部肌肉圖,就可以知道為什麼自己的腿不直了。想要解決問題,請直接跳轉03。

(敲黑板:這不是廣告!是乾貨!!!)

這些人型腿精,為什麼那麼會走路?

走路不對,小心腿廢

先講一個小結論:

走路姿勢不對,會導致膝內翻或膝外翻,進而引起臀腿肌肉骨骼變化,導致“O型腿”和“X型腿”。

人體的下肢骨能起到穩定支撐全身的作用,下肢骨主要由股骨、髕骨、脛骨、腓骨及 7塊跗骨、5塊蹠骨和14塊趾骨構成,相關的骨骼上附著相對應的骨骼肌(盆帶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等)來保持身體平衡,使人體可以正常直立行走。

正常的下肢結構符合下肢力線分佈,健康又美觀:

形態學上,將雙腿自然伸直,兩腳踝內側相併,同時兩膝關節內側也相併攏,雙腿併攏之間無明顯空隙稱之為正常下肢形態。

生活中最常見的異常下肢形態是膝內、外翻形態,人們通常將其稱為“O”型腿和“X”型腿。每個人的腿型都不會是完全筆直的,一般醫院會用X光來判斷病人是否存在膝內翻、膝外翻情況:

檢視X光片中股骨體長軸線與脛骨體長軸線在膝關節處相交成向外側開放的交角,該角約170°,其補角即膝外翻角大約10°。

當膝外翻角>10°時為膝外翻,當膝外翻角

有沒有簡單直接的方式知道自己是不是“膝內翻”和“膝外翻”呢?可以用以下的方式在家自查:

①膝內翻

雙腿自然伸直,兩踝關節內側併攏,兩膝關節內側之間不能併攏,存在很大的空隙的,就是膝內翻“O”型腿。

測量兩膝之間的距離可以評判膝內翻嚴重程度:兩膝之間距離為 0 釐米~3釐米為輕度膝內翻;兩膝之間距離為3釐米~6釐米為中度膝內翻;當兩膝之間距離超過6釐米為重度膝內翻。

這些人型腿精,為什麼那麼會走路?

足球運動員或多或少都有點“O”

②膝外翻

雙腿自然伸直,兩膝內側關節併攏,但是兩足踝內側不能併攏,存在很大的空隙的這種形態就是膝外翻“X”型腿。

當兩足踝內側之間的距離為0釐米~3釐米為輕度膝外翻;當兩足踝內側之間的距離為 3釐米~6釐米為中度膝外翻;當兩足踝內側之間的距離為6釐米以上時為重度膝外翻。

這些人型腿精,為什麼那麼會走路?

在醫學上,膝內翻會改變膝關節負重力線,導致內側關節面超負荷負重,而關節內側的軟骨再生能力差,長期負荷過重會導致內側軟骨粗糙、變形、軟化甚至破碎脫落;而膝外翻使身體重量過多集中在側面關節,容易導致髕骨軟化。

這兩種不良形態,都會進一步加重膝蓋畸形,並有可能會導致

骨性關節炎

下肢骨骼和肌肉牽一髮而動全身,一些學者透過實驗研究發現了步態和膝蓋之間的關係。很多人都曾論證過膝內翻群體的步態問題,研究發現

內八字、膝外擺、足底內側受力過大等都能加劇膝內翻的程度

而且在不同的步態下,腿部的肌電水平不同(AEMG和SPA都反映能量變化,也就是做功大小):

這些人型腿精,為什麼那麼會走路?

原理太複雜,簡而言之就是:

不好好走路會出現肌肉代償現象,對照著腿部肌肉圖,就可以明明白白地知道為什麼自己好好一個腿子變成了山路十八彎。

綜上所述,好好走路不僅關乎美,更關乎健康。那健康又優美的走姿要怎麼煉成呢?

這些人型腿精,為什麼那麼會走路?

是時候好好學“走路”了

雖然你成年了,但你真的不一定會走路。話不多說,進來學!

這些人型腿精,為什麼那麼會走路?

學習優美地走路,要先從拆解“走路”開始。

完成“走路”這個動作,總歸分幾步?

目前,國內外應用較廣的步態劃分週期是美國加州 Rancho Los Amigos 醫學中心提出的。其將整個步態週期細分為

2個步態週期時相

7個獨立的週期

,具體來說:

支撐相是指從同側足跟著地到同側足尖離地,足底與支撐面接觸所用的時間,約佔整個步態週期 60%左右。包括承重期(Loading Response)  、支撐中期(Mid-stance)、支撐末期(Terminal Stance)  、擺動前期(Pre-swing);

擺動相是從同側足尖離地到同側足跟著地,在這過程中足部不與支撐面接觸所用的時間,約佔步態週期 40%左右。包括擺動初期(Initial swing)  、擺動中期(Mid-swing)  、擺動末期(Terminal swing)。

這些人型腿精,為什麼那麼會走路?

一個優美的走姿是7個動作週期的聯動,每一次抬腳和落地都需要注意角度和距離。

正確走姿要點一:

瞭解步態的基本空間引數,學習正確的邁步。

想知道自己的步態是否正常,可以用步態的空間引數測量:

這些人型腿精,為什麼那麼會走路?

①步長:

是指從一側足跟著地處至另一側足跟著地處之間的直線距離,這個指標沒有正確範圍和標準,與身高、腿長等等因素有關。

②跨步長:

指同一側足跟著地處到同一側足跟著地處之間的直線距離,同樣個體差異很大,沒有正確標準。

③步寬:

指人體在行走過程中,兩條行進線之間的距離。也就是足弓內側之間的垂直距離,

正常數值的範圍大約在5~10cm。

超過這個範圍,走路步態有些外擺。

這些人型腿精,為什麼那麼會走路?

④足偏角:

指足跟中點至第二趾骨之間的連線與行進線之間的夾角,一般小於15 度。超過這個範圍可能是內八或者外八。

正確的起步和落腳是好好走路的基礎

,比如何提胯、肌肉如何發力的“健身走法”更為核心和基本。學會了正確角度範圍內正而直地邁步,就能保證下肢健康的基本面不出大問題。

正確走姿要點二:

要想氣場足,走路重心要穩。

明星走路氣場十足是長年累月訓練的結果,如果總結上文那些明星走路的高光瞬間,至少可以從頸肩姿態到脊柱角度再到送胯方式等等出N個走路教程,但在觀察那麼多明星的優秀走姿之後,所有眼花繚亂的教程都得落腳到一個最共性的核心上:

穩定

幾乎所有的“走路擔當”在邁步行進時,都很“穩”。

一是上半身重心穩。

無論熱巴

的走路姿態

是多麼風姿搖曳,脊柱到頭頂的連線始終位移不大,且與地面保持垂直。

這些人型腿精,為什麼那麼會走路?

二是頭肩穩。

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有優越的頭肩比和肩頸線條,但保證走路時頭部不亂晃,肩膀不搖擺,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氣質了。

這些人型腿精,為什麼那麼會走路?

這樣走路無論如何也談不上優雅

(當然,這是娘娘的角色需求)

三是骨盆穩。

穩定中段,腰臀不要搖晃,輔之以抬腿果斷、落地有力、步幅均勻,才更突顯堅定的氣場。反面例子如下:

這些人型腿精,為什麼那麼會走路?

骨盆亂扭會摔倒,啪嘰~

雖然普通人生活中沒有那麼多被街拍的機會,但好好走路仍然是具有很大意義的。不僅能保持關節健康,更有一定的經濟價值:走姿不良,真的很費鞋(懂的都懂)。

這些人型腿精,為什麼那麼會走路?

參考文獻

[1]董芳。良好的走路姿勢有益退行性關節炎的改善[J]。家庭醫學(下半月),2020(04):60。

[2]高留紅。體育課中應注重走路姿態的訓練[J]。學校體育,1991(04):27。

[3]吳亞文。淺談模特臺步中力量的運用[J]。明日風尚,2019(22):191+193。

[4]孟航。 膝內、外翻形態對膝關節活動範圍、肌肉做功能力、平衡能力影響研究[D]。河北師範大學,2019。

[5]孔祥倫。 膝內翻者步態的生物力學特徵[D]。蘇州大學,2015。

[6]王飛,陳百成,高石軍。膝外擺步態對膝內翻患者股骨-脛骨角及脛股關節外側間隙的影響[J]。中華骨科雜誌,2005(09):9-11。

[7]李世明,石鳳莉。不同走步姿態的運動生物力學對比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7(06):504-508。